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白月光和替身可以兼得 > 分卷阅读10
    自己心生恻隐,而自己唯一可靠的母亲,在关键的时刻却只想保住儿孙,虽是无奈之举,却不禁思之伤痛。

    “作为父母官,便是姑娘不问,他们也应该站出来保护姑娘。这倒好,反要将姑娘当箭使。”

    “不可胡说。”孟稻儿见忍冬护主心切,心里有一丝丝宽慰。“这件事不可宣扬,连我母亲也不可,知道么?”她不想节外生枝。

    “忍冬明白。”

    她们的声音都压得很小,马车轱辘轻轻摇向前,正在路过帘州城的闹市。

    孟稻儿掀开车帘一条小缝,心怀留恋地看了看热闹非凡的街头,临近节日时分,街上人头攒动,连马车都不得不放慢速度。

    只不知端午一上飞鱼台,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看这帘州城的人间烟火。思及此,她心中不免悲哀。

    “忍冬,你知道么?”孟稻儿收回目光,“我们的新知州名唤祝鹤回。”她的语气很淡很淡,就像在说与自己无关之事。

    不出所料,忍冬果然惊得目瞪口呆,又满脸期待。

    “不是的,不过是巧合。”从昨天早晨在街头与他相遇,到此时不过一天的功夫,孟稻儿却觉得自己仿佛走遍了万水千山,遍经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若我下不了山,日后你和小糯便自寻出路罢。”

    “姑娘!”忍冬害怕眼泪会掉下来,便忙将头别到一边,她不想再惹主子更伤心。

    车里安静下来,街头小贩的吆喝也渐渐变稀,喧嚣之声越来越远、越来越淡,闹市就要过去。

    孟稻儿握住忍冬的手,“相伴了这么多年,真是不舍得。”

    越是接近端午,她越觉得是时候告别了。若不然,谁知道会不会像与鹤哥哥那样,一别难再逢。

    “姑娘,你吉人天相,咱们先不说后话,就算有一分希望也不能放弃,说不定呢!而且,我要陪姑娘上山的!”

    “他们并没有请你。”孟稻儿忙推开忍冬的手,自己搭进去就够了。

    “忍冬便是姑娘的,自五年前姑娘将我从街头带回孟家,我便是姑娘的了。若不是当初姑娘救我,谁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今日!”

    “既然你说你是我的,那就得听我的话。”

    “别的事忍冬都会听,唯独这件事,忍冬不依。”

    这时,马车到了孟家门外,主仆二人止了话题,相互搀扶着下了车。

    尚未到午时,孟夫人和丰婉仙还没归来。

    偌大的孟宅里空空的。

    孟稻儿草草地书了一封信,叫小糯给表妹贺知音送去,上山之前,她想再见她一面。

    不料,贺知音随母亲回了她外婆家过节去了。听闻此消息的孟稻儿轻叹一声,罢了,日后便是自己下不了山,也自有母亲知会与她,如此也好,再不必当面惹得她为自己哭哭啼啼。

    午后,孟夫人来看望女儿,见女儿坐在亭子里,呆呆地俯视着一旁的鱼池,心中像被谁狠狠地揪了一把。

    “稻儿在想什么?”

    孟稻儿闻声,忙收回目光站起来,“母亲回来了。”

    “嗯,清晨我与你嫂嫂去寺里,给你求了一个平安符。”说着,她掏出一个黄灿灿的金符,递给女儿。

    “多谢母亲。”

    母女相扶在木栏凳上坐下,一时无言。

    孟稻儿犹豫再三,终是没将新知州将所提议之事说出,若是母亲得知,她一定会拼命抓住这天降的救命稻草,逼自己答应祝鹤回。

    一来,她不愿;二来,若是山匪因此不肯放人,只会得不偿失。

    兄长虽不争气,孟稻儿知道,这个家往后终究还是得依靠他撑门面。

    “早晨,新上任的知州召见了女儿。”

    孟夫人一惊,忙问,“莫非?——”

    “没错,官府已知晓我们的家事。”

    “那官府可是要替我们家做主了?”孟夫人这么说,心里却没抱什么希望,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她知道飞鱼台有多难以对付。

    “他们是有那个意思,不过只怕是力不从心。”

    “稻儿,母亲对不起你!”说着,孟夫人心中又一阵酸楚,忙扭头看向别处,她实在没有颜面在女儿面前落泪。

    孟稻儿摩挲着手中的平安符,不知这平安符是不是真的可以保平安?还是,不过是人们美好心愿的承载物。

    “母亲又何尝愿意如此?”孟稻儿不愿继续哀哀怨怨,“请母亲为女儿准备一个尖利的发簪罢。”

    孟夫人猛一愣,旋即明白了女儿的用意,便点点头,起身去了。

    #

    夜里,忍冬和小糯帮她打点包袱时,孟稻儿取出祝鹤回离开帘州城之前送给她的追月,是一把冷利毕露的匕首,皮革的刀鞘尖包着白银,手柄上刻着云纹,镶着宝石,她令忍冬将它也藏在包袱里。

    隔日午后,摘星楼上。孟稻儿站在塔楼最高层,眺望着南洛江。

    江面宽广无边,滚滚的江水在仲夏的日光之下闪闪发亮、耀眼异常,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