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比自己年长几岁,李玉湖猜想,看样子江湖阅历十分丰富,许是经常风吹日晒,皮肤状态远远不如自己。
见有人盯着自己,女子转过头,看了一眼李玉湖。
李玉湖怪不好意思的,只得点头微笑,像是不熟的老朋友打个照面。
一夜无事。
次日一早,坊门一开,李玉湖便去西市买马。
西市实在太大了!
李玉湖一直认为自己是见过世面的,但来到长安方知是自己的眼界太小。
衣行、绢行、油行、药行、食店酒肆、首饰珠宝……应有尽有,还有不少西域特有的东西,李玉湖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熙熙攘攘的买卖人,喧喧嚣嚣的讨价还价声,几乎快要把李玉湖湮没。
如果不是怕李成他们找来,李玉湖不敢多待,否则她真的想在这里逛上一整天,不,连续逛三天,也逛不完。
李玉湖护紧自己的包袱,在贩马行买了一匹黄毛骏马,马的额间还有菱形的一道白。
牵着马正要离去时,却见到街边两个异族人在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
他们一边用自己的方言,一边夹杂长安官话,一边手舞足蹈,惹来不少看客瞧热闹,李玉湖听了好一会儿才明白,似乎他们手中的这个药粉是毒药——也不能说是毒死人的药,只是人的皮肤一触及,便会发痒不止。
看着那个异族人挠得都快出血了,另一个异族人又拿出一瓶解药,给他涂了一滴清露,他便很快不痒了。
李玉湖与其他看客一样,有些不信,想着万一是他们装的呢?
异族人似乎看出了李玉湖的担心,示意由李玉湖来亲自试一下。
李玉湖半信半疑,伸出白嫩的手。
那人倒了一点痒痒粉在李玉湖的手背,李玉湖痒得不行,恨不得那块肉都剜了。很快,那人又倒了一点清露在痒处,清清凉凉,果然不痒了。
还真是神奇。
“这种药也会有人买?”有人说,“谁没事买回去捉弄人吗?”
这人话刚说完,李玉湖就买了两瓶,还亲自又试了一下。
在众人疑惑的眼神中,李玉湖没好气地说:“我怎么就不能买来防身了?”
一瓶痒痒粉,一瓶止痒露,李玉湖感觉还挺带劲的。又想着,万一路上受了伤,生了病怎么办?还是再买点常备的药吧。
在药行,李玉湖又遇到了先前客栈的那位女子,她似乎是一个药贩子,正在将几大袋草药,交给一个中年大叔的手中。
中年大叔验了验草药的质量,点点头,将货银交给了女子。
李玉湖凑近一瞧,袋里装的是柴胡。
这种草药很是常见,李玉湖认识,并且知道关陕地区的柴胡是上品,用来清虚祛热,疗效非常好。自己感冒发热了,都是喝柴胡汤治疗的。
李玉湖笑着走过去,问:“打扰一下,还有柴胡吗?我看你的柴胡非常好。”
女子也认出了李玉湖,只说:“没有了,我的柴胡一早便被这位客人订光了,现在还有一些别的草药,你需要的话可以买。”
李玉湖认出一些车前草之类的药,不过自己也并不是真的想买,只是好奇上来搭个话罢了。
买家大叔银货两讫,也没有多停留,把柴胡放在马背上,便离开了。
李玉湖见状,也在药店买了些金创药之类的,离开药行,又买了一些干粮,骑马离开了长安。
第12章 玉·西行路
骑马出了西城门,一路朝西北走去。
从张骞开通西域至今,前往西域的路越来越好走,尤其是在大唐的管辖区域范围内,沿途都是有村庄、城镇分布的。
李玉湖打听到走北线至甘州晾马城,路途最短,想也没想,便走了北线。
越往西北,人烟越少,好在一路都有商队往返,走一段路又有驿站,这让李玉湖觉得挺踏实。
跑至将要天黑时,在一处小镇下马。
这个小镇只有这一个客栈,李玉湖也不是挑肥拣瘦之人,给马喂足粮草,自己也要了饭菜,先填饱肚子再说。
又找掌柜打听了一下,听得照这种速度,还要再跑五六天才能到。
李玉湖觉得自己真是嫁途艰辛啊,从扬州过来,走了十天,如今从长安去西北寻找袁不屈,还要跑六七天!
也罢,谁让自己就是憋着一股劲呢!
奔波劳累一天,李玉湖睡得十分香,翌日早晨,李玉湖被客栈楼下的吵嚷声吵醒。
下楼一看,原来昨天半夜,有一伙盗马贼,把客栈马厩的马全偷了,愤怒的客人围着掌柜要他赔。
“什么?马被偷了?”李玉湖飞快地走到马厩,果然,里面空空如也。
回到大堂,掌柜也甚是可怜,一直不断向各位求饶。
“马被盗的事,小店也是第一次遇到,各位先不要着急,我已经报官了。”
“能不着急吗?没有马,我们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