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生在山里待了一夜,此时又累又困,倒在床上眼睛一闭就睡着了。
大约中午的时候,童小满骑着三轮摩托车轰隆隆地来到林家门外,一番动静把林水生惊醒。
林水生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睡眼惺忪地从屋子里走出来,“小满,你咋这么早就来了。”
“还早啊,现在都快下午1点了。”童小满咋呼道。
“什么,这么迟了!”林水生瞬间清醒,要知道昨天可是和那个摩托男约好的,今天下午同样的时间,他到市场上收黄刺骨,要是因为迟到而错过,那所有的努力都功亏一篑了。
“咱们赶紧走。”没有时间耽误,林水生急急忙忙从屋后拎来两个大铁桶,放到了三轮车的车斗里。
“水生哥,你可真有能耐,一个晚上居然抓了这么多!”童小满看了一眼那满满两桶的黄刺骨,顿时对林水生佩服得五体投地,黄刺骨这么难抓的东西,这简直不敢想象。
等林水生上车坐好,童小满油门一拧,三轮车发出轰鸣,哐当哐当飞驰而去。
两人来到市场的时候,因为今天不是赶集,所以不像昨天那样到处都是人,只有几个零星的农户在摆摊。
“昨天那人不会已经来过了吧?”林水生很是担心,万一摩托男已经来过,看到自己不在又走了这可咋办。
“我去问问。”童小满一脸甜甜的笑容,向旁边摆摊的几个农民询问,今天有没有一个骑摩托车的男人来过。
正在问话的时候,听到身后传来摩托车的发动机声音,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骑着摩托车出现在了林水生的面前。
见到摩托男,林水生高兴坏了,幸亏没有错过,不然那真是连后悔药都没得吃。
昨天双方买卖之后各自离开,见面匆忙,这会儿才想起来相互认识。
原来这摩托男叫张大山,以前干过多年的厨师,后来在县城干起了野味买卖,专门来乡下收购农民手里的野生特产,然后贩卖给县城里面的那些餐馆。
刚开始是小打小闹,后来越做越好,便在县城里租了几间门面,搞出了名气,县城里十有八九的餐馆都来他这里进过货。
干这一行很赚钱,这些年张大山赚了不少,这才买了一台摩托车,除了拉风让人羡慕,平时下乡收个野味更方便。
张大山和林水生都是爽快人,两人之间的买卖没有那么多虚头巴脑的对话,张大山甚至明白地告诉了林水生,他就是收购之后再转手更高的价格卖掉,而林水生也是心甘情愿,两人一拍即合。
林水生的想法很简单,他现在最需要的是钱,七日之期的约定还有4天时间,不管怎么说眼前的第一要务是把700块钱的债务凑齐。
至于张大山要赚这差价,那也是人家的本事,起码林水生自己没办法把手里的黄刺骨一下子全部卖给县城里那些餐馆,只有张大山手里才有这个销路渠道。
过完秤,林水生这次带来的黄刺骨一共是八十八斤,张大山做生意也算是大气,直接按九十斤来算。
2块5一斤,九十斤,一共是225块,张大山掏出钱,干脆利落地付了款。
看到林水生带来的那些黄刺骨,个个生龙活虎,一看就是真正的山里野生黄刺骨,张大山喜上眉梢,这么好的质量,不愁卖不出去,县城里那些餐馆酒楼一定都会抢着要。
“林老弟,你是怎么一个晚上抓到这么多黄刺骨的?”张大山经常往返各个乡镇,从村民手里收购野味,但是像林水生这样一个晚上就能抓到九十斤黄刺骨的人还真是头一回遇到,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奇人了。
张大山心思活泛,立即便想到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想要探探林水生的口风。
林水生笑了笑,当然不会把阴阳气的事情讲出来,“张大哥,至于怎么抓的,恕我不能多讲,但是我给你提供的黄刺骨你放一百个心,绝对都是山沟里纯野生的。”
“这个我当然放心,你这些黄刺骨一眼就能看出来都是上品。”张大山嘿嘿笑道:“抓鱼是你的本事,我不问便是,以后我只管收购。”
揣着手里的二百多块钱,林水生的心情激动难平,这样算来欠的七百块也不是什么太难达到的大数目。一天就赚了200多,余下的500块钱不过就是三天的事情。
“张大哥,你接下来还收黄刺骨吗?”
“收啊,当然收了,县城里那些餐馆酒楼一天都得吃掉多少野味,你这九十斤说实话还不够得很呢。”
林水生听了都快激动得跳起来,确实如张大山所说,如果是一个县城的话,几十上百斤的黄刺骨真是九牛一毛,这里面的市场还有很大,正需要他去抢占。
两人第一次的合作算是相当愉快,张大山意外的发现林水生是个有特殊本事的人,有他提供优质的野味,何愁县城的生意不红火。
“林老弟,你放心,只要你手里有货,不管多少我都收。”
有了张大山的这一句话,林水生的心里像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连脸上的笑容都变得更加有底气。
“对了,除了黄刺骨,只要是你们山里的野味我都收。”张大山说道:“水里的石蛙、山鲵,山上的竹鼠、野鸡、麂子。这些东西的价格比黄刺骨还贵,你要是有,一并带来。”
“好勒,那明天麻烦张大哥再来一趟。”
“行,那咱们明天见。”张大山自然愿意,跑一趟对他来说没多大事,只要有钱赚,岂会不乐意。
林水生心花怒放,突然发现临水村的那万顷大山,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宝库,只要阴阳气在手,以后何愁不能赚钱。
回去的路上,林水生坐在童小满旁边,激动之余忍不住唱上几句。
童小满见到林水生如此开心,也忍不住跟着大笑。
“水生哥,你今天这是咋了?”
“嘿嘿,今儿高兴。”
林水生从兜里抽了一张10块钱塞给童小满,“小满,你拿着,这是给你的。”
“这是你卖鱼得来的钱,我可不能要,何况你不是需要钱还债么。”童小满下了一跳,她妈桂香在供销社上班,一个月才30块。10块钱对童小满来说已经不少。
“现在有了这条路子,何愁那区区700块的欠债。”林水生神色飞扬道:“这两天你帮了我的大忙,要不是你哪能做得成这桩生意。以后你就当我的司机,我赚了钱少不了你的一份。”
内容来自【书丛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