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是第一次去临镇时,我买的其中一条,当时强塞给陶蓝,让他自己做来吃,可惜他不会做,就一直养着。这一次陶蓝叫我过来,就是为了这条鱼。
“送给你了,就没有再拿回去的道理,要不我把这条鱼煮了吧,你们家燃气能用吗?”我卷起袖子,把鱼从桶里捞起来。
陶蓝为难道:“家里什么都没有,恐怕做不了。”
我翻了翻碗柜,还真的什么都没有,我说:“既然你住了下来,不做饭哪能行,厨房用具怎么都得准备一套。对了,你们小区门口有个小超市,要不去那里买吧。”
说完后我才反应过来,这样的语气太过亲密,很容易让人误会,但陶蓝并没有对我的无理更多的反对,而是犹豫了一会儿,转过身走到门边,偏了偏头:“走吧,一起。”
陶蓝常去那家小超市,老板娘已经认识他了,他们打了招呼后,老板娘看到他身后的我,明显一愣,随即一副了然的神色。
不消说,她肯定误会了,但我也不好有意去解释什么。
陶蓝不会选厨房用具,我便代劳,从菜板到炒锅,从盐到酱油,我能想到的都拿了,最后给钱时,一直在旁边看着的陶蓝才恍然抢先一步。
老板娘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早这样就好了,这帅小伙每次都过来买泡面,多不营养,身体这么瘦,我看着都心疼。你们就应该在家里多做饭,年轻人别图方便吃垮身体,等上了年纪,你们就知道后悔了。”
陶蓝先走一步,笑得尴尬。
我提了一小袋,临走前还被热情的老板娘拉住,听她叮嘱道:“你刚来这里吧,这就对了,两个人在一起,才是一个家。饭要自己做,菜也得炒,陶蓝不做,你做也一样的。”
我看了陶蓝背影一眼,正要说话,陶蓝回头催促道:“回去了。”
赶上他后,我感叹道:“老板娘很热心。”
误会的话想必陶蓝也听见了,他窘迫道:“每次过来,她都不停向我搭话,很外向的一位大姐。”
“你经常吃泡面啊?”
“偶尔吧,这附近有家肥肠粉挺好吃的,我常去那里吃。”
“老板娘说的没错,还是自己做饭营养一些。”我想了想,又补充道,“我住学校的宿舍,经常在食堂吃饭,不过其实我挺喜欢做菜的,现在网上有很多做菜的视频,看着有食欲还可以学着做,要不是宿舍不方便弄这些,我宁愿自己下厨,也卫生一些。”
陶蓝住的小区离学校一公里的路程,不远,如果我跟他再熟一点,可能接下来就会以玩笑的口吻,向他借厨房,自己做的同时,还可以给他做一份。
可是,我的司马昭之心不允许自己表现得太明显,怕陶蓝为难,也怕自己尴尬。
陶蓝不接话,另起了话题:“你没跟父母住吗?”
我摇头:“我周末会回去,平时懒得走,就住学校。反正是一个人,不在意这些。”
陶蓝:“你父母应该是五十多岁了吧,既然你们都在石道镇,距离也不算远,平日里回家跟父母呆一起比较好,毕竟往后时间越来越少,要多珍惜。”
空旷的楼道里,他微微抬起头,表情在手机灯光的暗影中模糊不清,忽略掉我们的脚步声,我听到他轻声叹了口气,渐渐从他话里悟出别的意味来。
沉默了几秒,我问:“你父母……”
陶蓝又说:“我只是随便说说,你别在意。”
我不知道他是有意打断我的话,还是无心辩解,不管怎样,我还是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其实我在家我爸妈嫌弃我多余,我爸爱打牌,我妈爱看连续剧,我除了跟我妈抢遥控,打扰她看电视,在家也无聊。”
“既然你爱好做饭,可以跟父母做做,他们吃了肯定会很高兴。”
“才没有呢,我妈做饭就很好吃,每次我换了花样做菜后,我妈除了嫌弃我做的不好吃,就没夸过我一句。”我跟着陶蓝进了房间,把东西放进了厨房,跟他一起收拾,一边继续说道,“每个人都有做菜的习惯,我妈不管吵什么菜,都喜欢放很多油,我就不爱这样。有些时候看视频做菜,就算让放几勺油,我觉得多,也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陶蓝想捞鱼,结果鱼跳了起来,跑到了地上。
我见状,擦了擦沾了洗洁剂的手,跟他一起抓落跑的鱼。两个人手忙脚乱,一人按住鱼尾巴,一人掐住鱼头,把鱼放了回去。
“这里交给我来弄吧,你去休息。”
“我还是做点什么吧。”
陶蓝看了看摆满东西的厨房,有点无从下手。
我笑道:“冰箱有什么蔬菜吗?”
陶蓝摇头:“没有蔬菜,也没有冰箱。”
他不说,我还没注意,这会儿才想起来,的确没在他家里看到冰箱。
“那……”我绞尽脑汁,出了个主意,“要不你再去楼下一趟,买点米和鸡蛋,对了,再看看有没有电饭煲,如果没有的话,就买一个大一点的汤锅。”
陶蓝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