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叹了口气,“兄弟们都知道那件事不是你干的,但我们当时真的莫得办法,不找你要钱,我们几百家人糊口都没得办法了,所以才……”
“王哥。”阮大壮及时打断他,朝他使了个眼色,“这些旧事就别提了,尤其是在我女儿面前。”
王哥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阮软,不忍地低下头:“小乖女,你有一个好爸爸。”
第18章 金币巧克力
◎毕竟这些都是机器呀,是她的老祖宗!◎
阮软没能听见后半句,便被阮大壮打断了。
“王哥,大热天的初城,这么站在外边儿说话也不是个事儿。看你们这汗淌的,回车间聊吧。”
说罢,他单手抱起愣在原地的阮软。
阮软趴在他的背上,皱起眉头。
这个王叔叔明明是在夸爸爸呀……为什么他却是一副不想被人知道的样子呢?
轰隆一声,印刷厂的大门被徒手推开。
木屑与墨汁混合的浓郁气味丝丝缕缕钻进鼻腔,冷气为她披上一件鸡皮疙瘩衣,与屋外仿佛冰火两重天。
“阿嚏!”
阮软一打喷嚏,阮大壮立马从包里取出提前准备的长袖外套,温柔地帮她套上袖子:“爸爸没骗你吧,是不是很冷?”
“嗯!”阮软吸了吸鼻子,“爸爸,为什么里面会这么冷呀?”
阮大壮略微思考了一下,用简明易懂的方式解释道:“软软,你想想看,晚上我们一起读睡前故事的时候,你用热出汗的手去翻页,纸会变成什么样子,字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阮软支着下巴,眼球咕噜咕噜转:“……书会皱起来,字会花。”
她顿时恍然大悟。
“说对了,我们软软真是太聪明了!”阮大壮摸了摸她的后脑勺,表扬道,“一会儿要是还冷的话记得告诉爸爸。我们在这种环境里待久了,已经不太能分辨了。”
“穿了小外套,软软已经不冷啦~”
这种温度,总比让爸爸在太阳炙烤的七月里热到中暑要好多啦。
阮大壮带着阮软走到一台庞然大物边上,给她搬了一个小板凳,自己则扛起厚厚一沓白纸开始工作。
阮软从他的包里取出一本《儿童必读名著》,晃着小脚丫,安静起来。
不过半晌,一个挂着工牌的女人拖着折叠凳挤了过来,用口音极重的方言小声打断了她的学习时间:“妹儿,你是阮总的女儿哇?”
阮软阖上书页,乖巧地点了点头。
她塞给阮软一块金币巧克力,贼眉鼠眼地问道:“别个都说你是阮总领养的娃儿,是不是哦?”
别人都说?
听见这四个字的时候,阮软忽然警惕了起来。这说明阮大壮和黎梨并没有公开说明过她的身世由来。
向安和哥哥坦白的时候,阮软是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朋友来看待的。可眼前这个女人,一没有见过,二信息不对等,既然爸爸妈妈都没有向她解释过,那阮软就更没有理由告诉她真相。
于是阮软眨巴眨巴眼睛,拔高音量,一脸为难地回答:“那个……阿姨,你可不可以说普通话呀?软软都听不懂呢。”
果不其然,阮软的声音穿过轰轰作响的机械声,传入了阮大壮的耳朵里。
“梁大姐,你怎么不去看着墨斗?”阮大壮从晒版机旁走了回来,“这批机器费墨快,上次因为三分之一批的字都有严重的浓淡不一问题,亏损三十七万的事情你就忘了吗?”
梁大姐讪笑一声,一边退回工位一边嘟囔:“没忘,没忘。我就是想和小妹妹聊下天嘛……”
阮软朝她挥挥手,一脸遗憾,还不忘把金币巧克力还给她。
呼,世界清净了。
阮大壮蹲下身,叹了口气:“抱歉软软,爸爸工作的地方人多,不像妈妈做家教只有一个学生。打扰到你读书了。”
阮软摇了摇头:“没事的爸爸,软软觉得这里很有意思。”
毕竟这些都是机器呀,是她的老祖宗!
她曾经在资料库里读过,人类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熟练运用机器了,而二十一世纪也已经出现了概念级的人工智能。
欣赏五个世纪前的机器,也不失为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啦。
阮大壮沉吟片刻,忽然提议:“软软,要不要来看看一本书是怎样诞生的?”
咦?
欣赏她的老祖宗们是如何工作的?
阮软噌一下从板凳上蹦了起来,手舞足蹈:“好呀好呀!”
阮大壮牵起她冰凉的小手,穿过一台又一台方方正正的机器。
“这个叫晒版机,把图书排好版之后,通过一种特殊的技术转移到印版上,就可以送去印刷了。
“这个就是印刷机,爸爸刚才拿的厚厚一摞白纸就是送进这个机器里的。
“这里放着的是已经折叠好的书页,你看,它们的后面有阶梯状的小方块,这个叫做书脊码,我们装订的时候可以通过它来确定有没有缺页漏页。”
……
从见到第一台机器的激动,到逐渐平静,再到此时此刻的沉默。
她的老祖宗们,似乎与她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爸爸……是这些机器还不够厉害吗?为什么每一台机器都需要人在旁边协助呢……”
“当然不是。你看,那边几台机器是来自德国海德堡的,是目前为止最厉害的机器了。”阮大壮扶着过胶机,取出一本半成品丢进烘干机,“只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情,人工比机器更适合。”
“可是我在S——”险些失言,阮软连忙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