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将军府出来,闾凝燕就去了四合堂。

    她现在很生气,气的只想告诉雅贞,雪菁还有莹莹,一定要让她们知道,周宝儿是个无情无义的人,而她们之前好心帮忙送旧物资,也是送给了白眼狼。

    雅贞听闾凝燕说完后,不敢置信:“宝儿真这么说?”

    “是,她说她不会帮我姐姐说好话,还说我对她是道德绑架,还说她没要我们行善送东西,是我们自作主张,自以为是,我真没想到她是这种人,太生气了。”

    雪菁同情闾凝燕,帮着骂。

    “确实好气,我见她家佃户遭难,她又要帮着重建,我就叫我母亲也收罗了些旧衣服,本来没什么,举手之劳的事,可她这么说的话,我觉得确实是帮错了人,这种人就不应该帮,更不应该再与她结交来往。”

    莹莹在四个人里年纪最大,今年已经十一岁,算是性子最沉稳的,仔细思索了一下。

    “燕儿,你也不用这样生气,客观的说,咱们送旧物资给她是人情,她若记着,便会念我们一句好,不记着,我们也没损失什么,到是你姐姐!”

    “我姐姐怎么了?我姐姐难道做错了吗?”

    莹莹沉默了一下,想起自家长辈的评论,叹了口气小声问:“你姐姐派人去田村布施,有问过宝儿吗?”

    闾凝燕板了脸:“没有,可我姐姐确实是一片好心,也是因为她家的事,才去布施的,要不然何必花一千两银子,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呢。”

    莹莹皱眉:“我家祖母说,好心做事也要先问过别人需不需要,如果不需要,你冒冒失失去了,最后的结果就是费力不讨好,像凝香姐姐没有问宝儿,就自作主张的去田村布施,往好里说是跟宝儿情同姐妹,但要往坏里说,凝香姐姐就是在抢宝儿的风头,想捞好名声。”

    闾凝燕倒抽了口气。

    “你胡说!我姐姐从来没想过要抢别人风头,更没想过去捞好名声。”

    “我姐姐她,就是冲着宝儿才去做的。”

    “可这事做的不妥啊,送旧物资就好了,不需要再去田村施粥的呀。”

    雅贞见莹莹和凝燕吵了起来,便说公道话。

    “宝儿家佃户出了事,她能施粥,凝香姐姐为什么就不能施粥,更何况宝儿还往粥里掺沙呢。”

    莹莹摇头:“我祖父说宝儿往粥里掺沙就是对的,只有那样做,才能挤济到真正需要填饱肚子的人。”

    雅贞翻了个白眼:“我才不觉得,我觉得掺沙就是羞辱人,施粥就施粥,何必要掺沙。”

    莹莹较了真,索性严肃的问章雅贞。

    “好,你不觉得掺沙对,那凝香姐姐没掺沙,反而是好吃好喝的供着,最后结果如何?那些领救济的,又有几个是真正的穷人?”

    雅贞瞠目结舌,忽然没了话反驳。

    现在的平安城,谁不是在议论周家施粥,还有闾家施粥的事,尤其是昨天,简直就轰动了整个平安城。

    闾凝燕正在气头,怎么可能去听这些。

    “别说那么多,你就是和周宝儿站到一起了对不对?也觉得我家是活该,活该帮她对不对?”

    “我没这么说,我只是说凝香姐姐心是好的,但事做错了。”

    闾凝燕气恨不休的站了起来。

    “你还是在指责我们错了,好,很好,既然你觉得周宝儿没错,她还是个值得深交的人,那你就去跟她交朋友吧,我闾凝燕以后,是不会再跟她交朋友了,跟你,也不再是朋友了。”

    刘莹莹也生气,心想你怎么就听不懂呢。

    “我只是就事论事想劝劝你。”

    “我要你劝?你算老几?反正我算是看明白了,你和周宝儿就是一类人,没心没肺还无情无义!”

    刘莹莹看章雅贞,章雅贞有些慌,但还是站到了闾凝燕这边。

    既然如此,刘莹莹也不再说话了,福过身回到自己的位置。

    四合堂发生了什么周宝儿不知道,外面如何评价她和闾家,她也没功夫管,她在闾凝燕走后,便沉下心继续实施计划。

    而事情闹这么大,自然而然就传到了宫里。

    太后等人听说后,也是各持意见的在宫里讨论了起来。

    德妃言:“闾家是自作自受,既然做不到就不要夸下海口,最后闹了笑话,能怪谁?”

    贤妃反驳:“闾家毕是布施,愿意是人情,不愿意也是本份,真正让人生气的是那些刁民才是。”

    慧妃讥讽:“那怎么周家就没碰到刁民?”

    贤妃翻了个白眼:“她家不是往粥里掺沙了嘛,要不是饿到受不了,谁会愿意去吃?”

    慧妃紧接:“那不就是了,布施行善真正的用意是什么?还不是挤济真正有需要的灾民吗?要我看,周家才是真正的做实事,而不是冲着好名声去的。”

    贤妃瞪眼:“你这话说的,闾家难道是冲着好名声去的,据我所知,是她家大女儿跟周宝儿情同姐妹,是帮忙去的,据说还花了一千多两银子买米买肉呢。”

    太后听得脑袋疼:“好了好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哀家看来就是闾家碰到刁民了,闾家做事也确实不妥当。”

    贤妃见太后也偏帮周家,忍了忍气就没有再说,但心里很不满,她觉得闾家没错,有情有义,就算事做的不对,周家也该出言提醒,可周家不提醒,任由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那周家就是故意想看闾家出丑呗。

    宫妃各持己见,传到御书房,周帝饶有兴趣的听完。

    “贤妃当真那么说?”

    “这个……也许是奴才们没听清?”隆公公不敢轻言肯定,便耍了个滑头。

    周帝斜了他一眼:“慧妃到是不错,今晚就翻慧妃牌子,贤妃的牌子……先搁置一个月。”

    隆公公小心翼翼的说是,再观周帝面色,就见周帝心情极好。

    “皇上,睿世子还在门外候着呢。”

    “传他进来吧。”

    周睿理了理衣服,进了御书房,行完大礼后便将马曼青等人闹事的折子递了上去,还有马六杀人,马桂想逃罪,带着村民聚众伤人一事,全部写在折子上。

    周帝看了一眼就知道了事情经过。

    “这种小事你还来问我?”

    周睿低眉垂帘:“闾侍郎要属下严惩马曼青,属下不敢随意处置。”

    周帝笑了一下,索性走到周睿面前,似笑非笑:“掺沙是你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