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会成为我们镇上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
“我舅舅说,等放假了带我去县城玩。”
而小梅实际上越来越讨厌李嘉明了。
明明就是她帮李嘉明成绩变好了,可是没有一个人夸她。
李嘉明一开始还会找小梅,小梅不想跟他玩,于是李嘉明很快就不找了。
现在李嘉明成绩越来越好了,他妈妈给他买了新衣服,又买了篮球,李嘉明一个人在学校外打篮球,几个男孩子走了过来。
“李嘉明,你这个篮球哪儿买的?”
“我妈买的。”实际上是李嘉明的妈妈有了男朋友了,对方为了讨好这个儿子,专门给买的。
“你一个人玩没意思,我们一起玩吧?”就这样,李嘉明认识了一群新朋友。
李嘉明愣了一下,紧接着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像以前那样讨好他们,而是学着小梅平时那样,说道:“你们想要打篮球也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
“你说!”篮球对于男孩子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你们得听我的。”李嘉明自信地仰着头。
他现在不仅成绩好,而且还会爬树,他妈妈还给他买零食吃,他不再讨好那些男孩子,那些男孩子反而想要跟他做朋友了。
李嘉明以前就想融入他们中,现在他终于是他们中的一员了。
作者有话要说:
端午节安康,今天吃了两个粽子。
——
以及,今天很开心呀,因为终于有人猜到双女主中的闻芳在哪儿了。
第17章 生气
第十七章
年轻的女警官对于梅路路和李嘉明的小学生友情不是特别感兴趣,毕竟她们站着的位置是未来,这个李嘉明似乎只是梅路路人生中的一个不起眼过客。
年轻的女警察就特别想知道梅路路和她未来的老公,还有老公的前妻闻芳到底是什么关系?
外界,包括陪审团都一致觉得闻芳和梅路路是死敌。
现在有媒体曝光了梅路路曾经救过闻芳,而闻芳将自己的发明以梅路路命名不说,还将专利权赠予梅路路。
这些要素一结合,又有一种声音,梅路路和闻芳原本是好友,后为了男人翻脸。
这也非常符合大家的认知。
两个女人嘛,总是要为抢男人翻脸的。
也有人看着闻芳和梅路路的对比图片,实在是不理解夹在两个女人中间的这个男人到底是为什么审美变化这么大。
也不是说梅路路或者闻芳不好看,只是她们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好看。
年轻的女警察趁着午休,她又去了隔壁组,打听对方的进度。
“有进展了,我们已经找到了闻芳以前待过的孤儿院。”
闻芳今年二十二岁,十一二岁就跟在了后来的老公身边,她的资料不好找。
“你们呢?有进度吗?”
年轻的女警察说道:“我们这边没有进度,还在讲梅路路小孩子时期交朋友的事情,不过梅路路的爱情观是受她们镇上的一个老人影响。”
与此同时,审讯室里,女人并没有跳过这一段看似无关紧要的路人的故事,她依旧在讲这段不太重要的故事。
李警官已经听了一上午了,外面的陪审团完全不想听了。
主要是这个李嘉明,他不重要啊!
陪审团已经找到了长大以后的李嘉明,对方现在是在一个公司当小主管,就完完全全只是一个路人。
陪审团更想要快进到为什么杀人上面。
陪审团的意思很快就传达给了审讯室里的人。
女人也没有加快速度,依旧不紧不慢地说道:“或许你们看来,我是为了脱罪或者减刑才在这里说这些。”
她看向了一边的墙,那里是单向玻璃,明明她是看不到背后的陪审团的,众人却有一种被凝视的感觉。
女人收回视线:“我接受过高等教育,我曾经对着法律宣过誓,我会一直使用法律手段维护所有人,无论他是罪犯还是受害者,我都要保证他在受法律保护。”
所有人都知道,她杀人了,为什么?
她本身也不是为了减刑或者博取陪审团的同情,她只是在说一个故事。
一个被世界遗忘了的小姑娘的故事。
希望她被世界看到,她对李嘉明的嫉妒,不是嫉妒他成绩好,而是嫉妒他被世界接纳和肯定。
李嘉明明明还没有她好,却轻而易举地获得赞美。而她明明比他成绩好,比他厉害,却怎么都得不到肯定。
女人继续说道:“我花了我所有的生命,试图理解世界,融入这个世界,希望得到世界的接纳。”
“现在,我想换一个思维,我想让世界来努力理解我的一切。”
“她可以来理解我,来理解一个崇尚法律的人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李警官想起了梅路路作为法官时,曾经投了一篇关于底层女性离婚的论文给本地警察期刊,里面包括了正式将同性恋骗婚纳入婚姻过错方认定,同时成立家暴受害者互助会。
她当时看到论文时,想起了关于同妻维权难的事情,觉得很有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