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共享 > 分卷阅读32
    递过来的茶,一口气喝了半杯。

    厨房里的另外三人在聊天,何依竹听着,还是不太听得懂。晚上睡觉时,不待她问,梅怀瑾自己就说了:“过段时间换地方拍,提前跟老太太说了时间。刚刚她让我好好对你,她挺喜欢你的,说你是个好孩子。”

    何依竹一脸得色,毫不客气收下夸自己的言语,“什么时候换?”

    “最多半个月。”

    这部戏前期筹备一年多,拍摄预计七个月。何依竹知晓了下个地点,唔了一声。

    两人枕着一个枕头,脸贴着脸闲聊,聊起梅怀瑾来年的工作打算,扯到了何依竹常看的综艺,何依竹歪头,??J“又拒了?”

    这个综艺坚韧,从第一季到现在,一直坚持不懈给梅怀瑾发邀约,但梅怀瑾一直没有上综艺的打算。不怪何依竹是这个反应。

    “不,今天接了。”

    “嗯??”

    梅怀瑾想了想:“婷姐可能被这个组的坚持不懈感动了吧。”见她挑着眉盯着自己笑,就知道她不信这个理由,如实说来:“这一季邀约的其他参与人跟我都挺合的,节目设置也还挺有挑战的,而且离家近啊。”顿了顿,他自信道,“当然最主要的,我准备好了。”

    何依竹倒是更期待了,这是她国内最喜欢的综艺。

    “好期待哦。”她稍微往前凑了凑脑袋,亲了亲梅怀瑾。自信的男人可真让人自豪。

    参加综艺算是得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这些年,不断有各种综艺邀约,梅怀瑾不想把自己工作牵扯进生活,除了作品宣传一堆主演必须得上节目,其余的,婷姐都拒绝了。

    这部综艺设置上有些特殊。是讲电影创作的,在限定的时间内,从无到有创作出一部作品,全方位展示台前幕后生活、创作、拉投资、拍摄的过程,作品的主题在第一期时由发起人抓纸团决定。参与人聚集了导演、编剧、演员、美术等主要人员。

    综艺录制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会录到电影杀青。电影会在综艺播出后上院线。今年是第六年,这是第三季筹备。

    设置挺有意思的。台前幕后,诠释了从业人对本行业的热爱,展示了一切作品产生的过程。这很考验业务能力和心理。

    梅怀瑾第一次看到邀约时就有些心动,但他很清醒。那时他才拍几部电影?21岁走红,但因为毕业,21岁到22岁这一年都没接戏,拍的作品没过一手之数???,代表作还只是出道作。

    他清楚自己的斤两,也很清楚自己会被邀约的原因:彼时他第二部作品正在院线上,热度持续居高不下。脸行,年轻,业务也还行,能抗票房,只要拉过来,票房就能稳。

    梅怀瑾自知这个挑战自己一定得接,但不是当时。沉淀几年,现在刚好是时候。

    截止到目前,这个综艺创作出来的作品口碑都很不错,这令后面的参与人压力倍增。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杀青后到综艺开录中间有一段时间,何依竹暂时没课,但碰巧被毕业生的论文和毕业作品正好截胡,没法出去。梅怀瑾琢磨着时间,想着只能短途游玩。

    他跟何依竹说:“听说上海欢乐谷新开了个蹦极项目,等我忙完这段去?”

    女孩子似乎都对刺激的项目有很大的兴趣,每每去游乐园,过山车和跳楼机、海盗船是得来回排几次队才过瘾。何依竹听到蹦极,眼睛骤然发亮,像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一副太好了的激动样子。

    梅怀瑾眉眼因笑意弯弯,模仿着某次,在游乐园碰到的一位正在向女朋友撒娇的恐高男士:“我想玩碰碰车。”

    何依竹故作大方:“再加个旋转木马。”

    两人笑作一团。闹够了,何依竹从枕头底下抽了本书出来:“我想听。”

    梅怀瑾便坐起来,披了外套,等何依竹调整了舒服的枕腿姿势后,随便翻了一页,轻声朗读:

    “我是一个受到哲学鼓舞的诗人,而不是一个会写诗的哲学家。我喜欢欣赏美丽的事物,喜欢在微妙之中,通过极细微的事物,追寻宇宙的诗歌灵魂。

    诗歌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陆地和大海,湖泊和河畔,无所不在。城市中也存在诗歌——否认吧——现在我坐在这里,这一点看起来很明显:这张桌子,这张纸,这个墨水瓶,都存在着诗意;诗意存在于轰轰从街上驶过的汽车里,存在于一个工人微小、普通且可笑的动作中,他正在街道的另一边为肉店画招牌。我的内心感觉通过这样的方式主宰着我的五官感觉,在这一生中,我看待事物的方式与其他人不一样,对此我深信不疑。……”

    梅怀瑾是知道这位作家的,生前抑郁孤僻,死后成名,从作品就能看出,那是位敏感,又掺杂着平凡为人的百无聊赖的人。

    灯泡瓦数低,照出来的昏暗的黄光显得温暖。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农村夜晚安静祥和,这里的环境陈旧朴素,凹凸不平的地板是被压实了的土地,老屋建筑和家具陈设都是木制,身上压着的被褥厚重。

    和城市建设受到污染不同,这里的空气质量好到,每天晚上能看到许多星星。这代表第二天天气很好。

    和几十公里外的繁华对比,是全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梅怀瑾呆过不少这样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