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唯有敬亭山 > 分卷阅读6
    />  ……

    ……

    十月下旬,林安收到了师傅给她写的第一封信。

    信中写道,九月去京中,替朝中王丞相解了一场梦,医好了夜晚头疼的毛病。与王丞相交谈中,知晓了他有个孙子也在玉林军,叫王慎真。

    又交代,她一人孤身在外孤孤零零的,若是那王慎真是个品行不错的人,便与他多多来往。既然她想做将军,那与王丞相的孙子交好,有个人举荐,比自己在战场厮杀做将军的机率更大。

    最后写了他老人家的担忧,虽然林安是个聪明孩子,但战场上刀剑无眼,要万分小心。若是能回家看看,便回武当与师傅多待待。

    ……

    林安一字一句将信看完,将它小心翼翼藏在自己的行囊里头。又想起信中所说王慎真,这不就是与她同一个营帐的人吗?

    以师傅不爱搭理人的模样,莫说天王老子能与他有两分交情。然而此时却为了她林安同那劳什子王丞相交好……

    而那王慎真竟然是丞相的孙子,那又为何来这寸草不生的地儿?又并非是旁支或者庶子,虽是排行老二,但也是嫡子,靠着荫封也能富足地过完这辈子。

    况且,同一个营帐的,她还不明白那王慎真是什么样子吗?

    确实是有两分功夫,也有三分计谋,但可不是什么品行端正的人物。平日里让其余人替他做事,若是不从,又要折腾个来去,十足一个被宠坏的富家公子。

    并且据林安后来知晓,那鼻头两颗痣的纨绔,当时可是受了他两分指示才为难她的。

    这种人,师傅确定要她同他来往?

    ……

    ……

    军中士卒的家书,收到的时日前前后后不差三日,而三日后林安便能感到王慎真比平日多了两倍不止的眼神。

    莫说她,连偶尔与她同行的宋敬亭亦是感到了。

    他边擦拭着手中的红缨枪,边随口问道:“他是对你有话要说?”

    林安知晓是何事,但不好与他开口,便只道:“不知道。”

    宋敬亭虽不爱言语,但看人乃是一绝,心眼一转便知晓她没说真话,也不多言,只是来回抚摸着红缨枪枪身。

    林安正是好奇这柄枪,只稍一眼便能看出这与军中所发的不同。

    便也问他:“这红缨枪哪来的?”

    宋敬亭微笑,将手中的红缨枪缓慢转了两圈,夜下火光印在枪头,照出凌厉的冷光。

    他说道:“是家父的。”说这句话时,虽面带笑,眉眼中却全无快乐之意,反倒是透露出些许狠戾。

    林安看到,至此便也不再多问。

    此次无数绿林好汉入军,带的都是自个儿趁手的兵器,莫说宋敬亭,就连她,带的也是师傅给的师门宝剑——风吟。

    风吟乃玄铁所制,削铁如泥。只是进军许久,她拿出来的次数屈指可数,只是一直用军中发的短剑……

    次日,林安瞧到宋敬亭出门时带了红缨枪,便想拿出自己带来的风吟与他过两招。

    然而未待她出门,便被王慎真截了胡。

    那王慎真神色淡定自如,笑着同她说:“王家长辈与正清道长是至交好友,又非常赏识林兄,不知慎真可有这个荣幸,与林兄做个至交好友?”正清道长正是林安的师傅。

    林安与他隔两臂之远,同他笑道:“自然是可以。”

    听到林安这样说,他立即便笑了,趁着不用操练的这个时间,又重新将她迎回来,将家中人寄给他的毛尖匀给林安一饼,林安连忙谢过。又同他在营帐中吹嘘了一会儿,林安才借机脱身去寻找宋敬亭。

    ……

    第七章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由林安处所看,宋敬亭正是与落日相叠,出枪利落,衣玦翻飞,脸庞如玉,神色清冷,仿若从天而降的逍遥神仙。

    林安眼睛轱辘转,计上心头,也不同他打招呼,拔出手中的剑便朝他刺过去。

    宋敬亭虽一心练武,但凭林安,想偷袭他还是异想天开了两分。

    他使了一招回马枪便将林安手中的剑击开,又不待她再次进攻,枪身便朝她打过去,带出一阵凌厉的风声。

    林安不敢与他硬碰硬,侧身躲过,又直刺他下盘。

    宋敬亭用脚将她的剑踩在脚下,林安剑被钳制后无法动弹,他使枪身在她的背上打了一下。饶是四分力气,也打得她腰背一麻,直说“饶命”“饶命”。

    宋敬亭收了枪,收了脚,将剑还给她,嘲笑道:“如此不经打,战场上可要危险了。”

    林安也不怕被他嘲笑,收了剑,揉着隐隐发疼的后背直说:“莫说我,那次方盘村捉贼人,那贼人不也是受了你一脚便晕了。”

    她说了这句又觉得自个儿功夫也没那么差,又说:“我虽堪堪在你手下过了三招,但从前我在江湖中也算得上是中高手。”

    宋敬亭也不反驳她,只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