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放假外,非其他事等便不能请休假,而荃维因为父死,特许休假半月。
所以荃维再要等个五六日才来上学。
进了学馆,大概有五十来名学生正在院子里的小桌凳上摇头晃脑的背书。
亭房内坐着一个带了眼镜的老先生。
他看见值门的仆人领了一干人进来,便弯着眼仔细瞧了瞧。
确忽是几个不认识的人。
他们来学管干嘛?奇怪!
等等!那个女人有点像黎府的余大夫人。
她不是死了老爷吗,她家二少爷也请休假了啊,她带着这么一伙人来干嘛?
但看值门那仆人对他招呼了一二,他便连忙席地站起,朝他们走去。
彼时有几个背书不用功的学生也跟随者老先生的影子往后望去,看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老先生走到跟前,子椿才看的分明。
这是个年过半百的老爷子,胡子头发白花花,眼镜戴的都快从鼻尖上脱落下来。
像个被惊的小鸟一样,鼓溜溜弓着背审视来人。
“先生,这是新来的县太爷,他来瞧瞧学馆的情况。”
…………
几番介绍之后,王阮园才知道这个老先生名叫任志墙,是怀德年间的三榜进士,家里什么都没有,就是书多,儒学经典背的可是溜溜的。
在这个公办学校当讲师可不算委屈他。
他任教也有二十年了,门下学生差不多都在为朝廷做事,大大小小官职都有。
而任志墙也明白过来,原来余氏是带这个叫子椿的孩子来求学了,而王阮园也是顺带来看看。
任志墙开始毕恭毕敬起来,拉着王阮园的手道:“王大人啊,我们这里挺好的,学生都十分听我的话,一应的用度也不缺,多谢大人的关心了。”
而王阮园慰问了他几句,就开始说子椿的事了。
任志墙说明天就可以来上学的话。
余氏又被梗住了:“等荃维月假休完,再让子椿同荃维一起过来吧。”
任志墙道:“不不不,眼看着乡试在即,能抓紧一天是一天啊,况且他也不用守孝还是早点过来吧。”
“是啊,再等两个月省城又要组织大考了,抓紧这次机会才是紧要的!”王阮园如此说。
子椿又露出那闪着期待光芒的眼珠,乞怜的看着王阮园:“我真的很爱这个学馆呢,满满书香气,还有这些学生我从来都没见过这副景致,我做梦也没想到会遇见余氏这么好的大夫人,还有王大人这么好的县太爷,真是子椿我三辈子也求不来的大贵人啊!”
子椿一会看王阮园,一会看余氏,很是虔诚。
任志墙也看出这是个从没上过学的孩子,得黎家照顾有机会能入学。
但这些都不是他关注的,只见这个孩子读书本是如此的渴望,相信也应当是可读书的好苗子。
要是真的收归门下也应好好教导才是。
余氏见王阮园都开口了,她还能反驳什么呢?
“那……那明天就过来吧,呵呵……”余氏尬笑两声。
“那阿宕,你就带余夫人去交学费吧!”
什么!学费!“啊……等一下!”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惊慌慌的余氏。
任志墙关问:“有什么不对吗?”
“呵呵,我是说我现在没带银子钱,打算明天送子椿过来的时候再交学费可以吗?”
任志墙笑道:“这当然也是可以的,早一天晚一天都没什么的。”
所以只要把交钱这档口的事堵住了,事情就算大力回天了吧。
只要王阮园走了,他把子椿锁在府上捆住脚,谁还会送他去上学啊。
以后要是王阮园再关问起子椿来,她随便编个借口说子椿母亲病重,回远乡去了。
谁还会管这料子的事。
“那真是不好意思了。”余氏一脸客气。
可是脸上的客气还未余散,就被子椿忽然一声叫唤给僵滞住了。
“那先生我可否现在就留下来学习呢,书上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况且乡试在即,我也想抓紧时间看书呢!”
这任志墙教书多年,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勤奋好学的门生了,当下叹然道:“当然可以呀,如此求书若渴是件好事,”他又转向王阮园与余氏竖起大拇指“这孩子真是不错,是个读书的料子!”
第21章
余氏压住愤懑,定了定神,旋即想到一个很好的借口。
“但是家里的衣服你总得打包带过来吧,还有一应穿用的物品,这些家里人都不大清楚,还是得靠你自己回去拿呀。”她反问,面上虽说的平和,但暗自里正藏着闷气。
还明日复明日呢,尽嘴上涂了蜜似的,要真叫他日复一日的看书,估计也是坐不住的。
但听余氏说到这里,子椿就愣住了。
他前日和阿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