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别恋 > 分卷阅读40
    />  隔着一条清凌凌的河。

    对面空空洞洞的长街上,熙熙攘攘着数不清熟悉的、陌生的脸孔。

    没有一个是她刚刚见过的那张。

    霍音站在原地,目光远远落在男人消失的一隅。

    好久,才后知后觉地钝钝收回。

    如果不是相机里清清楚楚的照片。

    她大约要以为刚刚的场面只是她多日乏闷无聊衍出的荒诞幻景。

    -

    皖南小镇夜晚来得很早。

    不单是天暗下来早,更主要的是人歇下来得早,晚上九点钟街上就没什么行人。即便是住在街边,开窗听出去,也只有茕茕夜声。

    这天晚上回到家,霍音吃过晚饭就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坐到那张她七岁起就用的粉红色书桌前。

    皖南不像北京冬季寒冷会装暖气,皖南的冬天与北方比起来算不得冷。

    可像现在到了晚上,屋子里又会不可避免的发凉。

    桌前的台灯被调成暖调黄色,似乎这样可以为阴冷的屋子里增加几分热气。

    霍音套了件海蓝色史迪仔毛绒睡袍,大大的帽子扣在头上,缩着手翻起资料。

    虽是碰上师姐、何方怡还有程霖这桩事,可徐老没说这工作作罢,霍音就还要继续为这事做准备。

    老爷子发过来的相关资料打印出来足足有一拃厚的一摞,霍音屏退一切纷杂的思绪,硬是坐在书桌前花了三个多小时,理清了何家人内部的关系。

    何家人的关系明明暗暗,盘根错节。

    实在算得上是错综复杂。

    不过对整个工作的开展来说,这一小部分也只是九牛一毛。

    今晚工作的效率还算高,霍音有心将下一部分程家人内部的关系也翻看一下。

    资料翻了两页,已经冻得有些发红的手指却怎么也继续翻不下去。

    她的工作被迫中止,盯着看起来有些老旧的台灯上自带的小闹钟走神儿。

    放在桌边的相机不知什么时候被她打开,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关上。

    一直泛着半明半暗幽幽的光。

    霍音轻按了下开关键,相机的屏幕便重新亮起。

    露出取景框里,相貌优越的男人。

    霍音别过眼,阖上手边资料规矩地搁在一旁摆好,另一只手探到了相机的删除键上。

    按下之前,却接到了徐老的电话。

    从北京回皖南以后,她的工作也没有中断。徐老爷子时时会打电话过来,交代一些工作。开始的时候霍音接到老爷子的电话还会紧张,现在接的次数多了,倒也开始免疫。

    只不过。

    今天接到这个电话,她莫名觉得与她的家乡有关。

    大概是白天碰到程嘉让。

    徐老是他的三姥爷,他们或许,一起来皖南?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可脑子里总觉得这样顺理成章。

    霍音猜不透,后知后觉地接起电话。听着徐老爷子的声音很快透过听筒传来:

    “小霍,我听小顾说过,你家乡是在皖南水乡对吧?我知道你们这里有个小镇叫浔镇,你是在这里吗?”

    整个皖南水乡,因为一直保持着早年固有的传统建筑风格,近几年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不少的游客。

    霍音的家乡浔镇更是因为风景独好,人工开发痕迹又少,成为皖南旅游业的一枝独秀。

    所以外地人会知道浔镇也不足为奇。

    “对的,怎么了教授?”

    “是这样,我们到这里准备做一期关于‘小镇失独家庭'的采访,不过我行动不太便利,我的助手又不熟悉这边的路,你看看,你最近有没有空?”

    ……

    失独家庭的这个选题很具有社会意义,又是未来导师亲自开口,霍音没有拒绝的理由。

    所以第二天干脆起了个大早,提前到达徐老爷子定好的目的地。

    这是小镇长街最北的一个窄巷子,大概因为修建时候的地形,从大道想进到里面的人家,需要经过一个略陡的长坡。

    皖南冬日的清早还有些冷。

    尤其是灰白主调的建筑,天然渲染了冷调的凉意。

    霍音穿一件长长的白色大衣,颈边绒绒的毛领衬得人仙里仙气的。

    从口袋里伸出又开始发僵的手,拢在唇边一口一口地呵着气儿取暖。

    霍音就是在这时候看见推着电动三轮从大道口往坡上艰难走的老夫妇俩,两位老人家看起来都用尽了力气,可是钝重的电动三轮几乎是往上两步,就要往下滑一步。

    再往上走的坡更陡,老人家若想把车子推上去,恐怕要费上不少力气。

    见此情形,霍音最后往拢住的双手心里呵了口气,忙小跑过去,一边温声招呼道:

    “阿嬷、阿公,我来帮你们吧。”

    一边走上前帮忙推住三轮车的底部。

    车子终于不再一边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