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食,这边才一片喜气,便听杨渐说道:“朕有一事想问问你的看法。”
砚儿放下手中的油焖虾,说道:“皇上但说无妨。”
杨渐用帕子给她擦了擦嘴,说道:“也是个不讲究的。”
这才又说道:“朕左思右想,此时也只有你是局外人。如今永宁宫的陈贵人有了身孕,太后和皇后的意思是陈贵人位份低,还是得再晋晋,顺带着永宁宫的主位颜昭仪照顾龙嗣,份位也该再晋晋。
可颜昭仪已是九嫔之首,再往上便是贵嫔,但贵嫔之位只有一人,已是你们梨落台的主位顺贵嫔。
但顺贵嫔无缘无故,只为了给颜昭仪腾位子,再往上晋一级也是有些不妥。
朕左思右想,不知道该怎么晋才能几边都不得罪。想着你如今在此时中牵扯少,又甚为伶俐,这才想问问你的意思。”
砚儿想,这个问题便是自己曾经想过的,如今最能够让自己与萧毓凝撇开的方式。
而对策,也是自己早就想过数次。先是假装思索了片刻,便说道:“过半月便是皇上的生辰了,往年也有万寿节妃嫔各升一级的讲究,今年不若就遵循旧例。如此一来,皇上既不用为难,一切也都名正言顺。”
杨渐听后也觉得甚至有理,又给砚儿夹了几个虾,说道:“局促的小东西,又圆滑,还给自己也讨了好处。”
砚儿也不吭声,继续吃着东西,一旁的金兰听闻谈到了万寿节此事,也明白了寝衣的用途,心中一阵感叹砚儿料事如神。
两人用膳刚毕,便沐浴更衣准备就寝,砚儿这才唤金兰把寝衣捧上来,说道:“这是臣妾给你准备的贺礼,万寿节那日定是人人都有好宝贝拿出来,臣妾这点薄礼,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杨渐看到后却眼前一亮,搂着砚儿说道:“朕的生辰,连朕都没有记起,更是没有宫妃记得。她们只知道一个个为了父兄要权要赏,却不在意朕这个人。”
砚儿听完心中也是嘲讽,没想到多情如杨渐,还是在琢磨着什么真情假意。
但砚儿自然是要顺着他,只说道:“臣妾是无父无母,这才没有提起,若是有了家人,也希望臣妾的夫君能多多照拂。”
杨渐搂她更紧了,问道:“那你的家人呢?”
砚儿如实说道:“臣妾的父亲自臣妾九岁后入了大狱,便一直没有消息。臣妾的母亲原先倒是在宫中,但等臣妾再次入宫时,却也已不知所踪。”
杨渐抱着她安抚着,两人相互依偎,一时间仿佛深宫之中唯有他们才是真的知己与真情。砚儿希望如此,也希望杨渐是这么认为的。
第29章
墨儿
因皇后的胎相不稳,近日的请安都一并转去了慈宁宫。妃嫔们进宫不久太后便结束了垂帘听政、大权在握的状态,转而开始称病休息。妃嫔们几乎是第一次有机会和太后频繁地往来。
因昨日砚儿被翻了牌子,便早起先去太后处请安。萧毓凝不想陪她前去,因为对太后始终是存了几分忌惮之心,只说是身子不适,让砚儿先前去行礼。
砚儿走进慈宁宫中,太后身边的刘嬷嬷便已在门口等候,见到砚儿便说道:“太后娘娘担心常在头一次来找不到路,特意使了奴婢在此等候。”
砚儿忙推脱道:“怎敢劳烦刘嬷嬷。”
刘嬷嬷也不谦让,身为太后身边的老人,她先前也是在御前呵斥过萧毓凝的。
而砚儿只不过是萧毓凝的奴婢出身,这样的话自己还是受的下的。于是便稍稍福身,带头往前面走去。
砚儿这才明白了刘妈妈所说的“带路”是何用意。慈宁宫并非一座单独的宫苑,而是三进三出共六座宫殿组成的院落,太后在最中心的慈宁殿接受请安,而后殿用于礼佛、就寝和仓库,前殿则还居着一些与太后交好的前朝妃嫔、近身伺候太后的奴才奴婢。繁复如慈宁宫,若无引路,确实容易迷失方向。
太后今日着金线凤凰墨色礼服,这是她第一次接受请安,自然也是威严无比。
待到砚儿跟着刘嬷嬷到了慈宁殿前时,太后已经在殿中最上方的凤雕黄花梨椅上端坐。手上戴着长长的纯金宝石护甲。
砚儿上前请安道:“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太后见是砚儿来了,笑着对刘嬷嬷说:“总算把人给我带来了。云常在,不必拘礼,刘嬷嬷,赐座。”
刘嬷嬷从一旁搬出一只小凳,放在侧边,砚儿谢恩后便坐了上去。
太后这才说道:“你今日来得倒也早,还能与哀家闲话片刻。近日与皇上相处地可好?”
砚儿答道:“皇上日理万机,臣妾只是为皇上宽心解乏,皇恩浩荡,臣妾自然感恩戴德。”
同时也心里想到,自己并未提早到,想来太后还安排了别的人在慈宁宫外殿留着来请安的其他妃嫔,想要与自己多说几句。
太后也说道:“哀家听闻你建议皇上大封后宫,那你家主子封妃,你可也是要一同搬回钟粹宫?”
砚儿心里一跳,这才是昨晚刚刚发生的对话,还是她和杨渐四下无人时说得悄悄话,这么快便传回了太后耳中。而太后也实在是精明,短短时间内便想明白了其中自己的所图。
砚儿想着自己恐怕也无法逃脱,干脆坦白道:“顺贵嫔娘娘若能封妃,自是住在梨落台不妥,但臣妾品级尚低,不敢居于钟粹宫。”
太后闻言,一双深邃的眼睛眯了起来,也是露出了笑意,说道:“你这孩子实在是识礼,也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