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羽林 > 分卷阅读3
    旋了数日,对方没占到便宜,便退走了,但这数日之中我军也损失了千余人。目前怀朔镇中守军尚有不到二万人……”王礼说到此处,难掩心中悲郁。

    “怀朔军众将士辛苦了!”贺仲亦感沉重,“请王将军立即通知军中七品以上武将,回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商议迎敌之策。”

    “诺!”王礼道。他皱了皱眉,尽管动作极其轻微,贺岳还是注意到了。

    中军帐内。众人围站地图前,开始商量守城之策。据斥候回报,怀朔城外百里处已有兵马痕迹。义军必定接下来直逼怀朔。留给羽林布防的时间并不多。

    “王将军,城中武器和粮草现状如何?”贺仲问道。

    “回大帅,城中武器尚有弓箭两万支、石炮车八台。粮草尚可维持四个月。”王礼回道。

    “城墙工事现状如何?”贺仲接通着问。

    “工事……局部有破损,整体尚属完善。”王礼显得底气不足。

    “城墙工事中,有三样必不可少。一为马面,二为角楼,三为城楼。” 少帅贺岳入城时发觉怀朔城墙损毁严重,“马面者,是在城墙外侧间隔六十步,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平台。马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敌军来犯时,马面可与城墙互为倚仗,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军,使其不敢从城墙下偷袭。”

    “原本城墙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马面,后因战损,未能及时修复。”王礼面露愧色。

    “既如此,当务之急,我们不仅要修复原有马面,还要在马面之上建小楼,用以屯兵、瞭望,以及储藏武器,充分提高城墙的正面防御力。战时既能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筑的特点,观望敌人,观察敌情,防止敌人迂回城下攻城。又可以凭借城楼从正面及左右两楼间三个方面的交叉视角,阻击敌人,随时点线相连,纺织严密的攻击网。总而言之,马面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不重视。”贺岳的一番阐述让众将心生钦佩。

    “末将立即组织人手修筑马面!”王礼领命欲转身而去。

    原本作为边塞重镇,怀朔早年的城墙防御工事非常完备。朝廷迁都后对六镇重视日益下降,防御工事也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一座城池的防御体系强大与否,除了兵力和武器因素外,与防御工事也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若能凭借地势层层设防,求取兵法上所说的“城有不可攻”的优越守势,自然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敌众我寡的态势之下,这一点尤为重要,身经百战的羽林自然深喑其道。

    “王将军且慢,待我一一述完。”贺岳说道。他对怀朔的城防工事很不满意,当然,边镇的守军常年处在战争状态下,压力和风险都非京城守军可比。

    “是!末将鲁莽,请少帅恕罪。”

    “城楼目前似乎尚完好无损,已是万幸。”贺仲说道。

    “的确,目前城墙正中央处的城楼,是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平日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故而是敌军重点攻击的部位。因此,城楼亦需要加固。为防止城楼战时被毁,需在城墙四角的角台各建小楼一座,即为角楼。角楼的朝向与大墙呈对折形状,其高度、体量稍低于城楼。角楼数量多且分散,战时,角楼内守御者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可监视和出击各个方位的进犯之敌,弥补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

    “对于这些角楼的运用,末将只是在一些古籍中见过只言片语的记载,却不知该如何修筑。”王礼回道。虽然戍边多年,论起守城时工事的运用,他自认颇有心得,但贺岳一番详实严密的论述令他心中自叹弗如,心想这位少帅功底扎实,与昔日在京城中所见纨绔之流绝然不同。

    “修筑之法需有图纸配合,还要有熟练的匠人。怀朔常年处在战乱之中,早年的筑城先辈们估计都没有留下传人,故而王将军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贺岳继续解释,“此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补充。在城墙项部,于外侧应加筑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上设垛口,用以射箭和瞭望,下部设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内侧筑矮墙,比垛口低,起护栏作用,防止士兵往来行走时跌下。这些工事战时都可减少我军的伤亡。”

    众将士听后,皆点头赞许贺岳的分析。

    “岳儿,城中防务工事的布置和组织就交由你全权负责,请王将军全力配合你。衡儿,怀朔近日连连苦战,军民急需休整,你速去整顿粮草,安顿伤者。”贺仲发布了驻守怀朔后的第一道军令。

    “是!父帅!”贺家兄弟各自领命而去。

    义军步步进逼,对方圆三十里的城墙进行全面加固已经来不及。贺岳于是一边率领军民在城外挖掘壕沟,一边命人将挖掘的壕土做成十几万个土砖坯。如此,壕沟可引水护城,砖坯可修筑营垒。哪里被破坏,就用土坯填上,省时省力,随时随地。虽不及整体修筑那般坚固,但已是能用的最好办法。

    当日下午,贺岳正拿着城防图,带领士兵修筑工事,看着满目光着膀子挥汗如雨赶筑守城工事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