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尾气 > 分卷阅读17
    >  从谢雨心家出来,马牛和王维都沉默着不说话。不知道为什么,马牛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但又无法明确那种感觉。

    回去的路上有点堵,等他们回到警局,还了车,已经是傍晚时分。燕子一直在给他打电话,他就是不接,后来干脆关了机。他在朝阳北路附近的一家饺子馆闷头吃完三两白菜猪肉馅的水饺,然后一路向西散步到了东三环。

    这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北京深秋的夜晚是最舒服的,白天秋高气爽阳光普照,晚上则有一丝丝凉意,这种温差令马牛强烈地感受到活着的滋味。三环的人行道上到处是匆忙走过的行人。他喜欢观察这些人的脸,有的疲惫,有的亢奋,有的沉思。他们是鲜活的、丰富的、自然的、真实的,让这座城市充满了万般色彩和无限的可能性。

    在长虹桥下,他左转进入三里屯路。路上年轻的面孔渐渐多了起来。三里屯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区,很多服装品牌的旗舰店都开在这里。

    真真去世后,马牛常常会独自一人来三里屯走走。真真的家在三里屯后街,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找她。她就像他生命荒野中的一朵小花。每次和她在一起,即使什么都不做,他也会感到快乐。现在这朵花凋谢了。她被压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中,掩埋在马牛无法面对的记忆深处。一想到她,马牛就心如刀割。

    在太古里,他先去负一层的麦当劳买了一支原味甜筒,然后在中心广场上找了个位置坐下,一边吃冰激凌,一边看着眼前的风景。在他的正前方,有一组地面音乐喷泉,孩子们尖叫着在水柱中穿行玩耍,而他们的家长则在一旁拍照、劝说,既为这幕景象欢喜着,又担心自家宝贝着凉。马牛打开手机,燕子发来了一条微信,说她先回去了。他没有回复,继续吃冰激凌。

    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

    电话进来了,准确地说,是微信语音通话。对方是“黑暗骑士”。

    “照片收到了吗?”胡枫问。

    “哦,”马牛这才想起早上问他要过事故现场的照片,他的记忆力确实出现了问题,最近老是忘事,“忘记看微信了。”

    “没事,我刚发的。干吗呢?”

    “遛弯儿。”

    “能问你个问题吗?”

    “说。”

    “你要这些照片做什么?”

    “暂时保密。”

    “我当时就在现场,这起事故也是我亲手处理的,如果有什么隐情的话,我也想知道,否则我不安心。”

    “放心,你的处理没有一点问题。”

    “好吧!”

    说完,胡枫就挂断了通话。马牛在微信上看到十余张“黑暗骑士”发过来的照片。马牛点开第一张。那是胡枫站在车子左前方,也就是靠近中间隔离带的位置,拍的一张事故现场的全景。中间是红色森林人,旁边车辆经过时,有些人会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那天是万圣节前一天,马牛甚至看到了几个《玩具总动员》里的角色。

    第二张是车牌的特写。

    第三张是从汽车前挡风玻璃往车内拍摄的照片。死者黄天偏头靠在座位上,因为隔了一点距离,马牛看不太清死者的面部。马牛找了好久,终于看到了前挡风玻璃上的两个手写字。因为照片是在玻璃外侧拍的,所以字是反的,不过那时候水迹还没有糊掉,“马牛”两个字是非常明显的。这也证实了他一开始并没有看错。

    接着,他翻到了一张死者的特写。照片中死者双目紧闭,看上去已经死了。马牛盯着看了好一会儿,依然想不起在哪儿见过他。他按灭屏幕,把手机放进口袋。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她。

    谢雨心此刻的打扮与下午见面时完全不同。她放下那种端庄和高雅,换上了有些性感的黑色紧身高领薄毛衣,紧身牛仔裤,头发也放了下来,披散在肩膀上,更显得妩媚。她挎着包——包也换成了那种休闲式的单肩包,穿着低跟皮鞋,脚步轻快地从喷泉的另一侧走过。喷洒的水柱在两人之间形成了水帘,阻隔了视线。马牛犹豫了一下,将剩下的蛋筒皮塞进嘴里,跟了上去。

    她独自一人在前面走着,发梢在她的肩膀上跳跃舞动。马牛小心翼翼地跟在她后面,疑惑重重。她穿过太古里,过了马路,沿着酒吧街一直往北走。路上,不断有外国人擦肩而过。最终,她在一家名为“So Raining”的酒吧前停了下来,然后两头张望,似乎在找人。当她的目光朝马牛这边扫过来时,他急忙闪到一旁。

    等马牛再次看过去时,发现谢雨心已经拉开门走了进去。他快步向前。靠近酒吧时,他放慢了脚步,侧脸向酒吧里望去。透过贴满彩色标签的落地窗,先是看到一个敞亮的小舞台,上面有一个男歌手抱着吉他唱歌。

    一名服务员托着托盘,上有几瓶啤酒,在餐桌间穿梭而行。跟着他的行走轨迹,马牛找到了她,但不止她一个人,在她对面,坐着一个金发的外国中年男人。此时,两人正在热切交谈着。她的表情很自在,与之前那个深沉而悲伤、刚刚丧夫的女人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