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车站 > 分卷阅读26
    章感动了,换言之,是被文章中的情感说服了,竟不约而同地打了满分。我们传阅了你的作文,说实话,我们都没有办法相信文章中记叙的事情,尤其是你们语文老师竟是个——盲人。”苏老师看了一眼章玉,还是把这个词吐了出来,“可是,我们和这三位阅卷老师一样,被文章中那美好、真挚、深沉、纯洁的情感征服了。然后,关于你的录取问题,就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如果这篇文章是虚构的,就不符合本次考试的作文要求,作文也不能给这么高的分数,文章的作者也就没有资格迈进北大的门槛;另一种意见认为,文章的情感如此浓郁而感人,所记叙的事情一定是真实的,否则,作者一定写不出这样的情感。文章的作者是个奇才,放弃这样一个人才,是北大的遗憾。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最后,学校破天荒地决定派我来这里调查一下,看一看文章所记叙的事情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就可以当场发给你通知书。”

    柳笛简直目瞪口呆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篇作文,竟在北大引起了这样的猜疑和争论,而且差一点坏了大事。她看了一眼章老师,他的表情是奇特的,似乎在研判着什么,又似乎陷入到某种思绪里,专注的神情中竟带着一丝激动。听了苏老师这样一番惊心动魄的话,他竟没有为柳笛申辩一句。柳笛微微有些失望,她只好自己申辩: “苏老师,我的作文……”

    “不用说了,”苏老师微笑着止住了她,他的笑容那样亲切和煦,就像三月的春风,“我刚才去了校长室,该了解的情况基本上都了解了。文章中记叙的事情居然是真实的!请原谅我用了‘居然”这个词,因为我实在想不出其他词语表达我的惊讶。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了解,生活中的确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事,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物身上发生就是合情合理的。比如说文章中的这位语文老师,”他把目光转向章老师,客客气气地说,“如果我没认错的话,这一位,就是文章中的章老师吧。”

    自从苏老师走进办公室后,章老师一直未发一言,这时却突然站了起来。他高大的身躯在无法抑制地颤抖着,双手紧紧抓住了桌子的边沿,似乎一松手,他就会一头栽倒在地上。他的嘴唇也在颤抖着,苍白的脸因过分激动而泛起了一阵潮红,太阳穴上的青筋爆了起来。“您是……”他终于开口了,声音竟抖得厉害,“是……是……苏文教授吧!”

    苏老师愣住了。他仔仔细细地端详着章老师,似乎要把他看透。突然,他面孔上的肌肉痉挛起来,脸上呈现出极度的震惊和痛苦,身子像触电似的抖动起来。他激动地,哽咽地,颤巍巍地说:“您……你……你难道是……是……”

    章老师忽然止住了苏文教授的话。他似乎在用全部的毅力勉强克制住了自己。然后,他用手指了指房门,低沉而严肃地命令道:“柳笛,请你出去!”

    柳笛震惊地看着这一切。她从来没有看见过章老师这样激动。难道又是一个“不可思议”吗?听到章老师的命令,她颤动了一下,但没有移步。

    “柳笛,出去!”章老师的语气中带着一股无法抗拒的威严,他竟省略了那个“请”字。

    柳笛又颤动了一下。她望了望两张激动的面孔,突然明白了,这里无论将要上演何种场面,都是属于章老师和苏文教授两个人的,而不是属于她的。咬紧了嘴唇,她快步跑了出去,并懂事地带上了房门,远远地走开了。

    在走廊的尽头,柳笛遇到了高校长。他倚窗而立,手中拿着一支烟,不住地对窗外吐着烟圈。柳笛走过来,和他并肩站在一起。

    “怎么?”高校长问,“见到苏文教授了吗?”

    “见到了,”柳笛简单地回答,“他和章老师可能认识,两个人都激动得不得了。”

    “很有可能,”高校长并没有觉得怎样的惊讶,“章老师曾经是北大的高才生。”

    “我知道。”柳笛低而清晰地说。隔了一会儿,她又对高校长说:“校长,给我讲一讲章老师的事吧。他们都说,您最了解章老师。”

    “哦?”高校长怀疑地看了她一眼,“你不是也知道很多吗?”

    柳笛摇摇头:“我知道得并不多。章老师很少跟我谈及自己的事。我只知道他是苏州人,在北大念过书,知道他擅长美术和文学,爱弹吉他,爱看海,读了很多书,还知道——他是怎么失明的。”

    高校长温和地笑了:“你知道的也不少了。不过,既然你想听,我就给你讲讲我所知道的章老师吧。你,应该有资格知道他的一些事情。”他又吐了一个烟圈,凝视着它在风中飘散,渐渐地陷入了回忆中:

    “我和章老师的父亲是好朋友。我们曾一起读过师范大学,我读数学专业,他读美术专业。上学时,我们就是莫逆之交,工作后虽然一南一北,但一直没有中断联系。后来,在我的鼓动下,他调到了我们这个城市,在咱们学校里担任美术教师。谁知没过半年就……直到现在,我对这件事仍不能释怀。我总在想,如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