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着他的血脉回来团圆了。”
“母亲,刚刚也听您讲七年前你梦到过三弟来跟你告别,并告诉您他小女遗留在中国北代境内一户张姓人家里,可是这事你为何不早点告诉我们,却是自己托人到处去打听呢?”
“正儿,你是不晓得,梦这种东西何尝说得清是真是假。当时你们正愁生计,清儿又留守在边地,青若身体不好,我又能找何人倾诉?所幸这些年,青若身体好了,家中慢慢富足留余,大哥儿进了官府当了差使,我才想方设法请他拿银两找各个道上的人打听打听,结果也是过了几年才从一支商队那里得知,你三弟当年确实跟随商队离开国土去了北代。就是在七年前为救一对父子而失了命,女儿便由那户人家收养了......”
老太太说着说着,已经痛哭流涕,泣不成声了。
“父亲,此事确实是真。”
夕长心赶紧接上话,“祖母知道平常家里没人敢提三叔是怕她伤心,所以她托我去打听时,我也便没告诉你们,反正就是尽可能地去各种道上托了人,散了很多银钱出去。本来也以为无望了,可没曾想,就这近几日突然有了消息,三叔真的是在七年前就走了,正是他托梦给了祖母!”
夕长心眼眶红了,孙儿辈里他年纪最长,曾经和三叔的关系也是最好,所以当祖母请他去打听三叔消息时,他也是极为认真的。
夕母三个孩子里没想到小儿子走的最早,让她白发人送了黑发人,这无论如何都有些接受不了。当消息跟梦境成真时,老人家便伤心至极,没想到又来了夕珞的这一出,真是祸不单行。
夕正也很是难受,但也只能继续劝慰着自己的老母亲。
夕珞却发现了白青若的异样,母亲的身体竟微微颤动着,难道她听到三叔的消息会有这么激动么?
“三弟是不是为了救北代的中尉张一鉴父子而亡?”白青若突然发问道。
作者有话要说:
流言杀人,不费吹灰之力。
第4章 穿越
屋内的数双眼睛齐刷刷转移至白青若,大家不可思议地看着白青若。
夕珞看到她母亲连说话都打着颤,嘴唇抖动着,然后又捕捉到了眉间涌上来的那抹浓郁的悲凉。
这么多年,某个奇怪的念头又从她心头涌了上来,让她禁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她们母女俩相依为命平日最亲近,母亲从病愈后的变化不是没看到,而是自己一直在把它想的合理化。
“二婶婶,你怎么会知道?”夕楚秋发问。
夕楚秋也不过十七八岁,他不像夕长心一副少年老成,平日没事就喜欢捣鼓一些东西,比如研究个什么自动捕鸟器,奈何经费不够,没法买到好材料。
而他旁边站着的只比夕珞大几个月的妹妹夕筱月则是他最忠实的跟班。
事实上白青若连自己都不敢确定,但是她在这里的七年,因为各种巧合也曾经猜测过这户人家隐约和自己当年收养过的一个女娃有点关系。
那个娃儿正是张一鉴交付给她的,说是救命恩人的孩子,要好好抚育,将来是要许配给儿子张靔律的。
而现在她完全肯定了,对,她为什么一睁开眼看到夕珞时会觉得面熟,是因为夕珞和她的堂妹五官有那么几分相似,特别是这两个孩子眼角弯弯勾起嘴角说话时完全就是一个模样,分别就是像她们的孪生父亲。
“我竟没想到是三弟。”
白青若已经镇定下来,她悠悠地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上次有个商队来我这里看蚕丝,说是我家纺的丝竟和中原是一样的。后来闲聊间说起十年前有对跟着他们一起出去的年轻父女,约好到时碰头一起回来,可是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后来跑去四处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男子为了救太原郡的中尉父子死于匈奴刀下。女儿被那户人家收养了。”
白青若停顿了一下,其实这是她急中生智诌出来的,刚才因为发现事情过于巧合情绪有些激动。
但这些话说出来时,夕老太太又再次痛不欲生,泪眼滂沱。
“弟妹,原来你也听商队的人说起过。那看来三弟是真的没了!”夕正在一旁惊住,眼泪不受控制地从眼角滚下。
长房家的三个孩子都接触过三叔,突然知道三叔已经没了这么多年,也都难过地哽咽起来。
大家都接受了白青若的说辞,只有夕珞在疑惑,但是未吭声。
夕正红着眼叹了一口气,哽咽着说:“我以为三弟只是不想回到这个伤心之地,还觉得他不尽孝道是个逆子,却没想到,原来早就不在人世了。”
“但是,三弟的那个孩子后来过的并不好。”
白青若声音低低的响起,气氛很是压抑和苍凉,就好像从另一个世界的地狱之门传来。
在她身边的夕珞又感受到了那份重重的悲凉,女儿担心地呼唤了母亲一声。
“娘亲!”
白青若此时思绪又停在七年前,那场前世的梦魇,其实也有无数次冲入她现在的梦里,可是她又能和谁解释得清夕家三弟就是她曾经丈夫和儿子的救命恩人。
她和夕澈的女儿才相处了几日,然后莫名地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