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 分卷阅读9
    妈,火车一摇一晃,一摇一晃,好像睡摇篮哦,真好玩。”

    “嗯,快回去躺好,睡觉。”

    天刚擦黑,所有人都进入了梦乡。

    像后世那种睡不好?不存在的。

    火车开动的框哧框哧声像一首催眠曲,钻进每一个疲惫的人耳里。

    要说谁真的睡不好,恐怕只有普通车厢的人们了。

    晓峰一大早就顶着黑眼圈到欧荣这里来了,来的第一趟她们还在休息,晓峰没好意思打扰,默默退回去了。

    第二趟还是这样。

    足足跑了四趟,欧荣母女才起床。

    “妈妈,你看叔叔的眼睛,好黑啊!哈哈哈哈哈。”

    吴晓丽头一次看到这样的晓峰叔叔,要笑死了。

    “咋弄成这样?”

    欧荣也惊讶,她在现代修仙的时候一宿一宿的熬也没整成晓峰这个样子。

    晓峰一屁股坐下来:“哎呀别提了。”

    “老妹儿啊,你快点给个地方,让哥睡一会儿吧。”

    “我们那个车厢,起码十几个小孩,昨天白天累一天了,这大半夜的也不能眯一会儿,小孩们这个哭闹啊,我是一点都没合眼。”

    欧荣赶紧挪挪屁股:“那快点躺下吧。”

    “早饭吃不吃了?”

    “不吃了,等我起来再说吧。”

    欧晓峰刚躺下就睡着了。

    村里人带的那些吃的几个人使劲吃,吃了三天,终于才吃完,再吃不完都要坏了。

    剩下的几天是丁伟父女请吃的火车餐,虽然没有顿顿吃肉,但每天都有蛋,这在六十年代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丰盛美食了。

    火车上更多的人是舍不得掏钱买饭的,带几个粗粮馒头或者大饼,泡着免费的白开水,一个馒头,或者半张发面饼就是一顿饭。

    有些条件好的,顶多加个咸菜。

    卧铺里的人虽然富裕点,在餐厅打饭,那也不会顿顿打鸡蛋,都是以素食为主。

    没办法,火车上的饭菜价格太贵了,外面一分钱一斤最便宜的大白菜,大萝卜,到了火车上就要卖到两毛五一份,一份也就一小盘菜的量,外头两毛钱一个的大白馒头,这里七毛一个。

    带点鸡蛋和肉的更贵,一盘番茄炒蛋,顶多放俩鸡蛋,要卖到一块钱,土豆丝炒肉,或者青菜炒肉,就那么几片肉,一块五,红烧肉更是五块钱一份,里面所有的肉加在一起就只有巴掌大。

    唯一的好处只有不要票。

    就这菜价,是个人都得掂量掂量。

    再说了,住卧铺的也不是都有钱,他们车票钱都是单位报销,也不是自己掏钱。

    丁伟是食品厂的厂长,工资算是高的,一个月也才四十多块钱。

    而且这个时代有个特点,每一家最少都有四五个孩子,多的六七个,七八个也是正常,吃商品粮拿工资的孩子,还要补贴家里人。

    很多工人一个月十几二十块的工资,不但要养活自己的小家,还要养乡下的一大家子。

    全家都是工人的不是没有,但很少。

    丁伟刚好就是这样的家庭,所以在火车上买吃的就大方。

    七天时间里,欧荣利用上厕所的时候进空间收了地里的人参,灵芝和水果。

    得到六颗人参,六朵灵芝,水果她因为爱吃水蜜桃,所以种了五颗桃树。

    每颗每季能收获十斤水蜜桃,收获两季,一共一百斤,另外还收了八个白兰瓜和六个哈密瓜。

    这种瓜类作物也比较坑,一块地就只能收获一个,不像果树按斤算的。

    由于时间有限,来不及仔细规划种植,欧荣干脆把收好的二十四块地全都怼上了要十五天才能收获的香木。

    欧晓峰白天来卧铺补觉,只晚上欧荣睡觉的时候才回去普通车厢坐八九个小时,每天吃的营养也好,下车的时候精神还挺不错的。

    两大包吃的都在车上吃完了,两个人就带着几件换洗衣服和包袱皮,下车的时候不要太轻松。

    欧荣从空间里又挪了三十块钱进兜里。

    对欧晓峰和吴晓丽来说京城太大了,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个个都穿的好时髦,好漂亮啊。

    大街上有穿着一套绿色军装,还斜挎个绣着五角星的小书包带着军绿色小帽子的人,看起来特别有范儿。

    还有穿蓝色背带工装裤的,有穿深蓝色或者黑色中山装,胸口兜里还别着两只钢笔的。

    还能看见少数几个穿花裙子的,那些裙子有红的,绿的,蓝的,黄的,等等,总之啥颜色都有,又鲜艳又好看。

    而且那裙子的款式欧晓峰也见都没见过,特别好看,女孩们穿起来像是仙女一样飘逸。

    还白。

    城里人都好白啊,也不是没有黑的,但黑也没有乡下人黑的那么厉害,再黑对他来说都是白。

    村里欧荣妹妹是最白净的姑娘,她从小到大从来没干过农活,吴振华也白。

    他以为他们两口子是特例,来了京城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的人都这么白净。

    重点是,满大街上这么多人,他们身上的衣服,没有一个打补丁的。

    在乡下只有条件特别好的人家,他们才有一两套完全没补丁的衣裳。

    欧晓峰穿的衣服也没有补丁,不过一看就很旧了,而且只是普通的短衫,料子也是麻布料,更是没有一个衣服兜或者裤兜。

    站在那里就和城里的人格格不入,一看就是从农村来的土包子。

    就像欧晓峰想象的那样。

    这里真的有好多自行车啊,还能在街上看到吉普车和大货车。

    这里的大路上全都铺了沥青,只有小路是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