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楚本欲说赵夫人和吕不韦私通,却停了下来,这件事,政儿不知道也罢。便只说了自己被吕不韦暗算的事。
“怎么会这样,我现在就出去手刃了他。”嬴政一听,血气又冲上了头脑。
“政儿,不要这样,我活不了多久了,你真杀了他,坐实他的罪名,你还小,不光是秦国,六国诸侯更是虎视眈眈,你还不能承担这一切,太危险,你还需要他辅佐你。”子楚叹了口气。
“父王,”嬴政哭着说。“可是他害了您,我必须要他血债血偿。”
“我知道,像小时候那样喊我阿大吧,阿大没想到你背上了这么沉重的负担,”子楚吃力地喘了口气,“他能成就我也能毁了我,他又与华阳太后勾结在一起了,你要小心他们啊。”
“阿大,我明白了,以前是我一直幼稚任性,可是现在我该怎么办呢?”嬴政着急地问。“第一是忍耐,想个男人似的忍耐,君子能屈能伸;二是无论如何都不要依赖他人,你所依靠的力量反过来会伤害你……其实阿大也只是个失败的王,只能告诉你这个了,只有靠你自己了。”子楚接着说。
“太难了,儿子不知道怎么面对,阿大,你不要离开我。”嬴政乱了心智。“你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你会明白的,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我提前准备了一份秘密遗诏藏在对面墙壁的隔板里,连你的母亲也不知道,上面有你可以用的人,他们可能不会帮助你,你要试着说服他们……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嬴政很失败,有很多事不懂……我可怜的孩子!”子楚指着一堵墙说。
子楚用最后的力气抱住嬴政,他感觉自己已经真的快走了,他不想让嬴政看到自己眼睛闭上的样子,“从今以后,不要冲动……还有善待弟弟……”子楚开始语无伦次了,“成峤,我对不起他……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你啊,你怎么办?还是个孩子啊,孩子……”子楚抱着嬴政的手臂渐渐送了下来,嬴政感觉不对,抬头一看,子楚已经闭上了眼睛。
“阿大,阿大……”嬴政疯了似得大叫,过了一会又平静下来。“像个成人一样,我不会让你失望的,从今天起,政儿也不是以前的政儿了。”嬴政停止了哭泣,拿出那份遗诏藏在身上,与魏之仪从密道悄悄离开了蕲年宫。
与此同时,吕不韦和赵夫人也觉着时间快到了,便走进去看了看情况,子楚已经没气了。赵夫人泣不成声。
“宣大王遗诏吧。”吕不韦对嬴傒说。遗诏通常由秦宗室中最德高望重的大臣宣布。于是嬴傒拿着这份所谓的“遗诏”念了起来,此份遗诏确实为子楚所写,不过是在吕不韦和华阳太后的严密监查下写的。
“任吕不韦为托孤大臣,国事全委于吕不韦。”吕不韦牢牢把握住了秦国内政。
第13章 吕不韦庭议论国策,赵
子楚驾崩后,年轻的秦王即位。秦王将父亲的灵柩送到了芷阳,戴着重孝服斩衰,按着礼法孝期满了之后,秦王政回到了咸阳宫,这是他为秦王后开的第一次朝会。
朝会在一片寂静中开始了,嬴政戴着重孝上朝坐在了先王的位置上。先王尸骨未寒,禁钟鼓歌乐。众大臣看着这个年轻的秦王,这是第一次朝会,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秦王的能力,了解以后秦国的政策会有什么样的改变,还有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洗牌,这些都与自己息息相关。大多数大臣对新秦王的印象只有那个从赵国回来的质子和在大殿上与公子成峤对答的公子,“这么年轻,他能行吗?”这是大多数人心里的疑虑。
丞相吕不韦向秦王示意朝会可以开始了。秦王政望着各位大臣说:“先父离去,寡人年幼不孝,国事尚未谙熟,众爱卿,先王之重臣也,望子之指教寡人,以不负先王之望。”嬴政顿了顿,看了一眼吕不韦说:“按先王遗诏,政年少,国事全委丞相,尊仲父为相国,如先王时,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以后的国事请相国指教。”秦王谦逊地说。
“不韦无能,必将尽心尽力。今日的朝会暂且由不韦主持,待王成年,自将还于大王。先王早逝,举国同哀,新王即位,此为危急存亡之秋也,现在其余六国正虎视眈眈,此不可不防也,今日的朝会召集各位大臣来,想定新朝之国策。国策,新朝之始也,国无策不立,请王与各位大人定新朝之策。”吕不韦站起来,对着各位大臣说。
“大王,臣请奏。”作为秦国执政大臣,秦王的名义上的托孤大臣,公子傒当仁不让地站起来发言。“秦沿商君之法,用范雎之计,强秦国之军,离山东之国,并巴蜀汉中之地,置南郡;北收上郡之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秦以河西区区之地,置兼并一半天下,周天子俯首诸侯之列,六国俯首称臣,此为策之得法也。依臣鄙见,秦应继续沿袭先王之道,强军尚武,服山东之国,此先王与众臣之所望也。”
秦王嬴政点点头,“伯父所言极是,其他爱卿有什么高见呢?”吕不韦走出来说:“先王之道确实为秦国的强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法应时而变,商君之强军之法,范雎之远交近攻之计虽能离间六国,终非长远计也,六国合纵,出其不意,秦终无计也,六国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