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礼的习惯,哪里见过这阵丈,吓得躲在乐妤身后。
此事可大可小,李殊拈了这个错处纠缠不清,但乐妤不欲与她争执过多。随即拦住两个嬷嬷,想着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小七,给长乐公主赔罪。”
可长乐公主明显不这样想。
小七扑通一声跪下,叩了几个头,叩完也不敢起来。
“长乐公主满意了?”乐妤问。
“哼,你以为这样就行了?你这奴婢和主人一样,不识好歹!嬷嬷!掌嘴!”李殊铁了心,要给乐妤点颜色瞧瞧。
乐妤挡在小七跟前:“长乐公主要怎样才能消气?”
李殊闻言低笑,柔媚开口:“想让我消气也可以,你,替她跪下来。”
“我若是不跪呢。”
“嬷嬷!掌嘴!”
两个嬷嬷越过乐妤,就要把小七拉起来,乐妤给了小七一个眼色,小七立时反手给了一个嬷嬷一拳,又制住另一个。
李殊气得急跳脚,指着乐妤道:“乐妤,你怎么敢!”
一再忍让只会让她变本加厉,“长乐公主,你我皆是有封号的公主,你若是做得太过分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
乐妤敢这么做的原因无外乎天元朝还用得上她,建安帝郭皇后都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对她做什么。
李殊也不傻,想清楚之后哈哈哈大笑起来:“也是,我跟你这个弃子计较显得我多不上道。明日和亲人选就要定下来了,往后长安公主好日子多的是,希望到时候你还能有这个傲气!”
说罢,领着众人嚣张离去。
第8章 议和
李殊走后,乐妤转身回了房。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乐妤把小七叫到跟前,低语说了几句。
小七发出惊呼:“见单于王子?”
“小姐,你确定这法子可行?会不会太过冒险?而且单于王子住在宫外,我们怎么能见到他?”
“明日,使臣会进宫。”这是李殊刚刚给她的消息。
小七慌了,“小姐,我害怕。”
乐妤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害怕,有我在,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就好了。”
第二天,按照小七从小公公嘴里套出来的话,乐妤带了面纱等在单于盟几人必经之路上。
她这一举动过于冒险了,但是她也不想坐以待毙。
单于盟直冲冲朝她走了过来,眼里甚至有一丝惊喜。
“长乐公主?”乐妤不知他怎么会把自己认成李殊,但是这意外的收获还是让她一喜。
欠身福了福,乐妤开口:“六王子能否借一步说话?”
单于盟自那晚宴会后就对乐妤念念不忘,有此机会他定然不会放过。
两人也没走远,使臣就在不远处等着。
乐妤没有揭开自己的身份,直言道:“六王子今日可是为了和亲一事?”
“是。”但是他也知道,按着那天宋景所说,长乐公主和亲的几率是少之又少的。匈奴也不会为着一个公主就和天元朝交恶,对比起来,他昨天输了一半岁币才令他头痛。
“六王子想必也知道,天元朝是不希望让本朝公主和亲匈奴的,既然如此,王子为何不主动降低要求,来获取更多其他的利益。听闻昨日王子和宋统领的赌约……”
眼前的美人主动提起这件事,让他羞愧得无处安放,可毕竟是自己技不如人,要怪只能怪自己太过轻敌,才让宋景有了可乘之机。
但是他也不明白长乐公主为何会和他主动提起这些事,她是建安帝宠爱的公主,犯不着为匈奴考虑太多,心里渐渐升起了防备之心。
“不知公主有何高见?”
“比起美人,游牧民族需要的是生存的技能,若是能和中原互通有无,通亲,那我相信,匈奴人民也会过上和中原人民一样富庶的生活。”
此言倒是不假,可是这次议定的求和款项里并没有开市这一条。而开市,确实是他们殷切希望的。
单于盟想了想,对她说:“我明白公主的意思了。”
“那就不耽误六王子,您请。”
说罢,乐妤侧身,待人走后才回了紫薇阁。
--
而勤政殿内,沈惴悄悄靠近宋景,把乐妤与单于王子会见的事告知他。
宋景听完神色一转,轻声笑道:“有几分胆色,我倒要看看她想做什么。”
议事正事开始,单于盟先是侃侃而谈和亲对于匈奴的意义以及匈奴王对长乐公主的期盼,话里话外都在暗示非长乐公主不可。
见皇座上那人脸色愈加暗沉,单于盟急转极下,道:“若是和亲以宗室贵女代替,我国希望天元朝能开放平西关以南的城市,允许通亲,开市。”
建安帝闻言与宋景互视一眼,这不就是宋景想的法子?
开市不仅对匈奴有好处,于天元朝而言,更是利大于弊。
天元朝国库空虚,今年收成不好,税银几近减去一半,而常年的战争更是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无论从何出发,天元朝都需要休养生息。
而在中原泛滥的丝绸、茶叶等物品对于外邦来说确是珍贵的贡品,卖出的价格也能翻上几番,对于缓解中原局势具有极大的作用。
当然,匈奴人民获得的利益也不言而喻。
宋景在一边开头道:“开市?那可比一半的岁币划算,单于王子真是打的好主意。”
单于盟脸色不豫,张相却觉得这个方法极好,连忙进谏:“禀圣上,臣以为六王子所言极好,我朝或可考虑将平西关、嘉靖关作为开市的关口,若是效用明显,可酌情考虑其他关口。”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