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过继长孙 > 分卷阅读33
    生们排成井然有序的队伍,彼此看到熟人也不敢出声,只拿眼神示意,“你来了!”

    “你也来了!”

    进了贡院大门还没完,里面分了天地玄黄四个大的考棚,整整齐齐的四排,但考生要先进一间小屋子,由专人搜查是否夹带。

    四月份已经不冷,曾湖庭脱掉外套,只留了一件白色的中衣,他打量周围的同伴,济庭别别扭扭的脱下衣服,还试图挡住胸口,被军士呵斥,他赶紧把外套放下。

    童生考试大多数都是少年青年,少数有几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他们似乎也觉得自身有些尴尬,几个人站在一起。

    按照军士的指示做了动作,这才被允许穿上外套。曾湖庭穿上外套系好盘扣,抬头看自己的考引,他被分到了天字号甲一百三十八号。

    曾济庭被分到了玄字号丙七十八,两人需要分开。

    “考完试就先去外面茶铺等我,父亲和照叔都在那里。”叮嘱了两句,曾湖庭转身去了天字号考棚,顺着外面挂的木牌,找到自己的位置。

    曾济庭跺脚,嗨,最后还是分开了,他只能一个人走。

    老实说他跟湖庭从小一块长大,遇到事情他都会处理,现在分开考试,他还真的有点肝颤,只能跟着考引去了考棚里。

    曾湖庭找到考棚后,打量这四四方方的屋子,大概面积有三四平,背后是三面墙,正面是支撑起的竹帘子,方便考官发放试卷和笔墨。屋子里陈旧掉漆,书桌和凳子都坑坑洼洼,万幸是没什么灰尘,已经提前打扫过。

    因为这场考试除了考引什么都不许带,而灰尘扑到白纸上显然会影响卷面分,要是没打扫干净,他就只能舍了脸面用长衫的下摆擦干净。

    曾湖庭在凳子上坐好,两手交叉平静心绪,努力让自己放平心态,现在已经迈进考场,稳定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实力不济的话大不了明年再来。很多人就是把一次考试看的太重要,觉得自己没有退路,越是逼迫自己,越是心急。

    两侧的响动逐渐平息下来,显然考生也已经进入考棚,在等待发放笔墨。

    考棚尽头的铜锣敲响一声,这是让考生不要走动的信号。然后,军士四人一组过来发放笔墨,羊毫笔砚台和墨条,另有一刀白纸。

    早年呈州曾经发生过用白纸夹带小抄的事故,作弊人用米汤在白纸上抄写了《论语》全文,进入考场后用碘酒喷出显现,要不是他最后的草稿纸泄露了机密,这种作弊法还不会被发现。

    当时的知府大人倒霉被降了职,从此呈州的科举考试都是让考生另交二两银,然后由官府统一发放笔墨。

    这样大大降低了夹带小抄的几率。

    但这些笔墨的质量显然很对不起二两银子,都是普通货色。曾湖庭拿起羊毫笔,摇摇头,二两银子已经足够一个家庭一个月之用,考科举真是有钱人的游戏。

    在他思路满天飞时,军士已经发放完笔墨,又倒转过来发放试卷,这时候是不允许考生动笔的,只能看看考题。

    第一场考的是帖经,也就是对四书的记忆力,一共有一百二十道题,他看了看,除了少数字句拿不准,大部分都记得。

    曾湖庭心头大定,放好卷纸后专心等着考场的铜锣响。

    这么一大通的忙活,天色已经放光,晨曦从竹帘的缝隙钻进来,照在书桌上,光线大好。

    “咚咚咚”三声清脆的锣声,府试的第一场正式开始!

    曾湖庭拿起墨条先研磨出墨汁,羊毫笔搁在一边备用,卷面整洁也是其中一环,他认真想好字句才会落笔。

    第一题是《论语》中阳货篇中节选,他思忖片刻,流利的写出接下来的词句。

    “君子有勇而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日头逐渐升高,阳光已经收回早晨的温柔转为炽热,温度变高,曾湖庭已经完全沉浸在书写的情绪里,一直写完最后一题,这才缓缓收笔。

    他一停笔,才发觉右手发酸,是刚才用力过度肌肉紧绷,他轻轻甩了甩手,一边等着墨迹干一边检查字句。

    这次考题并不算很难,主要考的就是记忆,就算记忆力不好死记硬背也能过关,他估计考生里能过关五六成。要想把别人刷下去,只能在字迹上下功夫。

    他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一手字,标准的馆阁体,有种整整齐齐的美感,大小均称,没有墨点和污渍,可以打九分。

    至于字体风骨,这些东西还是等他成年之后慢慢练吧。

    曾湖庭写完之后又检查了三遍,还有姓名籍贯等等,确实没什么要还要留心的地方,就等着铜锣响。

    第一天的考试结束,考生可以先行回去,第二天考杂文亦是,只有第三天考策论需要在考场过夜,一直到第四天,过夜的棉被也是考场提供。

    日头西斜,铜锣响了三声,军士站在考棚的通道上大声喊,“考生停笔,禁止答题!”

    一连喊了三遍,从第一号考棚开始收试卷,按照封条封好,彻底装好试卷后,考生才能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