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十四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大将!唐军!”悉多于身边,叫做莽速泰的将领,填补了副手的位置。当注意到有唐兵步卒突然从南面杀入战场时,他向悉多于发出警告声。“多少人?”“看不清楚,大致在两三千之数。”莽速泰有一双好眼睛,他在族中是神射手,一向自夸自己的眼力过人。但此时,混乱的战场上,他也无法判断唐军有多少人。悉多于在沉默。方才那伙唐军骑兵冲到近前,险些就伤到了他。幸亏副将鬼莽热的真实身份,是诡异鬼爪。凭着他的力量,拖住了那伙唐骑,令悉多于得以顺利撤后,并利用宝贵的时间窗口,将那伙唐骑困住。他很清楚,吐蕃兵比起唐兵,作战素质上还是要弱一些。而眼前的唐军,明显乃是精锐中的精锐。悉多于的想法是,利用人数优势,哪怕磨,也要把这一千唐军生生耗死在这里。像眼前这样一支千人的唐骑精锐,在整个吐蕃军,数十万人里,恐怕也只有数万人。而大唐就算再富有,似这等精锐,应该也不会太多。这些人,每死一个,对大唐都是极大的损失。击杀他们,对唐人的士气,将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击。更何况,这些唐人的铁甲,吐蕃人上下,可是垂诞得紧。若是将他们歼灭,唐人死掉一千精锐。而吐蕃人,就能多出数百到一千的精锐铁骑。用唐人的铁甲来武装。从日出到日中,已经战斗两个多时辰。原本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那伙唐骑的战马都死光了,箭也射光了。不得不用马尸为墙,挺槊步战。可这个时候,大唐的援军居然到了。悉多于必须做一个决定。究竟是继续包围消磨掉剩余的唐骑精锐,分兵迎战唐军的援兵。还是就此撤军。新加入战场的,看上去是步卒,追不上吐蕃人。但是这也意味着,想要歼灭精锐唐骑的计划落空。今日一战,吐蕃人也损兵折将,至少战死两千之数。若是就此撤兵,岂非功亏一溃?可若不撤兵,唐军的援兵还有多少?若再来一批像之前唐骑那样的精锐,不用很多。再来一千人。吐蕃军的军阵,必然崩溃。悉多于在心中天人交战。做着艰难决择。退兵,二兄临行前对自己的勉励还在耳边。吐蕃人的荣光。自己身为大将的荣耀。还有死伤的吐蕃兵马。若是就此退却,全都践踏在泥土里。若是不退。万一唐军援兵里还有精锐,到时再想撤,恐怕得付出更大的代价。退,还是留?悉多于僵立在马背上,双眼死死盯着沸腾的战场。喊杀声,人濒死前绝望的惨叫声,战鼓声,马蹄声,乃至战场上的血腥味。草皮翻飞带起的泥土腥气。还有臭烘烘的马粪味,这一切信息,都混杂在一起,喧嚣的冲入他的大脑。他必须冷静。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冷静。这一战,并非是对上那些软弱的天竺人。而是唐人。是整个大地视线所及,最强大的军队。是世界之王,天可汗的铁军。这一战,容不得有丝毫松懈。“大将!唐人援军快到了!”身边的莽速泰发出焦急的催促。“如何应对?是分兵阻击,还是……”“撤……”一个撤字在悉多于嘴边,又狠狠的咬住。一丝血雾从他的面罩下迸出。似乎刚才仅发出一个音节,便狠狠咬住了舌头。莽速泰喉头蠕动了一下,他看到,悉多于握着疆绳的手,那只手背上,青筋如蚯蚓般扭动,手背上全是亮晶晶的汗渍。“大将?”“分兵阻截!”悉多于冷漠如刀的声音,从彩漆面具下传出。莽速泰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抬头看了悉多于脸上的面具一眼,从对方的眼神,确定自己并没有听错。心中仍不免有些惊诧。看悉多于细微的反应,应该是十分紧张的。但没想到他说出的话,下的命令,却冷静到极点。完全是两个极端。莽速泰不敢多想下去,他伸出右掌,抚在胸前行了一礼,拨转马头,向身边传令亲兵大声吼道:“传令,分兵阻截那伙唐人援兵。”呜呜~~高亢雄浑的牛角号声,从军阵中扬起。这是高原上特有的耗牛角所制的军号。比起唐人的号角,更加古朴莽荒。也更加雄浑辽阔。这正是吐蕃人的品格。悉多于听到这号角声,一颗疯狂跳动的心,在这一刻居然奇迹般的平复下来。无论如何,已经下了令,那就等待结果吧。让他放弃到嘴的肥肉,不甘心。