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只露了口风,国公府便明白她的意思,两厢冷淡下来,几年也便仿佛国公府没有出过皇后一样。
之后李傕封了吴王。
依着李章的意思,除却太子之外的皇子是不封王的,一来是为了免得他们兄弟之间有摩擦,二来是想把给兄弟封王这件事情留给新君登基时候来加恩。
那时候李章说了很多话,花团锦簇冠冕堂皇的语句之后只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他封李傕为吴王,是还是想抬高她的身份,想让前朝后宫都知道,她是唯一的不可动摇的皇后;第二个意思——尽管她自己也并不想承认,但第二个意思便实实在在是酬谢,是对她想他所想,为他做了他想做而为难的事情,然后作为报酬,让李傕一出生就封了吴王。
有时候她也觉得自己太清醒,把这些事情想得太透彻,所以偶尔回想起来的都是难堪和尴尬。
她并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小儿子讨个封王所以与安国公府决裂——她仅仅只是为了她与李章之间的感情。
她太知道一切的感情与爱在权力面前是多么不堪一击,她不希望有一天他们因为所谓权力反目,她……提前让一步,她提前为自己的娘家让一步,她还希望两全其美。
但这世上从来都不存在什么两全其美的事情。
她的父亲去世之后,安国公的爵位交到了她的兄长手里,兄长与父母从来都是不同的。
更何况她的兄长并不是甘于寂寞、愿意一辈子沉寂下去的人。
于是她的兄长想要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他理所应当认为她与安国公府便是一体,不应当这样疏离冷淡。
他看不太懂她给出的暗示,于是一而再的碰钉子之后,倒是真的让那决裂由虚变实。
这是李章愿意看到更乐于看到的情形,于是他站在她这一边,以为她出气为理由倒是斥责了国公府几次,结果就是国公府与她再也没有和睦之处,只有面子上的关系了。
既然只有面子上的关系,那么国公府便是索取的时候多,得寸进尺的时候多。
她倒是不以为意,这些都是能预料到的结果,甚至她很清楚地知道这是李章想看到的结果,她与国公府越不和睦,倒是让国公府越安全。
但天长日久,人都会变。
国公府一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便会生出别的心思来,一边是送人到她身边来试探,一边是与崔家私下交好。
这样的变化让坐在龙椅的那个人越来越感觉自己身边威胁,于是疑心重重,试探种种。
而她大约也变了,但究竟变成什么样了呢?她自己也不知道。
她无法评论自己的模样。
“母后,我带仙仙去马球场玩儿吧?”李傕的笑声老远就从她身后传来了。
睁开眼睛,她看到李傕牵着长乐一路疯跑着到她面前来了。
“哥哥说教我打马球。”长乐笑着抱住了她的胳膊。
收拾了一下满脑子纷乱的思绪,她笑着摸了摸长乐的头,又顺手把她耳边凌乱散开的发丝绕到耳后去:“你有没有马球杆高?现在就想打马球了?”
“我怎么可能没有马球杆高!我、我肯定比球杆高呀!”长乐气鼓鼓地看向了她。
“想去就去吧!”她笑着捏了捏长乐的脸,然后看向了李傕,“别带着妹妹玩太久,我让人跟着你们。”
李傕连连点头,口中一边应着,一边却是把长乐给背了起来,然后撒欢地朝着外面冲出去了。
后面宫人们吓了一大跳,赶紧追了上去。
“听跟着吴王殿下的宫人们说,殿下最近已经带着公主偷偷跑出去玩过好几次了。”一旁的女官忠实地说着她应当要知道的事情。
“四郎这年纪正是好动,宫里面也没什么玩伴,只能带着妹妹玩了。”皇后笑着叹了一声,“当初太子如他这般大的时候也是满宫里跑,闲不下来,现在便懂事了,知道老老实实去读书。”
“娘娘,早朝上有人提了太子殿下的婚事。”女官低声说道。
皇后微微垂眸,过了一会儿才叹了一声:“太子还小呢,哪里就到了要娶太子妃的时候?这话不必再提。”
女官听了这话便也不再多提,只安静地退到了一旁。
皇后又叹了一声,转头看向了窗户外面,李傕和长乐应当是跑远了,这会儿连他们俩尖叫大闹的声音都已经听不见。
宫中便是安静的时候多。
安静到一不留神,一年两年,五年十年都这么过去了。?
第22章 昭仪、上辈子时候这个人并没有能成为昭仪
江画回到宣明宫中时候,便听徐嬷嬷说了那位新封的昭仪已经搬进了寿昌宫。
她上辈子倒是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昭仪,她暗自猜测着,大约是因为她已经洗脱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立场,自证了自己是个啥都不知道的蠢蛋,所以皇帝李章又给弄了个昭仪出来,看起来就是要把安国公府一定试探出个结果来了。
只是这想法她随便想想都觉得荒谬得很,这到底能试探出什么?
她自己设身处地去想,大概就只会为皇后寒心,非要封个昭仪出来碍眼么?
想到这里她又想起来上辈子贵妃经常念叨的所谓李章对皇后的爱重,现在看来这个爱到底有多深实在是存疑,怎么看都怎么像是嘴上说有多深就有多深,看起来有多浅就是多浅。
思绪正跑到十万八千里外,忽然听到一旁徐嬷嬷道:“娘娘,奴婢已经备赏赐,请娘娘过目。”
江画愣了一下,反应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