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庆公寓 > 分卷阅读21
    ,是她在家仔细擦过好几遍才穿出来的。

    温琰觉得漂亮极了:“好乖哦,你刚说这个鞋叫啥子诶?”

    青蔓笑道:“有一个外国的连环画,里面的主人公叫Mary jane,玛丽珍,她就穿这种鞋。你喜欢我送给你。”

    “算了,你上次送的那双皮鞋,穿起打脚,皮都磨破了,还是布鞋舒服。”温琰崇拜地望着她,双眼含笑,忍不住称赞:“你讲英文好好听。”

    青蔓嗔怪:“喊你跟我学,你又不听。”

    “哎呀,学不会嘛。”温琰托腮,装腔道:“好阿尔由,鼓到摸你。”

    青蔓当即噗嗤一声,被她给逗的,两人笑得前俯后仰。

    “哈哈哈!”

    朗华原本在楼下等得不耐烦,听见笑声,心想,什么事呢,这么高兴,难得她们这么高兴,少女的笑声悦耳,于是他也快乐起来。

    两人终于下楼,挽着手,腻腻歪歪的,他打量青蔓,脱口称赞:“哟,今天好漂亮。”

    温琰哼道:“她哪天不漂亮?”

    青蔓有些不好意思,抿了抿嘴,眉眼低垂,压下微妙的欢愉感,再抬眸时,眉梢上扬,好似并不在意。

    “你请了几个人?”她若有所指般告诉朗华:“如果有不认识的朋友,我就不去了。”

    谢天谢地,她竟然没有说“不三不四的朋友”。

    “就你们两个。”朗华回道:“其他人也不晓得我生日是哪天啊。”

    青蔓想,还好这次没有乱七八糟的女人和狐朋狗友,不像去年……算了,她不愿再想那个画面。

    祺春与涨秋是当时重庆最有名的西餐厅,顾客盈门,荷包里有几个钱的人都喜欢来这儿操洋盘,平常老百姓只能望而却步。后来渝中半岛又有了沙利文西餐厅和白俄女人经营的黛吉咖啡厅,以及闻名陪都的心心咖啡馆、皇后大餐厅、俄国酒菜馆……那都是几年后的光景了。

    到地方,温琰扭着脑袋东张西望,她头一回吃西餐,心里好奇。

    “洋人吃东西为啥用刀和叉?”温琰盯着手里攥的两个餐具,感到难以操作:“他们是不是没进化好?跟原始人一样。”

    “嘘。”朗华制止:“小心遭别个听到,笑话你。”

    “哼,我还没笑话他们呢。”温琰用叉子把整块牛排挑起来,吃得满嘴酱。

    青蔓在学校早已学会使用刀叉,她不紧不慢地把肉切割成小块,换给温琰。

    吃完饭,又点了三杯咖啡,朗华当茶喝,青蔓和温琰难以下咽,三人正凑在一处抱怨,忽然有人插了进来。

    “诶,小谢啊。”一个二十出头的白面小生,穿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犹如上海小开,手里挽着一位妙龄女郎。

    朗华抬头,认出这是某纺织厂家的二世祖,黄泰安,外地人,以前在牌局上打过几次照面。

    他笑着客套了两句。

    黄泰安驻足停留,醉翁之意不在酒,一面寒暄,一面打量温琰和青蔓,心想姓谢的小子艳福不浅,哪儿找的两个漂亮妹妹陪他吃饭呢?瞧着像学生,清水出芙蓉,衬得他手边这位浓妆艳抹的格外俗气。

    仔细看,最幼那个明眸皓齿,婴儿肥的脸,下巴却尖尖小小,分明是清纯可爱的长相,但她坐姿懒散,胳膊搭着扶手,毫无顾忌地盯住他,竟有一种攻击感,想来性子顽皮泼辣,算了,不好沾手。

    黄泰安转而打量青蔓,对其温文沉静一见倾心。

    他用国语笑问朗华:“这位小姐在哪里上学?淑德女校?成德女中?精益?”

    还没有人回答,他立马又道:“我猜一定是仁爱堂女子学校!”

    青蔓见他如此沾沾自喜,忍不住提醒:“成德女中的前身就是仁爱堂女校,已经改名十多年了,精益是初级中学,还没有设高中部。”

    黄泰安面露尴尬之色,幸得朗华解围,他哈哈一笑作罢。

    第11章

    青蔓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文德私立女中度过,这所学校建于1914年,是由加拿大基督教会的英美会女布道会创办,学费昂贵,素有贵族学校之称,成绩优秀者可获奖励,特优者还能被保送升入华西协和大学,并享有助学金和资助出国留学的待遇。(1)

    朗华生日过后,二世祖黄泰安春心萌动,开始死皮赖脸追求青蔓。连着好几日清晨,天还没亮,他让司机开车到打锣巷,等着接女学生上课。

    司机见他瘫在后座不住地打哈欠,心想这位少爷哪天不是睡到日晒三竿才起呢,上班赚钱都没那么勤快过。

    女学生从深巷走来,怀里抱著书,穿白衣黑裙,服帖的短发,别一枚小巧的卡子,露出一侧乌黑的鬓角,美人真是连发际线都赏心悦目。

    黄泰安从车里下来,做出绅士模样,向她打招呼,并请她允许自己用汽车送一程。

    “不用,谢谢。”青蔓不假思索拒绝,然后自顾坐上黄包车,扬长而去。

    黄泰安忙让司机跟上,一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