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长阙书 > 分卷阅读4
    唇微启却又别过脸去,最终什么话也没有说。

    “宛莲何时回来”叶宏殊沉声问道。

    叶夫人一愣,连忙出声回道“明日就该回来了。”

    扶额的人听罢,神色才稍有缓和,点头道:“让李管家收拾间屋子。等惘之他们回到京都,便叫顾暮来府上住。”

    身边人听了,忙出声表示知晓。叶宏殊望着那盘棋局,头却开始隐隐作痛起来。他蹙紧眉头,双唇紧闭,复又哑着声音道:“你就且出去罢。”

    叶夫人知晓丈夫心中苦楚,便领着周围服侍的侍女就走出门去。

    脚刚踏出门槛,就听得身后传来落子的声音。她悄然垂眸,替屋内人掩好房门。

    书房内只剩下叶宏殊一人,窗外的雨声衬着屋内格外安静。烛灯在桌案的一侧点亮,在桌面上留下温暖的光晕。

    叶宏殊闭眼沉思了好一会,才缓缓睁开眼来。眼前的棋盘上逐渐浮现出顾如烈临别时的场景,握着棋子的手指蓦然一松,攥着的白玉棋子便从棋盘上滚落。

    顾如烈与叶宏殊是少年时期的同窗,与当朝左相杜且及同为湘竹书院的学子。

    三人虽是自小一起读书,但性格上却是相差太多。顾如烈从小风风火火又擅长武术,长大后便入朝当了武官。叶宏殊则在读书上很有天赋,之后也顺利走上仕途。

    可杜且及却是性格沉闷不喜说话,前后考了三次才成功当上个县官。离开湘竹书院后,他又忙于准备下一次的科举,便很少再与二人有所交集。

    年少同窗的三人,如今还能说得上话的也只剩下了顾如烈和叶宏殊。

    二人在官场上虽是一武一文,却有着相同的政治抱负,关系自然是愈加亲密。顾如烈每次都出征前都习惯来叶宏殊府上下一盘棋,说是赢了就能讨个好的彩头。

    那日的出征似与以往并无诧异,顾如烈照常来府上讨棋。

    少将军顾冀执剑守在屋外,等着传报兵的到来。

    叶宏殊瞥了眼天色,而后抬手落了步杀招。桌案边的将军见此,抚着下巴的手顿时定住,颇显苦恼地说道:“子阁兄,你这步棋走得好生无趣。”

    顾如烈望着那棋局,是满脸的愁色。他思索了半天也能子落下,便忍不住出声道:“都是这么些年的好友了,怎么还不肯在棋局上我给个面子。不过,我说子阁啊...”

    他压低了声音,用眼神示意着门口抱剑而立的年轻人,复又开口道:“昨天才与那小子说,我的棋术能敌过当今右相。如今这样可不是让我下不了台阶...不如子阁兄今日就帮我一帮?”

    叶宏殊闻言无奈地摇了摇头,却是抬手从那边装着黑子的棋笥中拾起一枚,替念叨不止的顾将军落了子。

    顾如烈见此,眸间顿时一喜。他颇为满意地朝后仰了仰身子。而后清清嗓子,故意扬声道:“咳咳...子阁,这招你可怎么接?”

    门口守候的顾冀闻言,只是低头莞尔。他心知父亲的性子,便严肃起神色装作没听见屋内的对话。

    叶宏殊没接他的话,神色却逐渐严肃起来。他沉默了片刻,才从棋局中抬起头,出声问道:“不知敬文兄,此去瀚北有几分胜算?”

    顾如烈遭他如此一问明显愣了一下,而后也正起神色,回道:“七成罢。如若顺利便可以揪出污蔑太子殿下的人,这样一来也可将所谓的通敌之罪给洗了干净。我倒想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叶宏殊闻言不觉蹙紧眉头,手指敲击在棋盘上,沉声道:“你我二人常年辅佐太子,深知他不会通敌。可如今太子冤屈未洗,陛下却在这时将你派出京都。我总担心...会生出什么变故。”

    顾如烈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手便习惯地握上腰间佩剑,叹道:“那又能如何?大瑞四个营,有三个主力营都归我麾下。这些年瀚北的那方连连挑事,就算不是为了太子,单为大瑞的百姓,我也不可能拒战。”

    他见叶宏殊并未回话,复又开口说道:“更何况瀚北一直都是我大瑞的心腹之患。战乱一日不平,大瑞的百姓便一日没有安宁。若是牺牲我一人,便可换来大瑞的太平盛世,那又有何不可?”

    叶宏殊了解对方固执的性子,尽管心中仍有不安,但也不好再出声劝阻。

    太子若是因通敌之罪落难,二皇子必然会顺势成为新的太子。而在那位身后的人则太过精明,这一步棋竟是逼得他们无处可退。

    老将军似是不想再谈论这是,摆了摆手执起黑子道:“莫说些无用的,先下棋!”

    屋外传来低语,对面的将军微微皱起眉头。屋外的顾冀禀道:“父亲,出征的时辰到了。”

    顾如烈扬声答应,可视线却仍是黏在了棋局上。他拧着眉头思索了好一会,而后便有些烦躁地将棋子丢回棋笥,抬起头来苦笑道:“看来今日又不能赢你了...”

    叶宏殊闻言,握着棋子的手暗暗攥紧。他弯起唇角,故作轻松道:“无事,这盘棋我替敬文兄留着。等你归来,我们再来好好较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