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唯有敬亭山 > 分卷阅读7
    她一眼:“好汉不提当年勇。”

    林安:“……”

    他想了想,又道:“今早似乎看到王慎真拦了你?”

    “嗯。”林安也不否认,随着他的脚步往营帐走:“我师从武当山你应当知晓吧?”

    “嗯。”

    “我师傅正清道长同他家长辈有两分交情。”

    如此,便也解释了这段时日王慎真的奇怪之处。

    其实说来反而好笑,那王慎真虽每日打量她,却不搭话,还以为她林安会先看在王丞相的面上先巴结他,最后又看她实在没有要巴结他的意思,反而又倒过头来先同她搭话了。

    不过她没同宋敬亭说这些,二人一路无语径直回营去了。

    而自从那日那王慎真先同她讲话后,此后每一日必和她拱手作礼。

    林安可算看出来了,那王丞相怕是只在信中说了和她交好却没说缘由,而那王慎真又对他爷爷有几分惧怕,所以一味听从爷爷的嘱咐,反倒不来过问她缘由了。

    这样也好,她便与他有几分笑意,闲暇时同他谈谈诗句,也算在丞相府面前留了好印象。

    只不过,王慎真与林安这样想,别人可不。

    特别是当时同林安比武输了的两颗痣。

    两颗痣先前输在林安手下,只恨恨将床榻让给了她,那声大哥却是由于丢脸没叫,林安本身也不甚在意这一声大哥,反正那两颗痣因此每次瞧见她都偏头躲掉,她倒也乐得轻松。

    然而由于王慎真同她交好了,两颗痣心中憋屈不已,十二个时辰中反倒有两个时辰都在想着这事儿,又惶惶不安,害怕林安给他寻衅滋事。

    于是跑到王慎真面前询问缘由,因何同她林安交好了?

    两颗痣的父亲从前是王丞相麾下门人,因机缘巧合,走了熙正帝即位官场变迁时升迁的道儿,时运好又聪明。只不过两颗痣却没受到父亲聪慧的影响。身有几分蛮力,却头脑简单。身为嫡子却又时常追随着这王慎真,整日干那档子纨绔公子的事儿。久而久之,连他老爹也随他去了,转而更看重了其他子女的教养。

    王慎真虽时常奴役围着他转的几人,但说交情,这么多年同他厮混的只有这几个人,也确是有几分交情在的。

    只不过他爷爷王丞相交代了他此事不可同外人声张,于是便不说以两颗痣听。只是表述了他也希冀两颗痣也能同林安来往来往。

    这可让两颗痣为难得不行,面上的愁绪亦是肉眼可见了。

    ……

    ……

    第八章

    临近十一月,张四面色愈为沉重,训兵时也愈发严厉。私底下却又让人如沐春风,众人便知晓,风云即变了。

    右军中有许多新兵,没打过战,因而一些人便有些惶惶不安,于是写家书的将士便多了起来。

    只是,家书尚攒在手里,东边便有了动静。

    探子急急往吴端营中进,报了西域有变,西域王拨了三万兵给都将于和迪,如今正浩浩荡荡往西北赶,莫约两日便能兵临城下。

    收到此报,吴端速速派使麾下将领,分兵将城墙围得水泄不通。

    于和迪乃有名之将,先前由于西域部领将他派领收服其他部族,吴端便从未与他交过手。然而短短两年期间,于和迪便用八千兵将西域部族一一收服,此神勇,非常人所不能及。

    吴端手下有中郎将三名,分派东、西、北三方。北为李勇,西为李武,两兄弟以勇为大。东边则是朱巡,亦是林安他们所守之地。

    将士们听从着中郎将安排,从城中将箭矢、热油、火球等一一搬上城墙,又跟随着将领一一视察城墙砖木。

    中郎将朱巡乃足迹多谋者,喜使计。于是,他便带着人去往三十米外,将竹子劈成的利刃埋在沙堆之中,若是一时不查,踩中便是刺穿脚掌。

    西域将军于和迪为人也最是喜诈,东边虽说必是主战场,然他未必只在城门与之交战。

    而城门则不可布置暗器,若是两军交战,利刃反而被我军踩中反而得不偿失。

    又由于先前在后山逮住贼人,因而吴端亦是派领一队刀卫守在后山,以防敌方出其不意。

    将城墙与沙场布置完,众人肃穆而立。因敌军未到,又因敌军将到,所有将士均是身着盔甲、和衣而睡。

    次日,敌军已到达一里外。

    乌压压的人头,盔甲射出冷凌的光,肃杀而热血。

    然而敌军未发起进攻,反倒是在原地安营扎寨。

    两军对阵而居,一方试探,一方防守,肃穆不已。

    吴端立于城墙之上,两旁站着他的军师与儿子。

    “敌军赶路疲累,父亲,此时进攻定能取得胜利!”吴端的儿子吴正目光如炬,如是说道。

    军师石梅林却不认同:“将军,于和迪的军队骁勇善战早已天下闻名,此时进攻,未必不会进了圈套。”

    吴正年轻气盛,正是激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