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劲。
可不等他说什么呢,夏云桐已经不耐的转身,随之,夏良竟然提着一桶水走进了院子。
这个爹真勤快,她还以为他没醒呢。
一问才知,夏良昨晚和连氏商量好了,他去京城接回三丫,家里都安排好了,起早打水也是免得大丫劳累。
不过这一次夏云桐态度比较强势,几番争执下来,夏良不得不同意,毕竟夏云桐说得对,他是男人,如果这里面真有猫腻,他一个大男人是见不到元若烟的。
况且夏云桐也计划好了,早晨花一个铜板坐赵大爷家送豆腐的牛车,到了镇子再花五个铜板去县城,以此类推,镇子里去京城的人都是这么走的。
………
夏良背着柳条筐,身旁是拿着一个布包的夏云桐。
父女两的背影很快的消失在了晨色中。
院子里的赵俊生眼神若有所思,大丫要去哪里,难道是因为被退亲觉得没有颜面要出去躲一躲吗?
其实很没必要。
那沈四郎不过是一个猎户而已,他是配不上大丫的,他有什么权利挑挑拣拣?
赵俊生就有些后悔。
母亲这几天不舒服,他就从县学回来照顾,恰巧知道大丫和沈四郎的亲事退了,有人就指指点点,他觉得大丫肯定日子不好过,可男女有别,他想开导一番都无从下手。
他们已经不是小时候了。
更何况,大丫一向看不上读书人,对他也是一如既往的瞧不上。
他低垂着头,抿了抿嘴唇,转身进了屋。
第16章 天下
夏云桐完全不知道隔壁的赵俊生在想什么,她坐在牛车上,很快的到了镇子里。
天色已经彻底的明亮了。
这里的人都是早睡早起,此时街上也很热闹。
可最热闹的竟然是彩石镇南面去往县城的官道,有几辆马车已经在等客人了,可客人没有上马车,都是站在原地看着前面的方向。
夏云桐自然也一眼就看到了。
那是沈栖!
他依然是昨天的一身短打,眉眼冷漠,身姿笔直的站在那里似乎在等着什么,奇怪的是,竟然没人去他的身边。
不多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牵着一批枣红马一路小跑的过来,这人是冯老爷的管家。
他将缰绳交给了沈栖,沈栖接过来,轻轻的拍了拍马背,然后在众人低低的惊呼声中翻身上马,漠然到冰冷的眉眼朝他们这个方向看过来,他顿了一下,竟然对夏良微微颔首,随后,双腿一夹绝尘而去。
很快的消失在了尘土飞扬的官道上。
夏良还有点小激动,他看着眉眼同样冷淡的女儿,叹了一口气:“还真被你说中了,沈四郎果然要去京城,没想到他不但箭法好,马也骑得这么好。”
夏云桐不以为意的勾了勾嘴角,作为南梁国未来的储君,自然是六艺精通,而骑射就在六艺之中。
况且,他这具身体要比有些孱弱的皇太子健康多了。
一箭射中白狼倒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当然了,不知情的人肯定觉得他如今了不起,刚才还有一个凉水湾的村人,朝她这边暗搓搓的看了好几眼呢。
估计和其他人想法一样,觉得自己是个没福气的。
从众人的低声交谈中也得知,冯老爷给了他五十两银子和一匹马,这对农人来讲,五十两银子已是天文数字,更别说,还有一匹马呢。
不得不说,龙遇浅滩它也依然是龙。
其实这本书她看得潦草,前面看了几章,同名同姓的炮灰下线那么早,对她来讲的不是很愉快。
中间翻了翻,权谋什么的兴趣不大,结尾部分倒是看了一些,历经血雨腥风,沈栖终于驱除鞑虏肃清朝野,结局是他端坐庙堂之上,身旁是十二岁的四皇子沈哲,到这里就结束了……
但具体的不清楚,比如他这一去京城会发生什么,夏云桐是一无所知。
不过对于这个世界的大致格局还是清楚的。
如今天下三分。
这片大陆有三个大国,居于中原和南部的南梁国,北部的北鞑国,西部的西摩国。
南梁国与西摩国距离遥远,中间隔着一片大沙漠,但与北鞑国却只有一江之隔,墨江一分为二,江北是一座叫金州的城池,本来也是南梁国的领土,只可惜被北鞑国占了,不单占了城池,成里的五万金州百姓都沦为了北鞑国的奴隶。
南梁国建国已有百余年,从早期的繁荣富强到如今的积贫积弱,是几代无德无才的皇帝造成的。
南梁国地大物博底蕴深厚,北鞑国早就虎视眈眈,先帝在位期间,北鞑国大王子罕儿木带领大军大举进攻中原。
一时间狼烟四起生灵涂炭。
先帝性子懦弱还被太监把持朝政,那场战争打了三年,大将军苏焕带领将士浴血疆场,可朝廷不给军饷,断了大军的粮草,南梁国的将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