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对人生的没有目标,也不懂得追求的普通人。高莉莉不学习,就算强迫她学习,也无济于事,不如让她找个兴趣……”
一辆自行车飞快地驶来,陶蓝拉了一把我,让出了个安全距离,又接着说:“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我也不清楚高莉莉会不会产生兴趣,就算有了兴趣,能不能坚持下去。想当初,我学美术的时候,画人体都画得想吐了。”
“是啊,要做好一件事不容易。”我苦笑道,“扮演好一个角色也不容易,老师、学生、父母、画家、家、音乐家,还有我们常见的服务员,清洁工,普通的上班族……每个人都不容易。家长不想让孩子以后吃苦,所以现在要他们刻苦,老师也想他们能刻苦,但孩子们不想刻苦也不想吃苦,这些角色好像是对立的……”
这个社会很浮躁,很多人不懂得相互尊重,自以为是,让社会上每个独立的角色之间都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他们不相互理解。
成人了,才明白过去的自己有多白痴。当了父母,才明白父母的苦心。从事了一行,才知道行业的艰辛。
总有一天会明白,只是时间太晚,会让人悔不当初。
我这番话,源自于心底的发泄,激动说完,才觉得不合适。
虽然收到了赵欣然的夸奖,我很高兴,但看到高莉莉,就想起班里跟她差不多心态的学生,他们没有目标,认为学习是累赘,在高中这个极有可能改变人生轨迹的时间里,混天度日。
陶蓝安慰说:“你的学生是还不太懂事,不过,你真心为他们考虑,就算他们现在不懂,以后回想起来,一定会对你感激的。”
我无奈道:“我也没做什么,高莉莉的事,就麻烦你了。”
“举手之劳而已,我也不敢保证会做得好。”陶蓝看了看我,眼睛弯了弯,说,“明天你带着赵欣然也一起过来吧,在青天咖啡店,那里环境很好,如果天气好,窗边还能沐浴阳光。”
咖啡店在石道镇才兴起没多久,很受年轻人的喜欢。青天咖啡店一年前才开门,在石道镇算是个新闻,因为那家咖啡店据说是某个富豪为情人开的,光面积就相当于一个商场。不过富豪不是人傻钱多,那地方不是单单喝咖啡的地方,卖蛋糕,还做一日三餐,不过都是西式,生意还不错。
我惊奇道:“你去过了?”
我并不喜欢咖啡和西式午餐,为了图新鲜,还是去过一次,味道果然不喜欢。
陶蓝摇头:“高莉莉想去那地方,环境好就行。最近你有什么工作要忙吗?”
“我要给赵欣然做个学习大纲,然后还要做下周的教案。”我想了想,说道,“明天估计没时间。”
陶蓝却说:“你方便把东西带上去青天咖啡店吗?”
我一愣:“可以,不过,一定要我过去吗?”
“你能来最好。”陶蓝补充道,“我让赵欣然也把作业带来。环境对人影响很大,高莉莉看到你们认真的话,她也会认真的。”
原来是这样,我差点就要多想。没有犹豫,我应承了下来。
我和陶蓝站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时,我问他:“今天你还去王老师那儿吗?”
陶蓝:“要去。”
“以后还是每天都去?”
“等王老师身体好一点吧。”陶蓝想到了什么,笑了起来,“王老师不想麻烦我,有次故意装不在家,我就在楼道里等,他拿我没办法。”
“那你替我谢谢王老师,昨天晚上给我讲了一课。”我转过头,看着陶蓝的侧颜,“你也给我上了一课,我也要谢谢你。”
“没事。”陶蓝也转头,目光与我相交,嘴角勾起若有若无的笑,“我也是过来人,能理解你的心情。”
我别开了目光,盯着一闪一闪的红灯,小声说:“真好。”
一辆货车带着沉重的轰鸣驶过,噪音太大,陶蓝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
黄灯闪过,绿灯亮起,他先一步跨了出去,见我没跟上,回过头来问道:“还走吗?”
我说:“走吧。”
第 22 章
口头上的感谢,不如实际做点什么。我心思百转千回,最终决定拿出自己的手艺—为王致意做顿饭。
陶蓝没反对,我就高高兴兴地去准备了。
陶蓝还愿意跟我一起,建议道:“去超市吧,你选菜,我选一些要用到的配料。王老师家厨房里没多少东西,我顺便给补齐了。”
说来也奇怪,陶蓝自己的家里也没什么东西,可他不给自己买,却要给王老师添置。这个人对自己大大咧咧的,对别人倒是讲究。
不过,他的心意是好的,别人也能感觉到。
再一次跟陶蓝一起买东西,我说不上什么心情,进了超市,也只顾得上挑选,把推车都快堆满了,才结账离开。
我一只手提着两袋卷纸,一只手提着菜,很重,但比陶蓝好一些。陶蓝叫了个车,我们直接去了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