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明月照林 > 分卷阅读26
    两个字,“上海。”

    “你呢?”沈寻远看着她,眼神清亮。

    “还没想好,”温照抱歉一笑,转过头重新看向窗外。

    夜幕降临,天际墨蓝的色彩还没有褪去,月色明暗不定,远处弥漫的气雾清晰可见,校园里依旧昏暗一片,看不清来去匆匆的行人,只留下一抹剪影。

    她的回答不是敷衍,而是确实没想好。

    或者说,在这件事上她开始犹豫。

    有太多的选择,天大地大,容身太容易又太艰难。

    她既没有问过顾林怀的愿望,也不想就此潦草决定。

    “你为什么想去上海?”温照很想知道。

    沈寻远停下笔,看着她:“是我从小的梦想,你有很向往的地方吗?”

    温照没有说话。

    从初中遇见顾林怀开始,从来都是他去哪儿,温照就跟去哪儿,仿佛是他的影子一样。

    那她自己呢?她扪心自问。

    这个问题花费了温照很长一段时间。

    晚上下了自习,温照和沈寻远都没出座位。

    “同桌,数学错题本借我一下。”沈寻远合上书,揉了揉太阳穴,声音悠悠地传到了温照耳里。

    她从桌子上抽出厚厚的一本,放在沈寻远面前,她偏头看着天花板,懒懒地叹了口气。

    沈寻远听到,随即放下笔,转身看着温照,“叹什么气。”

    “感觉有点累,”温照双手托腮,两眼无神地看着空荡荡的天花板,突然问道,“你还记得《滕王阁序》吗?”

    “嗯,记得,当时我课上没背出来,你悄悄提醒我,然后也被语文许老师点名背诵。”想起旧事,沈寻远像是浸在回忆里,迟迟脱不了身。

    温照听他回忆,也想起这件事,她轻轻笑着,“要不背一段?”

    没等沈寻远回应,温照开了头,“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不知道为什么,她独独想起这句来开头。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沈寻远慵懒地靠在后面的桌子上,翘着二郎腿,双手环抱,接着背道。

    俩人这么一人一句,到最后却是一同背起来。

    静静地,声音不高,却正好传到两个人的耳里。

    ……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后面还有几句,但两人却不约而同地停在了这里。

    “写的真好。”半晌,温照道。

    “嗯。”沈寻远也应和着,没有再说话。

    同一首赋,俩处心事。

    窗外天已经完全黑了,校园里亮起一排排路灯,月光避开重重浓厚的云层,倾洒下来,从窗内看去,明堂堂一片,却越发凸显残枝枯叶。

    临近冬天,景象越来越惨淡。

    温照突然很想顾林怀,如果他能和她同念一首诗多好。

    她也很想问问,顾林怀的梦想。

    青春太短,她难料未来。

    既然不知未来,她贪婪地想在顾林怀心里留下更多的身影。

    如果开始,是为了别离。

    那就在余下的日子,把他的模样刻在心上,经年留影。

    不是所有事情都会通过海马区,可她就是偏执地想让他记住她记。

    第十四章

    第三节晚自习结束后,晚上十点。

    铃声响过许久,教室里起身离去的人零零散散,大多数人依旧埋头奋笔疾书,温照也在座位上多看了会儿书。

    楼下催促的哨声响起,昏黄的路灯把校园中一个个的背影拉长又缩短。

    温照望向窗外,光线透过人群,如水般流泻在那人身上,暗涌的夜色中流溢出几分暖意。

    是顾林怀。

    温照抓起书包,匆匆跑出教室。

    她无心顾暇脚下的路,穿梭在嘈杂的人群中,一路直奔教学楼门而去,耳旁是呼啸而过的嬉笑声,隐隐约约她听到了外面夜风轻扫墙面的声音。

    记忆中也有这一秒。

    第一次遇见他的时候,她也如此般站在人群中,惊鸿一瞥,那一眼似乎要将他长久地藏进她青春所有的秘密里。

    记忆纷至沓来,很久前回头看到的他和此刻眼前的背影重重叠叠,最后真真假假,幻化成同一个。

    明暗交错的视线中,温照忽然想起书里的一句话。

    “船在海上,马在山中。”

    他在眼前,也在心上。

    那个问题,温照此刻突然有了答案。

    几步之遥,温照追上顾林怀,轻轻站在他身旁,心中泛起的波澜不能平静。

    “好巧啊今天。”

    顾林怀低头看到她,又轻扫她衣领上的铭牌,带着明晃晃的笑意,“今天巧的事可不止这一件。”

    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种人,明明是冬日将至的寒夜里,他看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