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是邵家做的灯,咱们事后直接问邵公子要一只不就行了?反正……”彤儿睁着眼睛,天真的问。
“我不要。”姜芹半眯着眼:“灯大,占地方。”
彤儿歪了歪脑袋,也是,小姐的房里已经放满了大夫人和姨娘送给她的东西,好像没什么地方可以在放百鸟朝凤灯了。
交了五文钱,姜芹便带着彤儿去参加灯谜会。
规则很简单,只需要你一关一关的答题即可,每一关都有不少的花灯,每一盏花灯下,都系着一张字条,里面写有灯谜,猜出答案便可去往下一关,若是喜欢自己猜题的那盏花灯,还可出银子买下。
很顺利的过了五道关卡,来到了第六关,看着一直跟在自己身后一脸崇拜的小丫鬟,姜芹笑着说道:“彤儿,你选一盏。”
听到自家小姐的话,彤儿倒是认认真真地开始挑选起来,她一定要选出一盏藏有最简单的题目的花灯,好让她家小姐顺利去往下一关,最后,选定了一盏画有梅花图案的圆形灯笼,正要拿下字条之际,此时,边上却有几名男子,轻讽地出声:“大晚上的,女子不在家好好呆着,来参加男子的灯谜会,真是没有教养。”
彤儿听到这话,气得脸蛋鼓鼓:“女子怎么就不能来参加灯谜会了,你们怎么说话的?”
这几人,一看便知道是在说他们家小姐,语气真是酸的像喝了几大坛子醋,一点读书人的涵养都没有。
姜芹带着饕餮纹的面具,看不到她的表情,声音也听不出喜怒:“可否向几位请教一下,小女子才疏学浅,为何女子不能参加灯谜会?之前从未有听说过这样的规定,那负责灯会报名的老伯也并没有拒绝小女子的报名。”
“你!”
那几名书生打扮的人,倒是楞了一下,刚刚他们从这小女子一同报名参加灯会,只是无论是对仗的工整性、巧妙性,还是答题的速度,都不如眼前这个小女孩。被人嘲笑不如一个小姑娘不说,还丢了面子,好歹他们苦读那么多年,连一个娇小姐都比不过,怎么能咽的下这口气?!还怎么赴京赶考金榜题名?只是答不出来好答案就是答不出来,这几个书生,便将气都撒到别人的头上,便下意识地在此为难姜芹。
只是没想到眼前的姑娘瞧着语气纤弱,说的话确实句句在理。对啊,大顺朝只是规定了女子不能入朝为官,可从未说,连个灯谜会都不能参加。
“你一个女子,不在家相夫教子!出来抛头露脸,毫不知羞!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还不快点回家去,多读几本女戒为上,学学书里那些贤良淑德的女辈。”其中一个书生露出了轻蔑的笑,对着姜芹,故作风流的展开了手里的折扇晃了几晃,说的话确是怎么听怎么胡搅蛮缠。
“女子无才便是德?”姜芹手托着下巴,语气天真地对着一旁的丫鬟彤儿说道:“彤儿,这几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刚刚猜灯谜又猜不过我,我明白了……他们才华不如我,所以就想说一堆狗屁不通的大道理,把我赶跑,真真是……不要脸!”
语气似孩童娇憨,说的话却是丝丝不留情面,像是利剑一样划破了遮羞布。几名书生被姜芹这一番话说得恼羞成怒,脸涨得通红:“你!你说什么!你说我们几人才华不如你?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我们苦读多年圣贤书,岂是你这样的无知妇人可以理解的,你不要仗着有些小聪明,侥幸答对了几道灯谜题,就眼比天高,看不起其他才子!”
“才子?圣贤书?”面具后的姜芹冷冷地笑了一声:“凭你们这样目中无人贬低女子的行为,也配叫才子?我看阁下的圣贤书,怕是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几个书生顿时被说得跳脚,不知是被说中了那一点龌龊的思想,还是因为面子被人狠狠的踩在脚上,其中一个书生竟是直接朝姜芹伸手,想将她的面具扯下:“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女子,这么不成体统,在大街上就同男子吵架,看看以后还怎么找婆家?有哪家人敢要你!”
书生看姜芹穿着未婚样式的襦裙,料定她是个小姑娘,他故意这么说,就是气急败坏想要败坏对方的名声,也好让姜芹知羞而退。可他还没碰到对方的面具,伸出去的手便被人抓住,挣脱不得。
“如此言语,是为无才。如此动手,是为无德。”
说话的人身量颇高,穿一身竹青长衫,脸上带着一张风神图案的面具,虽看不清容貌,气质却是出众,他只淡然伸出一只手,就抓住了书生,随后便朝后一甩,瞧着没有用力,书生却一个踉跄站立不稳,险些跌坐在地上。
其他几个书生扶住了他,朝青衣男子质问:“你又是谁?要你多管闲事?”
青衣男子未说话,他脚边倒是有一个粉雕玉琢的男娃娃奶声奶气开了口:“我哥哥不是多管闲事,是路见不平。”
第二章
书生几人见男童开了口,猥琐地说道:“路见不平?莫不是你家哥哥是这女子的情郎,替她出头?”
男童气得跺脚:“你们胡说八道,我们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小姐姐!小心我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