不论唐人援兵战力如何,总要试一试。万一,赢了呢?“郭将军!”重重包围之下的唐骑中,有人爆发出惊喜交集的呼喊。“是郭将军带着援军来增援了!”薛仁贵一槊挑飞一名冲近的蕃兵,闻言精神一振。他纵目远望,刚好看到郭待封的旗帜。看到唐军的步卒列队与吐蕃人接战。唐军着甲率超过六成。是六成铁甲。剩余的四成,至少也有皮甲扎甲。而装配弩箭弓箭的比例也极高。刚一接战,数千箭雨便洒向吐蕃兵。这让衣甲简陋的吐蕃兵遭受重创。“长槊,起!”“列队向前!”郭待封长刀所向,一千余名唐军手持四米长的长槊,直直的捅入吐蕃军阵中。直面唐军的吐蕃人,瞬间被杀得人仰马翻。“前进,继续前进!”郭待封口中发出兴奋的呐喊。“将军,有吐蕃人从两翼包抄过来了!”身边副将传出惊呼。“车阵!”“摆出车弩!连弩,给我射!射死这些吐蕃人!”郭待封毫不气馁,从口里发出亢奋至极的怒吼。他的双眼闪烁着精芒。一张白俏的脸庞,甚至因为兴奋而变得绯红。唐军长槊阵之后,辎重兵推出牛车。掀开四上披的粗布,立刻露出摆放在车上的大弩。这些弩,可以用做守城。也可以用车载之。粗大的弩箭,摆在弓弦上,闪烁着慑目的寒芒。弩弦被绞紧。纵马狂呼的吐蕃人已经从两翼冲上来。迎接他们的,是郭待封一声暴喝:“放箭!”咻咻咻~~两翼各数百骑吐蕃兵,甚至来不及喊出口号,便被唐军阵中的弩箭,将阵型撕扯得七零八落。粗大的弩箭,将这些吐蕃兵的身体撕开,犹如肉串般串起。原地突然多出许多无主的战马。一瘸一拐的发出悲嘶,满战场寻找着主人。“大将!”“大将,不能再拖下去了,那伙唐人援兵,甲坚器利,咱们……”莽速泰发出悲愤的喊叫。他看到,骑在战马上,那个从来都稳如大雪山般的大将,替吐蕃征服五部天竺的大将悉多于,这一瞬间,仿佛一下子枯萎下去。“传我命令……”悉我于感觉嘴巴里一阵阵发苦。像是咬了世上最苦的草药。他深吸了口气,克服巨大的失望带来的眩晕感,从口中传出艰难的声音:“撤兵。”“撤兵!大将说撤兵!”莽速泰发出惊喜万分的喊叫。实际上,打到现在,所有吐蕃将领已经意识到,凭手里这一万人,无法将唐军精锐消灭。并不是说真的无法做到,只是需要特定的条件。比如足够的时间,比如唐兵没有增援,而吐蕃这边不计代价。宁可死伤惨重,也要将这一千唐骑给歼灭。但现在,没有这样的条件。唐兵援兵已至。尽管是步卒,但甲坚兵锐,弩箭一出,就将吐蕃人杀得人仰马翻。锐气已失的吐蕃兵,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啃下这块硬骨头。再拖下去,只怕连拖离战场的机会都要失去。高明的将领,要善于判断形势。在纷乱的局面下,找出最有利的选择。悉多于在心里说服自己。用从未有过的虚弱声音道:“退兵。”这一刻,他忽然感到,自己是如此的缈小。曾经征服天竺的光环,正从自己头上远去。……“薛将军!”当郭待封在身边亲兵的拱卫下,策马走向薛仁贵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薛仁贵,这一代的大唐猛将。也是曾做过一军主帅的人,此时居然如此狼狈。他身上的明光铠残破得厉害,肩上的吞兽插着数支羽箭。胸前的护心镜已经凹陷龟裂。明显是遭到钝器重击。面上的青铜护面也已经碎裂,头盔上也有残破。更别提背上、胸腹这些要害。遍插着箭支,简直是一只行走的刺猬。不少伤口还渗着血水。“薛将军,你这是……”郭待封愣了一下,心中暗道,幸亏来得还算及时,若是薛仁贵死在军阵中,这一战回去,自己只怕会受弹劾。不但无功,反倒有罪。“多谢郭将军援助之恩。”薛仁贵向着郭待封用力抱拳道:“大恩稍后再报,郭将军,还请速速发兵,与我追击吐蕃人。”“追击吐蕃人?”郭待封转头看了看四周。方圆几十里地,一片狼籍。到处是人尸与马尸。自己率领的两千余唐军,除了一千警戒。剩余的千余人,正在打扫战场。这是唐军最喜欢的时刻。取得一场大胜,打扫战场,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郭将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那些吐蕃人里,有大鱼。”薛仁贵说着,从腰上扯下一面血污的战旗。若不是他扯下来,就这块破布,郭待封还真没意到。一见此旗,郭待封的眼神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