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共此灯烛光 > 分卷阅读24
    曲线救国,出国留学是最佳的方案,如果运气好,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比起在企业工作的收益其实差不多,还能增加找工作的筹码。渐川则觉得经济学毕竟是西方发源,而且美国的商学院又是肉眼可见水平最高,他也很希望去增长见识,精进学业,将来选择余地更大一些,因此也做了相同的决定。只不过这是最困难的一条路,一方面要准备托福和GRE,另一方面还要刷绩点。他们按部就班地准备着,只等来年参加考试,拿到成绩后着手申请。

    对珉苏来说,出国留学的困难更多在于经济上的压力。交完了考试的报名费,她的生活就有些拮据,然而从开始准备托福和GRE考试以来,她的时间明显不够用,几乎每天都是五点多起来,晚上又是宿舍最晚回去的一个。好在开学后勤工助学中心又给她打电话,通知她面试,等她去了才知道,经济学院的林育冰教授需要学生为他整理一些资料,珉苏是经济学院的,又是女生比较细心,勤工助学中心便想到了她,每周需要去两次,每次2小时,任务也不算重,每个月有1000元补贴,比起家教还需在路上耽搁时间,珉苏觉得十分合适。

    第一次去林育冰的办公室,她有些紧张,其实上个学期她上过林育冰的课,觉得他有些严肃,不苟言笑,等见到他后才发现,其实他私下很和蔼,需要整理的资料也已经放在了沙发和茶几上,他主动问了珉苏的名字,告诉她怎样整理这些资料,还特地准备了矿泉水放在茶几上,然后便离开了。珉苏忙了一上午,好不容易完成了,想起林育冰之前的叮嘱,将整理好的资料放在办公桌上,留了一张便条,告诉他资料整理的大概情况,将办公室的门锁上,钥匙放在学院办公室值班的老师那里。

    此后珉苏每周都去两次,需要整理的资料有时多有时少,都是关于地域经济研究方面的。有了这份补贴,珉苏解决了生活问题,心无旁骛地投身学业。大二下学期有几门关键的专业课,她除了必修课之外还加选了好几门课,都要认真学习,马虎不得。她十分不理解,为何渐川看起来比她轻松很多,虽然也一样每天上课,下课去图书馆自习,却举重若轻,毫无好学生身上那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每一分都很宝贵的功利感,仿佛学习对他来说只是享受,她试着轻松下来,却徒劳无功,唯有早起去图书馆占座,认真学习一整日才能缓解压力。

    反观渐川,不但将自己的事情处理的很好,还在学业繁重的情况下尽量安排两人相处的节目,之前每周出去玩的时间是抽不出来了,两人改成每周五晚上在图书馆看电影,渐川提前买好票,他们既看欧洲文艺片,对爆米花大片也来者不拒,恐怖片、枪战片、侦探片都能让珉苏暂时忘却烦恼,在寂静的观影厅里共享一方私密的空间,她享受此刻的安宁温情和依恋,有了后盾和依靠,她觉得自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第九章

    第九章

    6月,他们参加了李亦超和程峰的毕业典礼,李亦超自从找好工作后,整个人的气质也从糙汉子向精英靠拢,穿着合体的衬衫西裤,再罩上学士袍,颇有几分玉树临风的味道,珉苏惊奇地发现,原来大学里不修边幅的男孩子也是宝藏,她不由得惋惜敏来没有看到,想到阮佳望,她暗自觉得,毛头小子怎么能和绅士相提并论。正在腹诽,李亦超走了过来,身边多了一个女生,穿着样式简洁的连衣裙,化了点淡妆,看起来成熟温和,珉苏连忙露出微笑,李亦超笑道:“这是姜黎,我的师姐,也是我女朋友。”渐川笑道:“恭喜恭喜,久仰大名。”几个人寒暄了片刻,李亦超精神状态极佳,在心爱的女生面前表现得恰如其分,不再像往日信口开河,汪洋恣肆,姜黎含笑看着他,珉苏不由得感慨,原来男生的成熟也是在一夕之间。

    毕业典礼结束后,李亦超和姜黎便结伴赶回公司,没有留下来吃饭,珉苏和渐川往回走,一面还聊着他们的事,珉苏不免埋怨渐川没有把姜黎的事提前告诉她,原来姜黎就是李亦超大一入学时结识的师姐,也是他心目中的女神,这下终于得偿所愿,渐川则笑道:“提前告诉你,不就没有惊喜了么?”他本人是乐于欣赏珉苏脸上惊讶又强作镇定的表情的,只是这一点却大可不必告诉她了。两人又说起程峰,这次渐川给珉苏打了预防针,程峰决定读博后,珊珊一直和他冷战,据说是家里的压力,要求程峰要么转行读金融,要么出来工作,珉苏不解地道:“这家人也太短视了,不差这几年读博的工夫吧,珊珊也才研究生毕业,急什么?”当时女生中的年龄焦虑还不明显,很多女生都喜欢大女人的人设,莫文蔚的妖娆成熟和王菲的清冷高贵是他们理想的化身,对他们来说三十岁结婚就可以,用不着过早进入婚姻的束缚,珉苏虽然是小城镇出来,也没有感到什么社会压力。渐川说:“她们家的思想可能比较传统,觉得女生到了二十五六岁就应当结婚,但是程峰还是学生,家里也不能资助在大城市买房,两个人没有结婚的物质基础,这就是矛盾所在。”珉苏说:“可能每个人对物质的要求不一样,有人觉得有房有车才有资格结婚,有人可能有情饮水饱,这都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