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为祖国的复兴而奋斗 > 分卷阅读17
    >  “才不是。家教辛苦工资又低,我也没那么多时间。”

    沈熠继续猜测,“广告女郎?”

    □□十年代是港城娱乐业的黄金期,这时候有很多星探在大街上寻找未来的大明星,周晴身材高挑、容貌姣好,也不是没有可能。

    周晴揽着沈熠的胳膊往外走,“才不是,你跟我走就是啦。”

    沈熠心头疑惑,“那你前几天怎么不叫我一块?”

    “前几天,我还拿不太准,哪敢拉你一块下水。今天中午我打电话去问,确定了是大好事,才敢和你说。”

    “你看我人多好,有福同享,有难独挡。你去不去?”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沈熠只好答应她。

    穿过两条街道,走到一条繁华宽阔的主道上,路上多了一些小车和西装革履的人。

    周晴语气里透露着兴奋,“好了,就是这。”

    沈熠抬头看向门边的招牌,“证券交易所?你带我来这里干什么?”

    “当然是学习挣钱啊。”

    第8章 八零好媳妇8 股市泡沫1

    “挣钱?你在炒股?”

    沈熠很是惊讶。

    “对呀,我关注好几年了。”周晴笑得很开心,“这三四年港股形式一片大好,指数蹭蹭上涨。前两年我真是恨不得去改身份证,早点到十八岁,就可以早点挣钱了。好在上个月我终于满了,没有错过这次发财机会。”

    她一边说着一边找资料,将手中的报纸去递给沈熠,“你先了解了解,看好以后我们再研究。我去趟柜台。”

    《港城经济日报》是比较主流的媒体,最近股市大好,分析市场的文章十分多。

    其中有一篇提到了内地与港股市场的关系,沈熠倒是认真看了下。

    文章指出,八十年代初,港股市场情绪彷徨犹豫,指数不上不下,直到84年联合声明发表后,港城回归正式确立,前途明朗,市场情绪上涨,指数也大幅度上升。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他列了表格。

    在声明发表前,港股指数一度处于1100点左右,签订后立即突破1200点,86年突破2000点,87年的夏天更是接连突破3000点、3500点。

    本月最高3943点!即将突破四千点!

    虽然铅字又细又小,但其中蕴含的力量却汹涌磅礴。

    最后一段,简直就是拿着喇叭在吼,亲爱的同志们,牛市来了!发财的机会来了!冲呀!

    “小姑娘,你买的什么呀?”

    沈熠侧头看过去。

    不知什么时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坐到了她身边。

    “股票吗?我没买。”

    “你没买啊?我看你研究得那么认真,还以为你在买呢。”

    老太太脸上是明显的失落。

    沈熠:“奶奶,您是想买股票?”

    老太太点头,“对啊,可惜我老婆子没买过,不知道买哪个好。我就这点钱,买就肯定要买最好最挣钱的。”

    沈熠打量了一下她的穿着,非常普通的衣料,周身没有一样超过十元的物品,手指弯曲、褶皱明显,应该是在从事辛苦的工作。

    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她劝了一下,“奶奶,股市有风险,亏钱的人远比挣钱的多。”

    七八十岁的人了,存点钱不容易,何必往这里头洒呢?

    老太太一听,立即收了脸上的笑,反驳她:“谁说的,现在挣钱的多呢。我们那栋楼的都在买,没见谁亏。”

    “我对门的小媳妇儿才一周就挣了半年的钱,还有楼下卖烧烤的烤叔,买了好几个月,挣了好多钱,都买上新房了。”

    这是一颗新韭菜,自信又固执。

    沈熠耐心的劝她,“奶奶,站在风口上的猪都会飞,他们也只是运气好,但运气不是无穷无尽的,不懂这个的人进来只会赔钱……”

    老太太打断沈熠的话,“唉,你这小姑娘啊,看着年纪轻轻,怎么比我老人家还古板。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也就劝你到这了。”

    摇摇头离开。

    到了柜台,她又遇上了周晴。

    两个人同为股友,聊得很是投契。

    沈熠突然想起一句粉圈的话,很适合描述眼下的情况:只要你炒股,你就是我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过了好一会儿,周晴才回来。

    “沈依依,我可得批评你一下,你怎么还没老人家爱学习爱进步?”

    沈熠认真的劝她,“周晴,我觉得现在很危险。有个词语叫烈火烹油,也许股市很快会迎来一次大地震。”

    87年有场全球性的股灾,虽然不记得具体月份,但也就这几个月了。

    周晴没听进去,“怎么会?你刚才没看报吗,联交所主席都说最近交易创下历史性高峰,是大突破。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她想了想,猜道:“你是不是担心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