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家门的荣光(科举) > 分卷阅读31
    嗑瓜子。

    次日一早,魏停云醒了洗漱好,在后院的竹林跑了两圈,回来梁登库还在睡,就自己到街上去逛逛了。

    在铺子里买了两个包子和一碗豆浆,拿到小方桌上吃,对面一个胖乎乎的大叔,面前放了足有七八个包子。

    魏停云看着他一个个消灭,不得不佩服他的食量。

    不过大叔好像噎住了,直打嗝儿,自己的豆浆早喝完了,就顺手端起魏停云的豆浆咕咚咕咚喝起来。

    终于冲下去后,长舒了一口气,拍还给他两文钱:“你再买一碗,嗝~你是县学的生员吗?”

    “是的。”

    魏停云拿起桌上的钱,又去档口要了一碗,端回来。

    胖大叔又打了个嗝儿:“我也是。”

    魏停云点点头,也不惊奇,多大年纪的读书人没有?

    “我在县学养猪的。”他补充道。

    魏停云倒是没看到县学里有养猪的地方。

    胖大叔剔着牙离开。

    魏停云吃好,给梁登库用油纸袋也带回了一份。

    寝舍陆续来人,到傍晚的时候就住了九个人了。

    九月十三一早,新生员都集合到了一起,到前堂孔圣人像前礼拜,然后就是将束脩礼送给博士、助教。

    律学生和算学生都是绢一匹、酒一坛、脯(肉干)三两,至于博士和助教怎么分,就是他们的事了,据说是六|四分。

    魏停云提着东西到教舍,见小院里人头攒动,明慎堂偏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挨了一会儿就轮到了他,魏停云恭敬的进入,一抬头看到坐在书台后的博士,好似昨天的那个胖大叔,旁边坐着另一个稍年轻些的应该就是助教了。

    魏停云又盯了那博士两眼,确定是那个大叔没错了,他说在县学养猪,怕不是在说他们这些学生是猪喽啰?

    他自己除了吃得多,又是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县学博士也是无品无级的。

    魏停云递上名帖。

    罗伯玉抬起鱼泡眼瞄了他一下。

    第17章 第一堂课

    魏停云和前面所有人一样朝他鞠了一躬,只是多加了一个字。

    “猪——博士,小生有礼了。”

    助教纠正他:“生员错了,先生是罗博士。”

    罗伯玉白了魏停云一眼:这猪崽子是揶揄我呢。

    魏停云出了门进了三间教舍,发现已经坐的满满当当,转了两圈才在东侧找了一个空位。

    他大概数了数,竟足有二百人,可能和皇帝新开科目的重视和学费利好有关。

    只是魏停云心里觉得那罗伯玉不像个有内涵的,不禁为教学质量担忧。

    【叮咚~系统站内信:您有一张新卡牌待查收】

    魏停云一喜,好久好久没有卡牌了,怎么忽然莫名来了一张,他立即登入系统查看。

    卡牌来源:宿主转专业鼓励;

    卡牌性质:读书类;

    魏停云迫不及待的翻开:嘭!恭喜宿主获得一目十行能力。

    不错啊,魏停云觉得很实用!

    刚翻完卡牌,罗伯玉和助教就来了教舍。

    罗伯玉揣着袖子一屁股坐在了书案上,环顾底下十几二十岁的少年郎们。

    “你们,都是因何要习律学呀~”

    他眯着眼睛,拉着长腔调,有些轻蔑的问众人。

    “因家贫、因有兴趣、因进士科太难考、因万岁爷垂青新科、因崇尚公正、因视国舅爷为榜样……”

    答的可谓是五花八门。

    罗伯玉并不评论大家的初衷,只是撇了下嘴,直接给大家留一道题目,命两天内完成,后天交上来。

    课都还没教授,第一天就让交作业。

    魏停云想罗伯玉,莫非是想测学生们的律学底子和潜力?

    毕竟这二百人,水平肯定参差不齐,甚至大部分人可能都是一张白纸。

    因为大家之前都是在学经文、写策论、作诗赋的,律学在私塾里的比例,基本相当于课外读物,就是有少许私塾纳入考查范围,也好比一百分的总分里,只有三五分罢了。

    魏停云的夫子就属于喜欢看律的,所以他们义塾的学子,就比别的私塾的律学涉猎要多,当然也仅仅是涉猎。

    罗伯玉布置好作业就走了。

    教舍里一时有些乱哄哄,大家七嘴八舌。

    “张瑝张琇是谁呀?他们爹是谁呀?杀的又是谁呀!”

    大家手里的课本,可没有记载这个案例……

    罗伯玉留的题目,是一个先唐时期的疑难案例——张瑝张琇为父报仇案。

    助教给大家讲述案件大概。

    张瑝、张琇兄弟俩的父亲张父,是唐玄宗时期的巂州都督,被部下举报贪赃枉法,朝廷就派了一个监察御史杨某去处理,杨御史去了以后;

    在路上被张父的另一个部下拦住,还在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