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明月照林 > 分卷阅读8
    天,她收到了自己的记者证。

    竟然这么顺利,温照难以置信。

    她看着手里的证件,回忆起之前参加过许多不了了之的活动,她想,或许这又是一个摆设吧。

    出乎意料的是,市教育周刊的老师把讲座的地点设在了附中。

    那一天,全市所有的小记者都汇集在大会堂,济济一堂,听着记者老师风趣生动的演讲,温照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说下周有一个小记者采访活动,想参加的同学可以填一下报名表。

    讲座结束后,温照填好报名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感觉自己热血沸腾,而这样的兴奋感整整持续了一整天。

    一个星期的时间过得很快。

    周日早上,温照整装待发,早早便来到了校门口,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同学,大家三五成群,叽叽喳喳。看着自己胸口的记者证,那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好像要去干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大巴车在九点准时到达。所有人蜂拥而上,没一会儿车就被坐满。

    这次的采访地点是市里最好的高中行知中学,正逢建校60周年大庆,他们的任务是采访前来探望母校的毕业生们。

    一路上大家如坐针毡,既激动又忧心,为了纾解他们的紧张感,记者老师起头唱歌,一首又一首,整个车厢洋溢着快乐的歌声。

    到了行知中学的校门,温照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

    好气派啊!

    校门口人声鼎沸,摄像机不停闪烁,红色拱形门立在中央,一簇簇气球绑在旁边,春风拂面,上空彩带飘飘,红地毯从门口一直铺到里面,望也望不到头。

    温照戴正记者证,手拿采访本,雄赳赳气昂昂地排在记者队伍里进了校门。

    操场上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全是比他们年长的人,这群毛头小孩一进来,其他人顿时停下了交谈,惊奇地看他们一眼,又扭过头继续自己的高谈阔论。

    带队老师领他们进入采访区,小记者们纷纷落座,左顾右盼,不停地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

    “行知中学真好看啊,我好想来这里读书。”

    “我也想!但我成绩还不够好。对了,期中考试你多少名?”

    果然没几句话就扯到成绩,温照心里这么想着,但还是竖起了耳朵。

    “我上次考得不好,才考了班十。”

    “我也分数不高,有道题的知识点我们还没讲。”

    “是不是选择最后一道,我们班也没讲,分丢的真可惜。那你考了多少啊?”旁边的同学不依不饶地问。

    另一个声音迟疑,“虽然考了第一,但这道题还是很遗憾。”

    温照嘴角抽了抽,这竟然能叫没考好。

    “你不会是这次超过顾林怀拿了级一的那个同学吧?”

    温照的余光见她点了点头,心中涌出奇怪的预感,为了不被这两人狙击,她急忙低头,装作专心记录,逃过了尴尬的逼问。

    她们话里提到的顾林怀,温照在考试名单上看到过,但素未谋面,也没什么印象,只知道他学习很厉害,看来又是一个度外之人。

    礼炮响过,校庆拉开了序幕。

    台上主持人讲的场面话,温照全当成耳旁风,她在琢磨采访的问题。

    终于等来毕业生的会谈环节,他们各自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身份,台下的这群小记者们好奇的不得了。

    看着周围的同学一个个举手,每个人都有问不完的疑惑,温照也按捺不住了,伸起了自己的胳膊,虽然不明显,但还是被台上的主持人注意到了。

    温照说出自己最好奇的问题,“你们离开行知中学之后,最想念这里的什么?如果你们重返年少,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你们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什么呢?”

    温照一口气问了许多问题,周围的人发出善意的笑声。

    但台上的人好像陷入了自己的回忆。

    青春之所以是青春,一定是承载了最美好的记忆。

    同样的问题,温照也问了自己,她却回答不出来。她尚在青春年少,许多事情或许要等到年华逝去,才觉得珍贵。

    采访圆满结束,温照走出行知中学的大门,她回头看着装扮华丽的校门,暗暗下定了决心。

    返程路上,记者老师告诉他们一个邮箱,希望小记者们把所思所想写下来,积极投稿,如果被录用,将有机会发表在教育周刊。

    大家齐声说好。看着周围人胸有成竹的样子,温照的心中也莫名注入了一股力量。

    回到家之后,温照琢磨了很久,落笔写下第一个字。

    后来的几天,她不断修改初稿,终于在截止日期前把邮件发了出去。

    温照陷入了无尽的等待。

    每周一班长从教务处拿回教育周刊报的时候,温照总是第一个冲上去。

    这天温照被生物老师抽查完背诵之后,回到教室,有同学挥舞着双手,冲她喊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