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绣花针修炼纪事 > 分卷阅读8
    >  彦敏又带她去查看布庄情况。之前,因为忍冬初来乍到,再加上做些乔装打扮,大家都不熟识,彦敏已经安排忍冬来买了几次布匹,账目查核自然与当铺情况类似,谭茵也知晓一二。

    只是这当铺做的是上门的买卖,布庄却不一样,布的花样、质量、季节都影响生意。

    “这布分一年四季,每个季节不一样。你要提前准备下一个季节的布,是要苏杭的精布,还是两湖的土布,各准备多少量?什么式样会受百姓喜爱?这个季节没卖完的是不是折扣卖,怎么折扣都是学问。”彦敏笑着道。

    “这我一下也搞不清楚啊!”谭茵跟着谭夫人学了点,但是杭州商铺的收支情况要数十倍于吴江,且这两地百姓情况也不一样,谭茵一听有点晕有点慌。

    “不急,你刚来,还要待上好多月,我慢慢和你说,这做生意啊,一来要靠老经验,二来也要看眼光。”彦敏看谭茵有点焦急,慢慢安慰她道。

    谭茵听了这话,慢慢放下心来,心里越发佩服这位表姐。母亲一直说这位表姐很是能干,很有生意天赋,家里颇为器重。

    “姑姑还有一间药铺,药材你们都懂,我就不重复了,你按照我的方法先慢慢熟悉起来,这里面学问也大,不急于一时,但只要我们有心,谁也甭想糊弄我们过去。”彦敏说道。

    谭茵重重地点点头,明白这里面的学问不是一天两天能学到的。

    谭茵本就好学,这下有了彦敏这个好老师,真是白天学晚上学,梦里还在打着算盘,谭夫人看到女儿如此,虽然欣慰女儿懂事,也不免体贴她辛苦,做了不少好吃的犒劳她。

    这日查看完铺子,彦敏带着谭茵前往花市买花,她挑了各种花,山茶,百合,菖蒲,秋葵,月季,牡丹,还买了盛放花卉的器皿,有花篮,花瓶等各种,这才知道原来是给彦雅买的。

    “老板,给我牡丹、秋葵、菖蒲各来几枝。”彦敏熟稔地与老板打着招呼,看来是常客。

    彦敏一边挑着花一边和谭茵说,“二姐姐的插花和刺绣都是一绝。简简单单的几枝花她一摆弄就很美。有时候一只瓶一枝花就有意境。她还很喜欢自己插花,然后再刺绣。有几幅绣品被二婶送给娘家,人家都当珍宝四处宣扬,还准备开雅集欣赏,可二姐姐不愿意张扬,祖母也让他们停掉,所以才悄无声响。”

    谭茵也很惊讶,母亲说这二姐姐虽然不大声响,却很是内秀,果然如此。

    彦敏继续道:“每年布庄要选花色图案时,大哥哥都要让二姐姐看过后再订货,二姐姐挑中的都能大卖。”

    看到两个表姐如此能干,谭茵又是羡慕又是欢喜,心中暗想自己也要更努力赶上才是。

    ......

    晚上,谭夫人母女聊天时,谭茵说起白天之事。

    谭夫人笑道,“大家都说高家二姑娘是那玉如意,温润内秀,和气好说话;三姑娘就是那金算盘,这生意经算得那是嘎嘣响,这脾气也像爆豆子。”

    谭茵听到后两眼放光道,“娘,那我呢!”

    “你啊!你就是那铁杵,还要好好磨。”

    作者有话要说:  两位姑娘外貌描写来源于红楼梦

    ☆、显贵世家

    不知不觉,来杭州已有大半个月,谭钧在杭州已经游玩许久,准备不日启程前往九江。

    离别在即,这日,彦庭和彦雅彦敏姐妹,陪谭钧一家三口再次前往城中游玩。

    沿街都是酒馆、商铺,人头攒动,比肩接踵,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姑娘们看到卖的糖人、小首饰等五颜六色的玩意,甚是喜欢,走几步就停下来。

    谭钧彦庭他们见姑娘们喜欢,也乐得帮她们挑挑拣拣,不一会儿,小厮手里已经有了不少东西。

    中午时分,去城中著名酒楼会仙楼吃饭。

    会仙楼声名远播,不少来杭州的文人墨客,商贾旅人来此尝一尝杭州名菜。

    会仙楼古色古香,装饰典雅,共有两层,一楼堂吃,二楼包厢。

    一楼早已是高朋满座,还有不少人在等位,彦庭早已使人订过位子,小二看见几人,便直接领去二楼一处包厢,包厢直面湖水。

    进得包厢,墙壁上挂了名人字画。室内一角放置案几,几上置放梅瓶,插了几只腊梅。还有一香炉,点了三只香,香味清淡,不知道是什么香。

    彦庭点了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宋嫂鱼羹、东坡红烧肉和叫化鸡等几道名菜,又叫了几壶上好的女儿红,招呼各位用餐。

    醋鱼酸甜味道掌握极好,多一分则过酸,少一分则无味;虾仁本来腥腻,用龙井茶煮过后格外清爽。红烧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鱼羹色泽金黄,鲜嫩润滑。

    又让人端了那新鲜的鱼脍上来,竟然是生的鱼片,谭茵都不大敢吃。

    彦庭笑道:“这鱼一早从海上捞上来,快马加鞭送过来的,粘上这店家秘方酱料,极是新鲜美味。你尝一口。”

    谭茵夹了一块,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