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让你儿子接电话。”

    “师爷爷您好!”林国栋小朋友奶呼呼的嗓音响了起来,继续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我是您的粉丝,我把您的《批三国》看了100多遍,您说的简直是太好了。我妈妈说:您的相声表演中还加了一段腿子活,舞台效果特别的棒!”

    腿子活指的是相声里头加入了一段化妆表演。在杜小龙版本的《说三国》中,杜小龙就和他的搭档改编了一段《草船借箭》的小品加了进去,从而让这段相声笑料不断,也更有舞台上观赏的趣味性。

    杜小龙顿时被夸得心花怒放,“哈哈哈,孩子你真的把《批三国》看了100多遍?”

    “那当然,师爷爷您要不然考考我吧,我都把台词背下来啦!”

    “那好。”杜小龙立即问道:“屯上山关公约三事,下一句是什么?”

    这是相声段子中的一副对联,当然难不倒林国栋,他脱口而出:“公子刘琦三求计!”

    “东吴的水军都督姓什么,叫什么?”这是其中的一段对话,老爷子也摘出来考验小娃娃。

    林国栋不假思索道:“姓周名瑜,字公瑾!”

    他这语调还抑扬顿挫,完全把说相声的语言功底都搬了出来,隔空给老爷子露一手。

    “哎呦,孩子你真的是六岁大吗?!”

    杜小龙吃了一惊,这孩子的语言功底一听便知道有料子傍身。

    林国栋小娃娃奶呼呼卖个萌,“爷爷,我真的是六岁大,要是你不信的话,我让我妈妈带着我的户口簿去您家,您给我亲自验证一下生辰八字,好不好?”

    “好!好!”杜小龙被逗得开怀大笑,也对这孩子提起了十二分的兴趣,“后天吧,你和你妈妈过来见见我,我在家里等你们。”

    作为一名老艺术家,杜小龙平时很少见客,这次愿意见林家母子也算是非常破例,完全是看在这小娃娃的面子上。

    另一边,林国栋平静地挂了电话,林桥竖起了大拇指,“爸,您太牛逼了!”

    “这杜小龙给我们几分面子,我们得拿出真本事来挣个前途。”林国栋倒是没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面对前辈,他总是保持着谦虚的态度,“桥桥,你跟我好好排练一场新相声。我做捧哏,你来做逗哏。我们来一场父女同台献艺。”

    所谓的逗哏,就是对口相声中负责主说的演员。相声中的主要台词都归逗哏来说,而捧哏就是接逗哏话的演员,不能让逗哏的话落在地上,俗称量活儿的。

    打个最现实的比方:郭德纲和于谦这对相声搭档中,郭老师属于逗哏,于谦是捧哏,是给郭老师量活的,不能让郭老师的话冷场。

    同理,经常上春晚的岳云鹏属于逗哏,孙越属于捧哏……

    咳咳跑题了,现在他们在书中世界。

    林桥忍不住问道:“爸,你这么矮,我根本都看不到你,到时候你怎么给我量活儿呢?”

    “……”

    对啊,他现在的身高只能够到她的腰。

    却看林国栋老同志搬来了一张小板凳,站了上去,大有睥睨天下的气势在:“这不简单,到时候我站在凳子上跟你说相声!”

    林桥:“……”

    真是活久见,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捧哏演员是站在凳子上说的。

    **

    今晚的夜幕很快降临。

    林桥按照爸爸的要求,重新编排个相声,主题是《爸爸去哪儿》。

    正在马来西亚的叶成锦绝不会想到:他们“母子”两正在拿他当包袱(相声术语:意思是笑料)开涮。

    写相声段子讲究个“三翻四抖”,也就是说相声演员开讲以后,需要经过再三的铺垫、衬托,制造气氛和故事环境,然后才能将包袱抖开以产生笑果,从而使得观众开怀大笑。③

    这样的相声段子听起来很容易写,可实际上创造起来并不容易。

    不过这难不倒林桥,她有相声创作的基本功,最擅长结合生活实际来创作新的段子。眼下叶成锦抛弃了他们母子两个,她便要把渣男的这些事迹写成新的作品。

    当然,相声中不能指名道姓骂某某人,她便用暗讽比喻等手法,把叶成锦的好事通通写上去。

    她要让叶成锦知道一件事:得罪谁,都不要得罪说相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