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五入爱河 > 分卷阅读23
    儿女孩,她叫段林安,复读过两年,整整比我大四岁。

    段林安性格外向,直爽泼辣,讲一口地道的陕北话,我常常被她一系列的语气助词逗乐,特别是她坚持说自己讲的是标准普通话的时候,可她普通话考了三次都是二乙,这当然又是后话了。

    军训结束后的我晒得黢黑,其他女孩也与我一样黑,这就显得我没那么黑得特别。其实我对自己的相貌不是特别在意,只求人家有的五官我都有。没想到的是,做体检时我的身高竟然长了3公分,但体重还维持在高考时的45公斤。

    段林安说我是矮子堆里拔将军,我气呼呼地反驳她:“等我再长两年,我比你还高,到时候我就真的是将军了!”

    她以无比信任的眼神看着我:“俺可盼着嘞!”

    我明知道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长到175的,165冲一冲仍觉得困难。宿舍里这几个“姐姐”看我还算有点希望,总是拿好吃的好喝的给我补充营养,大四毕业我勉勉强强过了164。

    新型模式的学习对我来说不是很费劲,因为都是些纯文科类的东西。我们专业没有高数课,这意味着数学在高中以后彻底走向了终结。经济上,学院里有个兼职群,我学业不忙的时候会去做点零工赚点零用,发过传单,去过晚托班。虽然学费免去大半,也有了贫困生补助,但还是能赚一点是一点,可以补贴家里。姐姐总是担心我身上没有钱吃不上饭,说要给我寄钱,可家里的低保零零总总加起来一个月不超过一千块,她吃饭生活、看病吃药勉强够用,我怎么还能要她的。学习上的优势直接带来的奖学金给了我莫大的鼓励,第一学期我以全班第一名拿到5000元整,回到家后给姐姐买了一台空调,搞得她喜极而泣。

    我的生活总算迈上正轨,高中时的一切也慢慢抛向脑后,起初郁盛和裴元的几个电话和短信忽略不计意外,再也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干扰我。看到小黑的时候,我偶尔会想起那个人,然而没什么感觉,欢喜也好,愤怒也好,都过去了。

    2007年一月放寒假,我在家里陪姐姐一起做勾编袜。我手艺不行,一天只能做二十双,价格还是一元一双没有涨。装了空调姐姐也不舍得用,总是抱着热水袋,手冷了就捂一会儿再继续工作。小黑趴在我们的帐台上,歪着脑袋并不睡,两只眼睛忠诚地看着,伴着。它可真是个乖巧的小家伙,性子缓慢,或也因身体肥胖的缘故,从不上蹿下跳。

    “做了总比不做好。”姐姐说。她戴着的酱紫色帽子也是她自己勾的,只要稍微笑笑,人就特别像个慈祥的老奶奶了。

    看到帽子底下看到她新长出来的几从白发,我问:“我给你买的维生素和氨基酸你天天都吃的吧?”

    “吃啊!怎么不吃,不吃要过期的呀!”她理所当然地告诉我。

    然而我去翻她的瓶瓶罐罐却发现,药是均匀地少的,可她顶多是一天隔一天在吃,一瓶30粒能吃两个月。这个抠门的女人,日子过得四处抠抠搜搜,竟然连药都开始省了……我生气把她骂了一顿,她也气:“咱家就这个条件,整天吃这些补品吃得起吗?我吃了这么些也没见长生不老哇!”

    “谁要你长生不老,你把免疫力提高了比啥都好!”

    “好不好都是命!”

    我上学的每一天睡觉之前都是数着钱睡的:钱包里还剩多少,必要支出多少,这个月有哪些活做,我能为下个月存多少,年末我能还多少的外债……巨大的经济压力下,我连睡觉都会觉得浪费时间。

    也就放假没几天的样子吧,我接到书店老板娘王缇钰的电话,她问我:“小艾,空了要不要来兼职呀,寒假工资比较高哦。”

    她向我报了个极具诱惑力的数字。我本想拒绝,一想到开学之后所要花费的费用,不禁又犹豫起来。我主动和郁盛断联,是否还能重复利用他介绍的资源?一旦要用,我不就再次“人在屋檐下”,不得不理他了么?

    第13章 这个令人反感又偶尔令人惊……

    果不其然!我去上班那天郁盛就是守株待兔蹲守在二楼!我一进门便看他凭栏向我挥手,他戴着一副老气横秋的银色框眼镜,穿着纯黑色中长款风衣,长身鹤立,俨然老干部模样。

    我视若罔闻,心平气和地问老板娘:“还是跟之前一样的工作吧?”

    老板娘端着热红茶:“嗯,去吧。”

    我先去转了一圈查看情况,发现书店内的陈设与夏天相比模样大变,后来老板娘说起我不在的这段时间是另一个不太灵光的小伙子做的,他很快就辞职了。我还是按照我原先的办法把书籍归类后以首字母排序,光这一项操作就忙活了我整个上午。

    中午时分,老板娘点了简餐来前台叫我:“我来看一会儿,你先去吃饭吧……哦对,阿盛也在,你们可以一起吃。”

    “在哪?休息室?”

    “嗯。”

    唉,我内心叹了口气,怎么一来上班就要跟他吃饭?我难以面对他,心情很复杂。

    不情不愿敲门进去,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