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湘西猝不及防地把东西接过来,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只是来喝点水,也能被塞活干?
她一脸郁卒地端着食盘往外走,思衬道:原来贺君知今天没去上朝还在府内,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是又病了?
穆湘西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贺君知房门前,单手抄着食盘,先在外面试探性地敲了敲,得到里面的首肯后才推门进去。
一见面她就上下把贺君知偷偷打量了个遍,可惜出乎意料的是,他气色不错,精神尚可,并没有什么生病的迹象。
穆湘西把食盘放到桌上,眼睛依旧半寸不离他的脸。要知道,昨晚当值的人可是她,要是他不小心感染了风寒,保不齐就会怪罪到她的头上来。
她这么直白的目光贺君知怎么可能察觉不到,但也只不过是皱了皱眉,注意力仍旧放在手头的书上。
屋内开了地龙,比外头要暖和不少,穆湘西有点舍不得出去,于是就待在桌边,等着贺君知用餐。她发现贺君知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便是看书做事太沉迷,容易忘记吃饭的时间,就比如都到了这个点,寻常人早就用过了饭,他还依然无知觉般地捧着书。
穆湘西极其富有存在感地站在饭桌边上,时不时地用脚尖磨一磨地毯,目光晃荡着四处看陈设,甚至还有站立不住歪了身子,见贺君知屡次看过来,连忙端正姿势,换上一个懂事的笑,并且手提醒般指了指桌上的粥菜。
贺君知不喜欢麻烦下人,这一点在昨晚看他喝药就知道了。今天当然也亦是如此,没过多久,就见他丢下书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饭桌上,看都没看菜一眼,就沉默地开始吃,仿佛他吃东西只是为了活着似的。
穆湘西摸着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咽了咽口水。为了转移注意力,她把目光移到贺君知放在桌案的书上,居然是一本讲兵法的,她顿时来了兴趣,一目十行地读了下去。
贺君知看得比她细致,几乎每隔几句就有他写的批注,字如其人,他的字就算是隔着书页,也能感受到那份放荡霸道。
贺君知吃了多久,穆湘西就低头看了多久,越看越眉头紧锁。刚开始读还好,越到后面她越能看出他那难以言表的野心,仿佛是一名预料到自己即将出征的将军,提前布置好了一步步作战计划,无论是手段还是谋略都令人胆寒。
她兀自发冷,没注意到贺君知也正在眼神沉沉地打量着她,等到他信步过来,把书看似随意地一拿,这才幡然惊醒过来,连忙垂下眼睛。
贺君知翻着手中的书页,看似不经意地一问,实则已经起了疑心:“很喜欢看书吗?”
喜欢看书又没什么,穆湘西心一横,干脆豁出去了,微微点了点头默认。
“我倒是不知道,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识字了。你当初就连哑语,都是我一点点教会的……”贺君知把书一合,伸手轻而易举地撮住她的脖子,稍一用力就能感觉到颈脖处指节在缓缓收紧,窒息感扑面而来。
他眯眼冷酷地质问:“说,你到底是谁?”
穆湘西叫苦不迭,当初她第一次写字的时候就察觉到贺君知神色有异,但想更改时已经来不及了。想来贺君知也是在心里憋了好久,今天终于被他抓了个现行。
她感受着颈上犹如铁锢一般的手,呼吸渐渐不畅,忍着不让眼泪落下。大家都说贺君知脾性反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至少她认识的他,对她好时能把她捧上天,也总会因为一些无来由的事情发怒,叫她狼狈不堪、命悬一线。
这男人比起沈洵更危险,以她的驾驭能力来说,还是离得越远越好。
想到此,她抬起绵软无力的手,在他小臂上慢慢写道:[奴婢并非刻意隐瞒,若是世子爷不喜,可责罚奴婢搬回听竹苑。]
贺君知挑了挑眉,瞳中乌压一片:“你当东厢是什么地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穆湘西的眼中已经覆上一层泪膜,蹙着眉不解地凝望着他,似乎有满腹的委屈无从诉说。
“罢了,”贺君知暗叹一声,骤然松开了手,烦躁地捏了捏自己的眉骨,“不是你的错,是我太多疑了。”
他把手中的书往穆湘西怀里一丢:“既是喜欢看书,那就拿几本回去看吧,都是些兵书,改日我再顺便给你带几本姑娘家爱读的话本。”
能看兵书已经是因祸得福了,穆湘西怎么还能奢望更多,她心中一喜,眼泪也退了回去,捧着书激动地比划道:[多谢世子爷,奴婢一定完好无损地把书还回来。]
贺君知冷哼一声,重新拿起了另外一卷文选,眼也不抬道:“随便。”
第十五章 喉疾
片刻后,穆湘西拿着书端着漆盘从贺君知的屋内退出来,彻底掩上门后才敢露出惊惶的神情。
她在裙边蹭了蹭手心的冷汗,迫不及待地重新翻开那本兵书。不局限于只是那一页的内容后,标注看起来就比先前更加明显了。
现如今的朝政势力分为三个派系,皇权被割据架空,西北边境云家拥兵自重,誓死追随九皇子,而国公府贺家身为云家的姻亲,必然会在京都给予相应依仗,叫他们不至于远在千里,京都消息半点透不过去。
踏着穆家上位的太子当初是最不被看好的,但贵在储君之位名正言顺,只要稳重不犯错,自有迂腐老臣看在先帝的面子上拥立其君主之位。加之他最近靠着联姻笼络了贺家的大对头康定候,虽说结盟牢靠程度还有待商榷,但至少短时间内也无人敢轻易做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