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太子信步朝听雪楼走去。
说是听雪楼,只不过是坛山合静寺西北角的一处两层的草亭。
他看到一位老僧的背影。
那位老僧端坐在听雪楼里。
虽然风已经稍停,但是大雪依然下得纷纷扬扬。
他分明看到,听雪楼的一楼门口,有很模糊的几个脚印。
好像不是一个人的脚印。
他有种不详的预感。
宋三太子连忙推门而入。
“父皇。”宋三太子喊道。
老僧微微动了动,但没有说话。
宋三太子内心稍微安静。
等到他转到老僧面前才发现异样。
老僧紧闭双眼,一只手握着珠串,一只手捂在胸前。
胸前一片血迹。
“父皇”,宋三太子惊叫着过去抱住他。
老僧慢慢睁开眼,嘴角微扬,很牵强的笑了笑:“快先坐下。”
宋三太子抱住他坐下,问道:“谁干的?”
老僧摇摇头。
“会不会是杨风云?”
老僧默然,
宋三太子这才明白了端静公主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若他早来一步,恐怕就自身也难保了。
老僧深深舒了口气。
突而言道:“我有话说,你要记住。”
宋三太子点点头。
老僧缓缓说道:“我当年误听佞人直言,没有分封当年青衣十三家的几位优秀将领,没有给他们扩大战果的机会,以至于君臣猜测,让他们各自为战,被奸贼逐个击破,白白让他们失去了报国的斗志,这些错误都在于我,这个你一定要记住。”
宋三太子点点头。
老僧继续缓缓道:“一共三个事,第一,中原一败势难回,我看着当朝天子是明君,有大志,倘我朝不能复兴,不要枉使生灵遭涂炭,佛法讲究”悬壶济世“,中原疲弱,异族必将入侵,必将重蹈南北朝之覆辙。
第二,要做一个强者,永远不要以为向别人袒露自己的弱点别人就会因为怜悯而帮你,胜者王侯败者寇,没有人说要好人王侯坏人寇,不要困守。
而且,大事切不可尽托他人。
第三,如果你觉得我第一点说的不对,你可以去寻找机会证明一下你自己,不过你千万要小心,如今你已经卷入了很多道漩涡里。
有皇帝一党、有杨风云的人、你身边的林冠南和雷啸、过去三河寨和绿林帮的残余势力,我还看到北黎族的人也在觊觎,你,务必要小心为甚!”
老僧缓缓说完这一通,不再言语,喘着粗气,望着宋三太子。
宋三太子泪流满面,慢慢的点点头。
“在佛堂的木鱼里,有个小盒子,里面有半边佛珠,你需要拿到一个完整的佛珠,去三河谷寻找天眼才有可能找到那‘张王宝藏’,但是,你需要去北黎族去拿另一半佛珠。”
讲到这里,宋三太子说道:“我已经拿到了。”随后就把诸事讲于老僧听。
老僧点点头,随即深色担忧起来:“你要提防北黎族放长线钓大鱼。”
宋三太子点点头。
老僧又言道:“我怕是熬不过今晚了,前朝覆亡,我也对不起祖宗社稷,如今看来我早就该走了,我70岁了,寿也足了,你要保重身体,有所作为。”
宋三太子只觉得心中窒闷,泪水已经不停的流。
只听那老僧喃喃说道:“一旦成事,你务必要过来告诉我……我很记挂你……在这听雪楼周围,我种满了虞美人花,等到明年春天温暖之后,她们就该开放了。我这前半生活得不甚明白,对不起的人太多太多,后半生在青灯黄卷里我在深深反思我的罪恶……”
说完,老僧沉寂了。
意识也在慢慢模糊。
他的身体在慢慢变冷。
他在喃喃自语:“
我来为种植,我去花未开;
明年佳色在,留待后人来。”
他的眼角流下两行泪水。
再仔细去看,老僧已经圆寂了。
眼角泪痕未干。
若干年后,
宋三太子长跪在已成废墟的听雪楼边。
花期方至,红色的虞美人已成萋萋一片。
栽花人已远,却依然可以感觉出这份尘世的余味。
满园奇葩,沁人花香,独留余者于空想。
精心品味前朝末帝留下的缕缕浮香。
将隔世种花人追忆起来。
“这在于我,其实是很痛苦的。
只是当时,我并没有感觉出来。”
宋三太子朝着身边的她静静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