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念生 > 分卷阅读2
    眼睛往他的方向偷偷一瞟,他侧着头,一只手对着空气敲敲打打,顾不上他母亲对他的称赞,莫佳青自然就更搭理不上二姑的酸言酸语。

    左耳进,右耳出,双眼直视阿嬷露出璨笑的相片,摆出一张漠然,什么都听不见的表情。

    二姑的个性和嘴巴一样,讨人厌,莫佳青从小就习惯了。她却不习惯莫佳青的漠视,气得把目标转向莫妈。

    莫家的长辈已经不在,只剩下墙面上的那张相,早就讨厌透那群大姑的莫妈和莫佳青一样,伪装都省去,直接两耳一闭,装聋作哑。

    回家的路上,莫妈却还是气不过,在数落莫爸在姑姑们强权下的懦弱,和莫佳青的不争气后,大胆且断定地预言「丧礼结束后你妈家肯定会先被翻过一遍!」

    预言是真的。

    在把阿嬷装进一格格的塔里后,二姑就消失了。

    等到了阿嬷家,大姑三姑也早就和二姑同流合污,在阿嬷的房间里翻箱倒柜。

    除了那些法律上写的财产,她们在衣柜里找到几捆现金,床下的珠宝盒,像颱风过境一样,把所有值钱的全搜刮走,完了之后还要争上一争,这该属于谁,那该属于谁。

    她们声称这些是她们的,她们按时给阿嬷的孝亲费全在这里,然而都忘了莫爸也应该有一份。

    孝亲费莫爸出的一样,请的看护也是莫爸请的。

    莫爸无所谓,他早知争不过这些姐姐,只想赶快请走她们这几尊难缠的神,而莫妈待在客厅里,正气得牙痒,又指不定在偷笑,顺带告诫自己这都是姓莫的事,与她无关。

    老实说,那你争我抢场景好笑归好笑,但看得莫佳青着实生恶。

    印象中,阿嬷最是爱笑,手边永远备着糖。莫家和阿嬷家离的近,小时候每次去找阿嬷,她只要喊一口阿嬷,就会得一颗糖果。

    看在糖果的份上,莫佳青经常跑去,和阿嬷建立起一段甜腻腻的感情,一直到大了之后,不吃糖了,跟阿嬷就变成一种尴尬的关系。

    看着眼前景象,莫佳青忽然觉得阿嬷很不值。她是较宠莫爸,可从沒有差过她的女儿们。

    如果是莫佳青,她都想从骨灰罈里烧起大把大把的火好吓吓姑姑们。

    后来再想想,也真是讽刺,这个时代什么都变了,传统都不再传统,唯独争产时的吃相永远不过时。

    大姑的假情假意,三姑的胆小怕事,都逃不过一个贪字。

    莫佳青看一看,又更讽刺地发觉,原来讨人厌的二姑才最是真性情。

    姑姑们走后,爸妈回了家,就在阿嬷家对面的一条街。看他们的样子,并不打算整理这一片狼藉,看看还有哪些被遗留又不值钱的遗物。

    留下来的人只有莫佳青,看护在丧礼结束后就被急忙接走。

    午后的阳光照进阿嬷房间里,老旧电风轰隆隆地转,仍散不去夏日的闷热。莫佳青在屋内四处走了走,一时之间,她对这个从小走到大的地方感到陌生。

    或许是少了坐在这里的阿嬷,阿嬷看电视的声音,还有她不时传来的笑声。

    莫佳青闭上眼睛,接着一笑。

    阿嬷的味道还是在的。有点陈旧,有点独特,还有点后来的中药味,却又不禁想,这个味道能存留多久?

    再睁开双眼,一个眼熟的糖果罐映入眼帘,满满的,像是许久都不曾动过。

    糖罐旁边是一个被打开一半,丢弃在书桌上的盒子。

    莫佳青上前仔细一看,是个精緻的雕花木盒。她不懂木头,但光雕功就看起来很是昂贵,也有年代感,拿去变卖应能换到不少。

    她一面暗笑姑姑们有眼不识明珠,一面拿开半掩的盒盖,里面装着一本厚厚的牛皮笔记本,一个写着""PARKER""的长盒,以及一个开着,猜是装戒指的暗红色戒盒。

    不用想也知道,戒指已经被拿走。

    莫佳青先打开那盒""PARKER"",发现里面是一只钢笔,黑色的笔身,金色的缐条,造型像一颗超长形的子弹。

    她看了看,沒有特別之处,便又放了回去,拿起那本更吸引她好奇的牛皮笔记本。

    刚拿起,夹在里面的东西就掉了出来。

    一张照片正面朝上地落在地版,黑白照,上面有一男一女,牵着手,微笑看向镜头。

    男人莫佳青沒见过,女人也不是阿嬷,所以更沒见过。

    她眉头蹙了蹙,看不过三秒,她就有种莫名的熟悉感袭来。她好奇这张照片上的人是谁,又怎么会在阿嬷的盒子里。

    又看了会,她还是不认识。

    想着,她捡起随照片一起掉落的三封信封袋,打开其中一封,薄薄的信已经发黄,字迹似乎沾染上什么,斑驳难辩,除去称唿""秋容与小谢""与信尾的祝福,她实在认不出究竟写了什么。

    第二三封的信更是什么也瞧不出来,莫佳青是越看越不明白了,这信的主人同一人吗?一下秋容与小谢,一下林,而阿嬷姓的又是宋。

    重重谜团,加上好奇心的驱使下,她再拿起那本牛皮笔记,轻轻地翻开。

    比起前两封的信纸,这本页面虽有些泛黄,却保存的不错。上面的字迹也与信不同,信上刚劲风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