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如意宴 > 分卷阅读30
    娘子笑得弯了眼睛,她知道沈怜雪胆子小,便领着她们找了个最靠近厨房的偏僻位置,待她们坐下,便招呼女儿给两人上了酸梅汤。

    林娘子的女儿叫刘春燕,今年刚及笄,往常都是她跟着忙午食,待得刘家长子下了学归来,便替换忙晚食。

    刘春燕自然认得沈怜雪和沈如意,她性子同母亲一般温婉,以前总领着沈如意玩,沈如意一看她就咧嘴笑。

    “燕子姐,等你得了闲,带我去放风筝。”沈如意拉着她说。

    刘春燕给她换了一杯不加冰的酸梅汤,笑眯眯说:“好的呀,我们团团最近可比燕子姐忙。”

    沈如意咧嘴笑了,跟着母亲一起看食牌。

    因是做炙肉,刘二娘家的食牌很多,上面一排都是肉类。猪肉有梅花肉、带皮五花肉还有咸肉肠、猪肉杂等,羊肉则是小羊排、羊里脊和肥瘦相间的羊肉块。

    除此之外,还有鸡翅和鸡胗,不过上面写了数量不多,大抵不到天黑就要卖完。

    下面一排则都是菜。

    有沈如意爱吃的油豆腐和香菇,还有春韭、山药、萝卜、白菜、冬瓜、竹笋等,还有各种饭食。

    若是省钱,便点两样菜品加一样小肉碟,一人大约三十文便够,可自己烤,也可烤了送上来,配了二米饭,吃起来特别满足。

    沈怜雪跟沈如意都爱吃梅花肉和羊里脊,便要了这两种,又配了油豆腐、香菇和白菜,这一顿饭算下来,要六十二文。

    沈怜雪自己手艺好,只叫上了生的,待桌上小炭盆里炉火旺盛,便把肉铺在铁盘上。

    滋啦一声,肉香顿时在鼻尖爆开。

    刘二娘家的肉都是腌制好的,羊肉里面放了孜然,加了料酒,去除了腥膻味道,且因是特地选的小羊羔,肉上有一种奶香味,吃起来特别爽口。

    而梅花肉加了蜂蜜,甜甜的,是沈如意的最爱。

    把两样肉都吃完,沈如意的小肚子都鼓起来,沈怜雪便用煎肉剩下的油给她煎豆腐和香菇,待到用完所有菜,母女两个连米都吃不下,就直接结了账。

    林娘子过来收钱,她道:“怎么样?”

    沈如意抢着回答:“特别好吃!婶娘厉害。”

    林娘子腼腆一笑,说:“以后生意好了,还来吃。”

    生意好,便能赚到钱,自然吃得起炙肉。

    沈怜雪点点头,道:“嫂子,明日蛋得要两百个,菜也翻倍,我想一直卖到午时,看看能卖多少。”

    第一日担心卖不完,不敢多准备,但有了经验,沈怜雪就大概能算出每日营生。

    只要她做的味道不变,大概就能卖上十天半月,或许可以更长久。

    林娘子也觉得她那生意不错,笑道:“好,那炉子就放在后门边上,回头你放个箩筐在那,进了菜我直接放那,你直接取了便是。”

    沈怜雪点头道谢,付了钱便领着女儿回家。

    下午母女两个就准备油纸,叠了一整个下午,准备了厚厚一筐,才算作罢。

    很快便是第二日,今日沈怜雪要了两百根油果子,她把前一日用完的背篓还给卖油果子的摊贩,同他定:“明日我还要两百。”

    因着已经熟练,今日沈怜雪没那么早起来,待到出摊时也比昨日要早一些。

    出乎她的意料,她们刚到昨日的位置,便有客人上来排队。

    “团团老板,今日好早。”

    客人们大多都是跟沈如意打招呼,沈如意还有些困,心里却很高兴,揉着眼睛说:“早哦,婶娘叔伯辛苦啦。”

    小姑娘声音软软的,仿佛秋日里最温柔的风,温暖每个人的心田。

    在汴京,什么样的家户都有,往常也有孤身带着孩子的娘子努力生活,她们能养活好自己,也能养活好孩子。

    不用问,沈怜雪跟沈如意便一定是这一种。

    做母亲的不善言辞,手艺却极好,摊子也干干净净,每一样东西都让人觉得放心。

    女儿却伶俐可爱,一张小嘴叭叭叭,就没有她应不上的话。

    客人们排好队,一份两份报了数,沈怜雪便默默做起煎饼来。

    今日来的人大多都是昨日的老客,吃了一次上瘾,今日便来再排一次。也有昨日没吃上的,今日早早就来,生怕又是明日请早。

    如此一来,摊位前的人就比昨日要多。

    这一热闹起来,就有不知道的行人过来张望,小摊子一下子便显得人声鼎沸,生意好得不行。

    沈怜雪额头都出了汗,但她手很稳,每一步都不乱做,紧张之余却不慌张,把每一张饼都做到最好。

    等煎饼的时候,客人们也相互聊天,就有一个南边来的汉子说:“说起来,我昨日吃了觉得味道很好,但少了些辣味。”

    汴京一带人是不怎么吃辛辣之物的,不过在听闻在蜀州赣州等地,因潮湿多雨,所以人多食辛辣。

    其中有一道芥辣瓜儿,最近在汴京很是流行,听闻味道特别冲,配饭配粥都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