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穿成火葬场在逃公主 > 分卷阅读23
    地盘看看笑话吗?

    那友邻都主动招惹陶国了,陶国绝境反击,并不过分吧?

    反击,当然可以进去顺手借点羊。

    做皇帝的,心都黑。

    陶南州啊,算无遗策。

    看看时间,得有一个月,沈杉也该获得他的金手指了。

    沈松去的时间,真的是刚刚好。

    之后果然,沈松去到西乌没过多久,西乌战事便起,与陶姈的推断完全吻合。

    西乌先是派兵试探,陶国佯装不敌,最后西乌大军压境,陶国才亮出了自己真正的战力。

    这个时候,却已经迟了。

    西乌被找不到爱女满肚子气的穆将军按在地上摩擦了三天,心服口服,主动投降。

    然而,西乌是游牧民族,自己人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粮食实在是没有多少。

    于是,穆将军借道西乌,同攻向了西乌的另一个邻居,劲敌齐国。

    当然,出兵的理由是西乌不堪齐扰,特请友邻陶国襄助。

    事实上,陶、齐两国都很烦西乌,打着打着就把西乌瓜分了,齐国反手又送了些粮食给陶国。

    如此,战事休,西乌亡。

    陶国与齐共分西乌,自此毗邻。

    陶姈听完这仿佛开了三倍速的战争故事,长叹一声。

    “看来大家都不想打仗,除了西乌。”

    章骏站在河堤上指挥着自己的手底下的兵和百姓们一起挖水道。

    连月的大雨,章骏风里来雨里去,轻甲一直覆着雨。

    “公主,您现在还得除了咱们陶国。咱们不得不打,外头不打,里头就得打起来了。”

    陶姈披着身蓑衣在雨中,她沿着初见雏形的堤坝走了一圈。

    “但凡还有活路,大家都不会走那条路,去用血拼条路。为君为官,居高视下,得给百姓们留条活路,这条路不要窄了,窄了,就像剑走偏锋,容易出事。”

    章骏跟在陶姈后头听训,默默思考。

    陶姈在土地牢固处停了步子。

    “前几天又发水,官员们抢救齐安的卷宗,有一间屋子里堆满了卷宗,官员们却不在意,最后只抢救了一箱子出来,剩下的,都不管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那一屋子都是一种卷宗,留一箱子就够了。”

    章骏那个时候在水道上,对此并不了解。

    “哪种卷宗?”

    陶姈指了指水道上下的百姓们。

    “是上下游百姓为这水灾,为这齐安坝是否放水,大打出手,闹出的无数人命案子。私人为防洪筑起堤坝无数,却没有一座抵得住这天长地久的流水,大家都只顾一时一己之利,不论其他。此番种种,皆因我们造齐安坝为护祖陵不顾他们生死,给他们竖起来一个不该有的表率。”

    章骏恍然大悟。

    “怪不得公主您如此坚决地要挖祖陵,造这个堤坝时,要求水官反复讲解利弊,因长久生计,百姓们积极了不少。”

    新坝建造至今,已有月余,大家依旧干劲十足,与此脱不了干系。

    陶姈转身看向章骏,特地放大了音量,她还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小章将军,你说这坝,应该叫什么名字?”

    章骏还在思考,底下的灾民们就纷纷出声了。

    “公主,叫公主坝吧。”

    “对,就叫公主坝。”

    “这名字真不错,公主建的坝,可不就得叫公主坝。”

    陶姈笑了笑,把音量再大了大。

    “这坝是你们一砖一瓦自己建起来的,怎么成了我建的?”

    大家纷纷摇头。

    “要不是公主,我们这辈子都建不出这坝。公主千金之躯亲自下坝,和我们同吃同住,一定要叫公主坝。”

    “是啊是啊,而且这坝建好了,以后子子孙孙,受用无穷。”

    却见陶姈也摇了摇头。

    “以后你们的子孙会建出更好更壮观更雄伟的大坝,洪水都成了大坝的助力,不再可惧。大家建坝为自己而建,后世之人更有后世的福祉。”

    陶姈眼前是一双双懵懂质朴的眼,她福至心灵,同左右道。

    “就叫百姓坝吧,百姓人筑,是为百姓坝。”

    章骏第一个拍马屁。

    “公主这个名字起得好啊,百姓坝,再没有比这更合适的。”

    敛影也不甘落后。

    “百姓坝若有幸在史书就名,定能流芳百世。”

    陶姈神秘莫测地笑了笑。

    “它一定会流芳百世。”

    剧情里沈杉造百姓坝,被誉为一代圣祖。现在,她要把这个造坝的功劳递给陶南州。

    陶姈步履不停,往回走。

    “走吧,回去,给皇兄写信。”

    陶南州身边的奴才都不太敢把陶姈的信递上去了,他们现在脚下踩着的黑砖不停地提醒着他们。

    公主来信,准没好事。不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