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从1977恢复高考开始 > 分卷阅读35
    呢,不也照样离了!”

    是在下输了!

    李游见状,熟练地转移话题,“嫂子,咱家的地还全部都种着吗?”

    张素英见自己被拉下水,无奈道:“都种着呢。爹和娘都不同意雇别人。”

    自78年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逐渐推行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李家因为李游考上大学,户口关系转出,所以在79年分地的时候,没有她的地。定颜还没有出生,也没有她的。所以只分了5口人的地。

    而今李游、李涛都毕业工作,家里劳动力只剩下爹娘和大嫂,还要照顾定颜一个小娃娃。

    李游就打电话跟李涛商量,留下一亩三分地够口粮的,剩下的租给亲戚。

    “不行,那不成地主老财了!”

    不出意外,遭到二老的强烈反对。

    “土地就是咱们的根,自家的地不种,你要被人戳脊梁骨骂,忘本!”李老栓就差跳起来指着鼻子不赞成。

    “知道你们孝顺,不忍心我俩受累。可我和你爹身体还硬朗着,一辈子侍弄庄稼,活都干惯了,闲不住。

    再说人都嫌自家地不够种,偏你家不愿意种,这还是农村人吗?以后我和你爹在村里和人还咋相处?”

    齐国娥也摇头,分析得头头是道。

    李游被说服了,她以后世的思维考虑,太想当然了。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地全部种,但忙不过来,必须要花钱请人帮忙,不能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硬撑着双抢。

    哈,李游找到突破口了。

    “娘,咱当初咋说的。”

    齐国娥脑袋一梗,大声辩驳道:“咋说的,是忙不过来请人。这不是忙得过来嘛。”

    信你才怪!当我没种过地?

    李游质疑的眼神太过露骨,齐国娥只好解释道:“你们才工作,哪有什么钱。以后花钱的地方的多着呢。我们老两口趁着还能干,不攒两个,以后不中用了,想帮也帮不到你们了。”

    瞬间泪目。

    李游忙低下头,佯装继续刷牙,“娘,以后不用你帮。你也不用攒钱,该花就花,以后我给你们养老。”

    “胡说,哪有闺女给爹娘养老送终的。”李老栓正好进门,听到了闺女的真情表白,张口就回了一句。

    “咋没有,国家都把计划生育写进国策了。以后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娃,那女儿不给亲生父母养老,靠谁去?”

    “那我管不着,反正我有儿子给我养老。”

    李老栓头硬似铁。

    “切,你就重男轻女吧。以后你想叫我管,我还不管你了呢!”

    李游紧接着扭头对齐国娥道:“娘,以后我管你。不管我爹了!”

    父女二人斗气,瞬间惹得齐国娥、张素英笑出声来。小定颜左右看看,见大家都笑了,也跟着笑了。

    中午,一大桌珍馐摆上席面。

    李游一边赞着好吃,一边狼吞虎咽。

    “慢点,没人跟你抢。”

    齐国娥看女儿吃得猛,一边心疼,一边给她夹菜。

    “这不怪我,是你跟大嫂的厨艺太好了。”李游嘴里塞着饭菜,含含糊糊道。

    “饿死鬼投胎啊,在外面别舍不得花钱。”李老栓一边嫌弃一边把她喜欢吃的菜换到跟前。

    “你们天天能吃到,当然不稀罕了。这是家乡的味道,在外面花钱也吃不到。”李游解释道。

    这些人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一个想法瞬间在脑子里闪过。

    吃饱以后,李游喝着山楂茶消食。一家人围坐在门口晒太阳。

    “大嫂,你有没有想过去县里跟大哥一起生活,毕竟两地分居不好。”

    “咋没想过呢。不过去了县里啥也不会,在家里还能种地自食其力。”

    张素英没办法,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她去了县里,也没个工作,全靠李涛一个人养着,咋可能。

    “李游你有啥想法就说。”

    还是李涛懂她。

    李游道:“大嫂和娘的厨艺没的说,完全可以去县里开家家常菜馆。到时候,大嫂和娘是大厨,咱爹当服务员。定颜送到幼儿园。全家人都去县里团聚,也不用这样分在两地。”

    “你可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咱农民当得好好的,做啥子去当那让人看不起的个体户去。”

    李游一口老血憋在心口。

    老爹,我早就想说了你这样的人,其实特别适合当反派。今日你看它不起,明日他让你高攀不起。咱家没欺负过什么有志少年吧。

    “大哥你怎么看?”

    老爹的意见不重要,李涛的看法才是关键。毕竟他如今身份不一样了,是吃商品粮,月月有工资的人。

    目前社会虽然允许农民进城务工、个体户经营小商品,但相对于体制内的稳定和地位,人们普遍看不起体制外。甚至很多个体户也是生活所迫,自己也很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