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为祖国的复兴而奋斗 > 分卷阅读26
    各大财团联手救市。”

    何主编刷地一下站起来,“你说的是真的?”

    “真的真的!”助理疯狂点头。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具是激动。

    这封信是上午送过来的,但信件的分发派遣需要一定时间,那便说明这封信最晚也是昨天下午三点前完成的。

    但这封昨天的信却提到了今天联交所的声明内容。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了家是个预言家啊。

    他们为自己的报纸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营销点。

    何主编催促道:“快、快去印刷。我要这篇出现在明早的报纸上。”

    “那、印多少份?”

    “五千份吧。”

    助理:“五千?这太多了吧,万一卖不完怎么办?”

    他们文学报日均销量才两千份。

    主编也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决定赌一把,“就五千份,不会卖不出去的。”

    *

    *

    次日清晨,校园。

    沈熠和周晴吃完早饭来到教室,这时离早自习还有十多分钟,平时这个点总是吵吵闹闹的,今天却格外安静。

    “你们在看什么?”

    她发现班上的人一群一群的挤在一起,全神贯注的盯着桌子。

    最外围的人挤不进去,看不到内容,干脆退出来她解释。

    “今天的报纸登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

    沈熠下意识的紧张起来,“是吗?那故事讲的什么啊?”

    “讲的是一个2020年的华国人穿越到现在的港城,当股神,他不管买什么都能大挣,一直到今年……唉,我刚刚还没看完,报纸就换到另一个人手上,我挤不进去了,只能等他们看完出来告诉我结局。”

    沈熠眨眨眼,惊叹道:“天呐,这故事听着好有意思的样子,我也好想看。是哪家报纸的故事啊?”

    “报纸啊,好像叫啥文学报。”

    那位同学撑脸叹气,“要不是现在不能出去,我肯定去报亭买一份报纸回来,一个人慢慢看。”

    沈熠拍拍她的手背,“没关系,等中午吃完饭再出去吧。”

    “嗯嗯,也只能这样了。”

    然而没等到中午,这个报纸上的故事就已经传遍整个班级。

    下了课,几位看完故事的同学凑在一起讨论。

    “你们说,写这个的人真的是2020年的人吗?不然她怎么想出那些新鲜玩意儿的。”

    她旁边的人立马附和,“我猜是,如果不是未来人,怎么可能写得那么逼真?你看现在的手机,比砖头还重,除了打电话就没有其他的用途,怎么可能去点外卖呢?还那个微博是什么东西啊,看上去好像是装在手机里的报纸。”

    另一个皱着眉,“可说是报纸也很奇怪啊,报纸上怎么会有评论呢,读者还能点赞,怎么点呢?”

    最先发言的人又道:“你们只注意到了手机,难道没人留意电脑吗?一人一台,还是超薄本。我实在是无法想象我们把电脑背在身上的样子,那么大一个,除非像挑夫那样,用箩筐装着。”

    当即有人反驳,“都2020年了,电脑肯定和现在长得不一样,好想看一看啊。”

    ……

    大家说说笑笑,但也只当这是个设定新奇的故事,没有特别当真。

    一直到中午。

    学校食堂的电视每到饭点都会播放新闻,今天也不例外。

    “…今日上午十点,联交所发表声明,华国银行追加十亿港币……”

    早上才看过的学生惊呆了,“这个声明有点眼熟,我好像见过。”

    “我也这么觉得。”

    急心重的人,匆忙两口吞下饭,赶回教室,找出报纸对比原文。

    【10月28日,华国银行加入港城银行的救市计划,在原有的3.3亿救市基金基础上,决定追加十亿港币救市】

    旁边的人惊叹不已,“天呐,真的是一字不差。这份报纸是昨晚晚上印刷好的吧?它怎么做到未卜先知的?”

    “莫非这个作者真的是从2020年穿越回来的?”

    “如果是真的,那岂不是说陈子轩穿越前的生活也是真的?按这个逻辑推测,等我到五十多岁时,就可以用上那种万能手机啦?”

    “还可以坐上高铁,从沪城去苏城,只要半个多小时!飞一般的速度!”

    “唉,我怎么还不到五十啊,好想早点过上那种生活。”

    忽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别想了,那是华国鹏城,又不是港城,没咱们的份儿。”

    这话 一落,四周立马静了下来。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刚才居然萌生出了去鹏城生活的想法,下意识地觉得鹏城会比港城发展得更好。怎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沈熠观察着众人的反应,脸色渐冷。

    “这位同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