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的信仰是祖国[快穿] > 分卷阅读12
    围着我问题,差点耽误后一节课,李老师进去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走错了教室。”

    张树森也笑了:“那还不好?证明咱们国家未来一片光明嘛!”

    对面老师深以为然,感慨:“是啊,真好!”

    两人没再多聊,张树森擦完眼镜重新戴上,便提前赶往教室。

    学生们也早已经到齐了,一看见他,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张树森倚在讲台边上,笑着说:“怎么回事?陈教授跟我说你们打算叛.变去数学系啊。”

    大家顿时哄堂大笑。

    有活泼一点的学生扬声道:“张教授您要是每周多上两堂课,我们哪舍得叛.变呀?”

    其余人也跟着起哄,张树森便故意道:“想让我多上课?这样吧,下次随堂小考你们平均分能够达到80,我就去跟系主任申请。”

    众人立即唉声叹气起来。

    谁不知道首都大学物理系的张树森教授讲课是众人皆知的诙谐生动,出题却是出了名的魔鬼级别呢?

    张树森心里已经决定,今天回去后把时间再挪一挪,争取周末能给他们加一节私课了。但没确定下来之前,也不打算提前说。

    他一边低头翻阅学生们上交的课后作业,一边笑着说:“陈教授同我表扬你们呢,说你们最近学习积极性高,继续保持啊!”

    他话音刚落,便有学生嚷起来:“还不是杨安国天天在我们面前说食堂有位女同志自学都比我们厉害,哪还敢松懈呀!”

    “哦?”张树森正好翻到杨安国的作业,不由眼前一亮。

    这一届的学生资质都十分不错,张树森为了教育他们“学无止境”,每回布置作业时,总会出一道稍微有点超纲的附加题。

    上一回留的题,难度较以往都要大,高年级的学生都不一定能解出来。没想到杨安国不仅做了,步骤思路还十分简明清晰。

    张树森满意地点点头,喊了声杨安国,笑着说:“附加题做的很好啊,这题要用到你们下学期才学的内容,我本来以为班上应没人能做出来。”

    杨安国慌忙站起来,扶了下鼻梁上的眼镜,一本正经地说道:“张教授,这就是咱们学校大食堂的那位女同志教我解的,虽然我有提前去翻阅资料,但若没有她的提点,我自知是解不出来的。”

    说着,他的语气变得敬重起来:“庄同志虽然比我大不了多少,却因为家庭原因早早辍学,但她一直没有放弃学习,一有时间便自己看书,懂的知识比我多得多!她一边工作一边利用闲暇时间自学,都能学到这种程度,实在令我钦佩!”

    有听他说过多次的同学信口开起玩笑:“安国你现在每天开口闭口庄同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家属呢!”

    杨安国一听,脸眨眼就红了,却是急的。

    他瞪着那人,气得打结巴:“你、你别瞎说!我对庄同志是单纯的敬佩之情!”

    “我前两天听杨安国同学提起后,也觉得那位庄同志笃信好学,实乃我辈楷模,和宿舍的同学们提起过多次,难道我也将人当作家属吗?怎么能在背后这样调侃别人的名声?”

    说话的是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个短发女学生,说完还狠狠瞪了之前的那个男同学一眼。

    “就是就是,哪能这么说话的!”

    教室里立刻响起许多附和之声。

    开玩笑的男学生也自知口无遮拦说错了话,抬手重重拍了两下自己的嘴巴,站起来郑重道歉。

    虽然张树森同妻子许秀英是同在西国留学时自由恋爱结的婚,但国内情况不一样,如果被人上升到作风问题,恐怕会对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于是他严肃地出言教育了几句,又道大家都应该多同那位庄同志好好学习,这才开始今天的教学。

    一直等到上完课,隐约感觉胃部不舒服,张树森才想起自己从昨晚到现在还没吃饭。

    于是他调转方向,准备先去食堂吃碗面,再回办公室。

    学校时常有老师因为工作,而来不及在正常时间用餐,因此食堂有专门的教职工窗口。

    食堂的职工都对张树森很熟悉了,厨师一见他便道:“还是一碗素面吗张教授?”

    张树森笑着点头应是,完了想起来今天在教室听说的掀起同学们学习热情的“传奇人物”,便问:“我听说食堂新来了一位姓庄的女同志?”

    厨师一听,立刻道:“对嘞!小庄上个月来的,聪明又好学,明年要考咱们大学的。喏,现在还在那儿看书呢!”

    说着,他扬声喊了庄星苒一句,将人叫到近前。

    食堂里职工的年纪普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