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如意宴 > 分卷阅读21
    br />  沈怜雪紧紧抱着她,声音带了些哽咽:“团团,以后不许乱跑了,娘吓坏了。”

    八年前的那一夜,改变了她的人生与命运,也改变了她的性格。

    她不可抗拒地惧怕年轻而高大的男人,哪怕知道他们不会胡乱伤害自己和女儿,也依旧抑制不住发抖。

    她曾经怨恨害她的人,甚是恨过那个男人,若他能清醒一些,没有和她一样被奸人所害,是否便不会让她过得如此艰难。

    但是,她从没有怨恨过自己的女儿。

    在那样艰难的日子里,因为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让她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如果没有她,她兴许早就放弃在这人世间挣扎。

    沈怜雪抱着女儿,忍了一路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团团,你不能离开娘,不要离开娘。”

    沈如意听到母亲哭了,眼泪哗啦啦就流淌下来。

    她哭得直抽抽:“娘,昂,娘,团团,永远跟娘,在一起。”

    她说得磕磕巴巴,刚擦干净的脸又哭花,母女两个就在这破旧的刚漏过雨的小租屋里抱头痛哭,直到沈如意嗓子都哑了,沈怜雪才渐渐收了泪水。

    她擦干眼泪,又用温帕子擦了女儿的脸,这才哑着嗓子说:“臭丫头,罚你晚上少吃一个饼。”

    沈如意抿了抿嘴,乖乖点头:“好吧,那团团明天多吃一个。”

    沈怜雪这才去看那咳嗽药:“你怎么就一定要买这个?这样的游医,许多都是骗人的。”

    但当时情形混乱,又多亏那卖药郎看顾女儿,所以沈怜雪二话不说就买了十贴药。

    沈如意想了想,决定把锅再度扣到郑欣年头上:“是年年哥说的,他听同窗说近来汴京来了个很厉害的卖药郎,说他卖的咳嗽药很管用。”

    一听说是郑欣年说的,沈怜雪立即就信了。

    她其实也准备去熟药惠民局去买些成药来吃,出摊时一直咳嗽,怕也会让顾客不喜。

    若这咳嗽药管用,倒是便宜。

    沈怜雪想着今日也不出门,便调了一贴来吃,然后便开始算煎饼成本。

    这两日不用出摊,她得把酱料配方调出来,还得把所有事情都考虑周全。

    如此想着,她就陷入自己的思绪里。

    边上,沈如意认真看着母亲。

    她心里祈祷:“希望这药管用,希望母亲健康长寿。”

    作者有话要说:

    医说记载,汴京有卖药郎,吆喝“咳嗽药,一文一贴,吃了今夜得睡。”买来吃,立即便好。这一段挺有趣,可以搜原文来看。咳嗽药成分:蚌粉,新瓦炒令通红,拌青黛少许尔。《医说》作者张杲,卷四《咳嗽药》第742册 102页。②熟药惠民局,相当于政府开办的药店,成药价格比普通药房便宜三分之一,二十四小时营业。参考《东京梦华录》

    团团:完了,被叫大名了orz

    父母大招前吟唱:大名。哈哈哈~

    第11章

    沈怜雪今日跟沈如意忙了一上午,倒是把最难的事都定下来。

    定好了米面菜锅,这煎饼摊子两日后就能开起来,刚坐没一会儿,又听到外面有卖油郎的吆喝声,沈怜雪又打了两壶菜籽油。

    如此一来,东西就算备齐了。

    沈如意坐在母亲身边,趴在桌上看她算账。

    沈怜雪早先是读过几年书的,只不过后来母亲去世,家中无人看顾她,她再无机会读书,字写得不甚好看,但记账却没大问题。

    她一边写,一边领着女儿一起算。

    “锅是多少?面又是多少?”

    沈如意自不是七八岁的孩童,她自觉是个十二岁的大姑娘,这简单的数算不能马虎,因此算得特别认真。

    “锅是四百文,面是三百八十文,一共……一共七百八十文。”

    沈怜雪笑了:“对,团团真聪明。”

    她简单算了,每日用灶、菜蛋,加起来大约八十文,炭按十五斤来算,要十五文,煎饼用油不多,每日按一斤来算,要十文,这就是一百零五文。

    剩下的就是面糊钱了,她之前做过,大约一斤面糊能做十张饼皮,十斤面大约能做一百张,精面粉和绿豆面、粟米面混合,做出来的味道更香,一日成本大约四十文。

    再算上两文一根的油果儿,一日二百文,总共加起来便是三百五十文,若要再算上酱料,粗粗算至四百文,这大概就是一百张煎饼的全部成本。

    当然菜、炭和油可能有盈余,这个就不细算了。

    沈怜雪算得很认真,待到算出一张煎饼大约四文钱的成本,倒是松了口气。

    她道:“一张四文,到时候一张只要能赚两文,一天就是两百文的收入。”

    这是往好里想的,能卖完自然是最好,卖不完,菜蛋还能自家吃用,总也比没日没夜洗衣服要强得多。

    她在张家浆洗衣物,从早忙到晚,也不过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