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世情如纸 > 分卷阅读19
    />  “好嘞。”穿着鸦青色衣袍的男子应声抬手一挥,又是一阵风扫过,一整排的窗子齐齐被关上。岑溪走到宣宁身边:“小祖宗,你别折腾了,咱还得去干正事呢!不然回去老祖宗能把你活活剥掉吃了。”

    “今日初几了?”

    “初八了。”在岑溪与宣宁暗暗算着日期,阿秋已经不假思索地插(*^▽^*)进话来。

    “我们得在十五前赶回去。”宣宁看着岑溪,“明日便出发去堰州。”

    岑溪反对:“再过两日吧,你刚刚逆行功法给那丫头逼过毒,此时最好静养,不然就算你赶得及回鸾凤阁,也没办法……”

    宣宁站起身,直接忽略岑溪未说完的话,转向阿秋:“阿秋,你记得今日便要把车备好。”说罢转身进了内室,再没留给岑溪一点反驳的余地。

    岑溪愁容满面,寄希望于阿秋,蹲在阿秋身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试图拉拢她与自己一同劝宣宁再都留两日。阿秋却只专心致志地生火,末了只问他:“青鸾使冷不冷?若是不冷,我将这只炭盆也挪到内室去了。”

    ——————

    苏小冬睡了一天一夜未进水米,在外头转了两圈便觉得饥肠辘辘。她小心翼翼地摸出几枚铜板,在路边要了一碗阳春面,捏着筷子卷起面条正要往嘴里送,身边突然有位人扯了扯她的衣袖。

    苏小冬耐着性子放下筷子扭头去看,站在身旁的是位穿着粗布衣服的老妇人,她手里捧着一只小木匣子,木匣子里散落着一些钱币。老妇人朝苏小冬躬了躬身子,道:“姑娘,赵家乐善好施,荒年施粥,灾年捐银,咱们渝州城百姓得了赵家不少恩惠,如今我们打算给赵家去庙里捐个安魂灯,姑娘手边若宽裕,不妨也捐一些钱吧,多少是点心意。”

    “安魂灯?”

    老妇人叹了口气,点头道:“看样子姑娘还不知道。赵家前日夜里走水,府里上上下下几十号人都没逃出来,尽数葬身火海。可怜赵家老爷这几年刚刚开始颐养天年,赵家两位公子青年才俊,通通没能逃过这一劫。”

    “是安平街上的那个赵家?”

    老妇人点头:“正是。”

    安平街上的赵家……

    苏小冬猛然站起身来,桌上的一碗汤面摇摇晃晃洒出了半碗来她也管不得,转身就往安平街的方向跑。

    一路上她脑子里像走马灯一般晃过许多人的影子,有早先嬉皮笑脸的赵昂,温润如玉的赵轩,笑意温温的杏花,温婉能干的小橘,还有后来一本正经的赵昂,阴鸷狠厉的赵轩,冷面淡漠的杏花……无论是什么模样,他们几天前都还活生生地出现在她身旁,同她见过面说过话,不过隔了几日,便阴阳相隔了

    苏小冬只觉得这一切如梦般虚幻不实。

    她一路飞奔到赵家门外。上回她站在这里还是同杏花一起,暗红的大门为她敞开,两侧整整齐齐地立了两排家丁相迎,如今大门依然是敞开着的,只是透过大门能看见里头一片焦黑狼藉,奇花秀木尽为焦炭,青石的小径与台阶也被熏得漆黑。

    她入赵府不过三四个月,受尽赵昂刁难在先,遭逢杏花背弃,被赵轩抓去试药在后,她对赵府本该是怨愤大于怀念的。只是苏小冬此时好端端地站在赵家门外,甚至比之前还要精神舒爽一些,无论如何这些人罪不至死,她亲眼看见赵家落得这样的境地,心中唏嘘怅然,站在门口情难自已抽泣起来。

    不远处有个家丁打扮的人看着她哭了片刻,上来同她说话:“姑娘可是有什么亲人在赵家做工?你的亲人身上可有什么特征?来这边的册子里找一找,若是找着了……我们备了一点银两,好让姑娘的亲人早日入土为安,也希望姑娘节哀。”

    苏小冬抽抽噎噎着,脑子却是清醒,好奇道:“赵家人不是都没逃出来吗?你们是谁?”

    “我家公子与赵二公子是至交。我家公子说,与赵二公子相识一场,旁的不管,至少先帮着让赵家人入土为安吧。”

    苏小冬仔细看了看,才发现赵家门外铺了一排桌子,有的桌子上放着册子,有的桌子上放着纸页笔墨,有的桌子上摆着用白色小布包包裹着的银钱。不少人进进出出,除了零星几个参加过赵昂办的诗会酒会的公子和小厮,大多是她眼生的。

    这一切令人压抑沉痛,却出人意料的井然有序。

    以前她总看不上赵昂,也看不上赵昂的朋友,没想到他们竟是顶仗义的人。

    “姑娘?”那小伙子又担心喊了她一声。

    苏小冬回过神来,摇摇头:“没有,我没有亲人在赵府,你去忙你的吧。”

    “姑娘若有什么需要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