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哟,这几个月的休沐你都不出去,难得啊。”老管事捻了捻胡子,扫了一眼阿江的牌子,快速地在出宫簿上写下阿江啊名字。
“嗯,要买书。”
老管事一听就新鲜了:“早就听说你小子最近念上书了,如今还知道出去买书了,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
“……嗯。”给公主买,他确实也可以替自己买几本回来屯着,将来认字了再好好看。
“哈哈哈,要记得明日午时前必须回来,否则要扣俸禄的啊。”
阿江点点头。
夏的气息越发浓重,薄薄的云早已经遮不住日头,那身着鸦青色锦衣,发髻微微有些松散,眉目温润又透着冷淡的少年行走在通往观书阁的路上。
京城从来不缺眉目俊朗的男子,阿江不是什么带着随从的贵公子,一个人走在路中倒也不算引人注目。
莫约走了两三柱香的功夫,一座气派恢弘的楼阁就出现在眼前,五层之高,远远便能够望见。虽说装潢精致,但看得出来年头已久,处处透着典雅,门边分立着两块牌匾,右为“知书无贵贱”,左为“入门同道人”,这句话是观书阁百年的经营之道。来人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的大多是书生装扮的人,衣着较为不凡的,定是朝中的文官。
阿江踏进了门之后,便找了个伙计来问书。
说来惭愧,那周先生之给他上了一堂课,目前也还都用不上,回去之后又因为喝酒误事,至今都还未提笔。
那伙计一听《蒲草传》这书名,看向他的眼光便有些怪异,这年纪轻轻的少年郎,竟爱看这类情情爱爱的本子,想不到啊!
阿江见伙计未说话,微微皱了皱眉头,“怎么了?没有吗?”
小伙计赶紧反应了过来:“有有有,小的这便给您找!嘿嘿嘿,这天下最大的书店,莫过于京城的观书阁,咱这啊什么书都有!”边说便把阿江领上了一层楼。
“看公子第一次来吧?这是按类目分的楼,您要找的书在这层。”
阿江正环顾着陈列整齐的无数书册,店里人多却不熙攘,每个人都安安静静地寻书或是看书。
不一会儿,小伙计便把阿江要的书给找了出来,放低了声音,“是这二册吧!”
看着递到眼前的两册书,嗯……不认识字可真是烦恼。
“想来就是了。”
阿江接过了书,道了声谢,又接着问道:“……还有个问题,京城里的读书人,都看些什么书?”
“啊,这个啊,那可真是多了,先从四书五经开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叭叭地罗列了一堆。
阿江给人的感觉和周遭的读书人不同,虎口的茧子也很明显,很可能是个武夫,武夫竟看暧昧的话本?还想看读书人的书,那么很可能是看中了某家姑娘……伙计在心里已经脑补了一出大戏,咳咳,他觉得以自己的想象力已经可以去写话本出书了。
阿江默默地听完,“可否都寻出来?”
这可是大生意啊,当然可以!
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了银两结了账,阿江不由得感叹书的价格真是不便宜,怪不得那么多读书人要挤在书店里看而不是买走了,这一趟下来,几个月的俸禄竟然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不剩多少了。
11.意外 阿江手上提着厚厚一叠书,行在街……
阿江手上提着厚厚一叠书,行在街头,目光不自觉地有些躲闪,仿佛是在躲着什么人。
明明知道不用怕了,但身体却不由自主。
京城不愧是都城,寻常的日子里也是人来人往,一片盛景,从前却无暇欣赏。
走着走着便望见前面一处有不少人聚集,阿江本想绕开走,听见了人群中的谈话,瞳孔一震,止住了脚步——
“喂!告示上写着什么呢,挤着我了,让一让!”
“悬赏三百两银子呢,城门已经关了,估计啊,肯定躲到郊外去了!”
“这几个月啊,听说抓了几百号人了,想不到京城里竟暗中藏着贩卖人口的畜生!”
“是啊,怪不得丢了孩子找不到,都给卖出去了,这样的人真该死!”
“两年前我家隔壁婶子的孙子丢了,才三岁呢,被带到了千里之外的姑苏,不听话被人打残丢到街上乞讨去了,如今被官爷带回来,眼睛看不见,人也傻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