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我不是寡妇 > 分卷阅读31
    起筷子,将嘴里的米饭咽下后说道:“做人留一线,我虽看不上王氏,可谁知那周子谦是不是有真本事的?万一他即使被误导了也能考中呢?不过就是半个月而已,等等又何妨。”

    周安志惊讶地望着父亲,里正见状有些得意,“以后我这位置还是要交给你的,记得学着点。”

    第18章 反季节蔬菜

    “底料又用完了,小红,你来看一会,我去买材料。”

    距离王氏那事已经过去七天了,每日的收入都很稳定,邱氏见儿媳妇来了镇上后人都开朗了许多,便把活计正式交给了他们夫妻二人。

    烫菜没什么技术含量,小红为人又细心,早就可以独自上手了。

    白扣暂时不用买,江晓去了镇上医馆,看店的依然是那名药童。

    “还是那几样?”药童已经知晓最近火起来的麻辣烫就是面前这人搞起来的,猜测过她买的可食用药材应该是和配方有关,他甚至尝试过炖菜时放入这几样,却发现味道奇怪极了,和麻辣烫根本不一样。

    江晓朝药童点了点头,“是,不过这次要多称一点。”

    药童试探问道:“看来生意又变好了?”

    江晓朝他笑笑,并不回话,医馆里抓的只是配方中的一部分而已,被人知道也没什么,她现在越发觉得自己的味觉灵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除了顾芳,其余人不可能猜得到配方。

    从医馆出来后,江晓又去杂货铺买了些常见香料,荷包顿时瘪了不少。

    本想直接回去,经过菜场时却发现一个摊子前围着十来个人。

    “这不可能啊?”

    “就是啊,根本不是这季节的。”

    “难不成又是海外来的种子?”

    江晓凑近了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只见旁人的摊子上净是些红薯白菜之类的,这人面前却摆放着许多不属于这个季节的新鲜蔬菜,也难怪众人议论纷纷。

    摊主瞧着四五十岁了,得意洋洋解释道:“大户人家可不像我们,人家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很耗银钱的,我有个侄子前些日子赎了身,这是他特意告诉我的方法,放心,都是咱们本土种子种出来的,和你们自家地里的一样,就是这价钱方面嘛,嘿嘿。”

    “别卖关子,多少钱?”

    “韭菜十五文一斤,茄子八文一个,豆角十八文一斤,青椒二十文一斤。”摊主见有人问便大声报价,围在附近的全都听到了。

    问价那人震惊地瞪大眼,“什么玩意?青椒二十文?我家每年少说得有一半烂在地里,你怎么敢?”

    摊主也不生气,嘿嘿一笑,“物以稀为贵嘛,我种植养护可是花了大价钱的。”

    他的目标本也不是庄户人家,拿来摆摊的只有小部分,大头都被镇上酒楼收去了,还有那商贾人家的管事,一趟就采买够主人家吃半个月的。

    围着的人见价格太贵陆陆续续都走了,江晓这才上前问道:“你这蔬菜能稳定供应吗?”

    摊主一听这话就知道来了个大主顾,连忙点头应道:“可以可以,六月以前都没问题。”

    至于六月后为何没有,那自然是因为蔬菜都下来了,谁还来买他的啊。

    江晓了然地点点头,她本以为烤串生意怎么也得等到夏天了,不然就那几样菜烤来烤去的不值当,没想到瞌睡来了就有枕头。

    “知道街尾的麻辣烫吗?两天后的这时候麻烦帮我每样送一斤来,茄子的话就先来个五个吧。”

    摊主闻言上下打量了江晓一遍,这才认出面前之人确实是最近火起来的麻辣烫的老板,他虽没去吃,但是几次路过对江晓也算眼熟了。

    “没问题,一定准时送到。”

    和摊主约定好后,江晓又去了镇上的铁匠铺,大冬天的师傅却穿着短打,正用铁锤不停敲打着面前的铁疙瘩。

    见江晓停在店门前,师傅也没停下,而是大声说道:“农具在里面,你先去瞧吧。”

    这些日子赚的钱虽然不少,可都是有大用处的,江晓除了改善下伙食,并没有怎么拾缀自己,穿的还是之前的旧衣,除了干净些,瞧着还是一股土样,难怪师傅认为她是来买农具的。

    “师傅,我想定制个炉子。”

    闻言铁匠才停手,用搭在肩上的毛巾胡乱擦了把汗,问道:“什么样的炉子?可有图纸?”

    她倒真的画过图纸,只可惜没带来,于是便捡了一旁的木炭直接在地上画给师傅看。

    “这样形状的炉子,中间是空的,里面可以放碳,上面还需要同样尺寸的铁网。”

    江晓示意铁匠看地上的图,把尺寸和要求说清楚后又补充道:“我挺着急的,两天能做出来吗?”

    “炉子倒是可以,就是四张铁片拼在一起,没什么难度,但你说的铁丝网就不大行了,这样尺寸的至少需要十几根,我这还有其他人的订单,不能光做你的,全部完成怎么也得八到十天。”

    江晓忍不住皱起眉头,她可是让那摊主两日后送菜过来的,十天后岂不是都不新鲜了?

    “师傅,我这一套下来需要多少银钱?”

    铁匠思考了一下用量,“三两吧。”

    真贵啊,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