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如意宴 > 分卷阅读36
    沈如意特别得意:“我就说管用,娘听我的就是。”

    她这神气的样子,把等煎饼的食客逗笑:“囡囡,你可是当家的?你娘还要听你的哩。”

    沈如意非常得意:“可不是,我娘就听我的!”

    食客笑成一团,就连沈怜雪脸上都扬了笑,显得没有平日里那般严肃。

    就在这时,背篓里的油果儿耗尽,沈如意就大声招呼:“油果儿没啦,明日请早哦!”

    排在最后的食客闻言就问:“可能到我?”

    沈如意抬起头,就看到一张略显熟悉的脸。

    她低头算了算,才说:“能。”

    很快就排到那人,因是最后一张煎饼,所以后面也无食客排队,沈如意就总是忍不住看他脸。

    年轻的食客便好奇地问:“囡囡,我脸上可是有什么不对?”

    沈如意摇摇头,犹豫片刻说:“阿叔救过团团和娘亲。”

    她颠三倒四说了一下那日在南牌坊街前事,年轻男子才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那日有个狂人骑驴冲事,是我们家大人出手相救。”

    年轻男子身穿简单短衣长裤,腰间系带,带上挂剑扣,上面悬着一把长剑。

    他衣着虽然简单,但身上衣服干净,脚上鞋袜也是白洁如新,一看便非凡俗人物。

    大抵是女儿同这人说话太多,沈怜雪也不由抬起头来,往他面上扫了一眼。

    那日她一直抱着女儿背对着众人,这才看清来者样貌。

    年轻男子不过二十五六岁的样子,长相稍显清秀,眼尾带笑,看起来很是和气。

    若是忽略他腰上的长剑和打扮,沈怜雪甚至以为他是个读书人。

    “多谢郎君搭救,”沈怜雪给他加了两个蛋,把煎饼递过去,“这是送给郎君的,感谢郎君仗义。”

    男子大抵没想到自己顺手搭救还换得一顿早食,他接过煎饼,还是坚持给了钱:“不过顺手罢了,当不得谢,我家中有规,不可贪百姓钱财,便白得个蛋吧。”

    他说着便把铜钱放到笸箩里,取了煎饼扬长而去。

    沈如意捧着沉甸甸的铜钱笸箩,小声说:“这个阿叔是个好人。”

    沈怜雪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从灶膛边上取了热水给她,让她压压风,又从边上的摊位买了三个胡饼,便同女儿回了家去。

    之后几日,沈怜雪尝试做出了芥辣瓜,把它们切碎备用,若是有人要加就撒一些,吃不惯的就不放。

    她每日的生意也逐渐稳定下来,一早上大约能卖二百五十份,偶尔会早一些收摊,偶尔晚一些,也大约在午时,倒是不耽误刘二娘家做生意。

    渐渐的,团团煎饼小有名气。

    有慕名而来的饕餮食客,有习惯热腾饭食的老客,也有专为尝奇特的芥辣瓜煎饼,一边吃一边迎风流泪的奇特品味食客。

    当然,一开始提议要放芥辣瓜的郎君也如愿以偿,每次吃就都要加一倍的芥辣瓜,宁肯吃得泪眼汪汪也不罢休。

    日子似乎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到了十一月初一,沈怜雪是粗粗一算,已经攒下将近四贯钱。

    这比她当时从沈家带出来的体己都多,那一串串的铜钱沉重厚实,让她心中安定。

    一开始她只是想摆脱让自己疲累困顿的浆洗铺,却没想到生意会这般好,食客们的夸奖和人们吃了煎饼之后的笑容,让沈怜雪内心的胆怯慢慢被驱散。

    她发现,自己似乎也没那么怕出门,也不会再惧怕陌生的世界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她甚至不太会害怕年轻而高大的陌生男子,只要她不靠近他们,也不让女儿靠近,她们似乎就很安全。

    已经存够四贯钱,沈怜雪便道:“得去给你九婶婶还钱了。”

    一说起钱,沈如意立即便道:“娘,已经十一月初一了。”

    沈怜雪微微一顿,随即便反应过来:“你还是想换度牒?”

    沈如意正襟危坐,一脸严肃:“是,一定要换。”

    女儿如此坚决,沈怜雪捏着袖中的铜钱,决定还是顺女儿意。

    她点点头,从箱笼下面取出锦盒,打开了那个已经有些陈旧的荷包。

    荷包里面,是莹润的双鲤玉佩。

    沈如意对自己的身世不感兴趣,她完全不好奇父亲是谁,也不关心他们有多少私家,她只想知道,这个玉佩能换多少钱。

    沈怜雪抚摸着那玉佩,看女儿满脸坚毅,最终也下定了决心。

    “咱们还去寻你九婶婶,不知此事可否透露与她?”

    ————

    不知不觉间,沈怜雪已经很习惯同女儿商量家事。

    就算偶尔沈如意听不懂,她也会耐心讲解,仔细同女儿沟通。

    如此一来,母女两个几乎无话不谈。

    因这事本就是沈如意“突发奇想”,而且牵扯银钱巨大,所以沈怜雪才犹豫要不要告诉孙九娘。

    不为别的,若真如同女儿所言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