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一枝于蓝 > 分卷阅读36
    br />  之前我怀有奢望,期盼着能跟他多相处,他也能喜欢我。现在只能死守着朋友的界限,即使冒出旖旎心思,也要强制压下。

    夜空下看不到一颗星,寒风阵阵,我抱着双臂,听陶蓝一点一点地说:“我高一那年,成绩还不错。因为年纪小,有些自负,那个时候,也不怎么喜欢王老师。后来,发生了一点事,我休学了,王老师找了过来,我才慢慢了解他。那个时候,我妈妈原本打算让我辍学,但我不甘心,还是想读书,就告诉了王老师。”

    顿了顿,他继续说:“我妈妈刚开始不太愿意,给了我和王老师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但王老师每隔几天就来看我,给我课堂笔记,让我不要拉下功课。”

    发生了一点事?是什么事能让他休学?很严重?

    我问:“是因为什么事?”

    陶蓝像是在考虑说不说,沉默了一会儿,才喃喃道:“我生了病,要住院。我记得王老师来看我,给我带了新的课本,郑重其事地问了我一遍,还要不要继续读书,那时候我已经没了想法,就想着走一步是一步,他就跟我妈妈商量,说服了我妈妈,又来说服我。”

    如果我没算错,陶蓝休学两年,这段时间,他都在住院?

    我对他的病好奇起来,可陶蓝似乎看穿了我的想法,摇着头,只说道:“病好了后,我就回到了学校读书。那个时候心境变了,格外珍惜学校的生活。只是学习没办法像以前那样游刃有余,有点吃力了。”

    陶蓝说过他学习不太好,应该就是重新上学这段时间。

    “我说的比较乱,最主要的意思,是告诉你王老师的做法。”陶蓝说,“王老师也相信,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名校出身,和三流大学出生的人,在社会上受到的待遇完全不一样,可能你比我更能体会这种感觉。”

    我默认:“我就是三流大学毕业的人,刚毕业时,工作很难找。每天上午面试,下午接着面试,一直没有结果。后来找到工作,在一个小公司上班,忍受领导的刁难,日子过得挺难受的。我考教师,也是生活所迫。”

    陶蓝:“那你现在喜欢这个职业吗?”

    喜欢吗?

    我自己都说不上来。

    刚开始教书时,我的确有无限热情,但日子的平淡,学生的不配合,让我有心无力,渐渐索然无味来。以至于现在对赵欣然的关心,仅仅源自于我那微不足道的责任心。

    “我其实看得出来,你很有想法。”陶蓝说,“你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堕落,想让他们积极地面对生活。你在用自己的力量,去尝试着改变他们。一枝,也许你自己也没注意到,你是喜欢老师这个职业的。”

    “……我不知道。”

    我觉得陶蓝说的不对,可又找不到确实的话来反驳。

    “正因为你的喜爱,才有意想去打听方法,为学生做点事。”陶蓝轻笑了一声,“你已经很好了。”

    我脑子有点晕,听到陶蓝溢于言表的夸赞,也没反应过来要高兴。

    陶蓝又说:“王老师很看重学生的想法,他不会逼迫不爱学习的学生去学习。他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一个班几十人,不是每一个人都想当公务员,他们当中,可能有人就想做个小贩。所以,王老师才说,学生要区别对待。一枝,你知道赵欣然以后想做什么吗?”

    我回忆起来:“她不想留在这里,想去大城市闯荡,没听她说起,要从事什么职业。”

    “我知道她想做什么。”陶蓝说,“她想做个小语种的翻译,能四处出差,随便旅游的那种。”

    “这个……”我讶然,“我完全没想到。”

    “你想尽办法让她多学习,提高成绩,而要实现她的理想,的确需要优异的成绩。赵欣然明白了,自然努力了。”

    “是这样吗?”我一直以为是我说服了她。

    “这个道理也是你让她明白的,是你的功劳。”陶蓝笑了笑,又继续说道,“这就是王老师的观点,但也不是绝对。就像你的例子,是做了这个职业,才热爱。”

    职业不分贵贱,行行能出状元。

    但我们总是优先地去选择轻松稳定的工作,认为这才是好出路。可这个世界本身就错综复杂,让万事都无法绝对。

    我想到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兴趣亦然。

    第 20 章

    我们学校不是全封闭的,这里的学生大部分住校,周末回家,半走读。学校门卫一般不会拦住外来的人,只要说明来意,基本上会通过。

    那晚到了学校门口,我目送陶蓝离开,听门卫大叔问道:“那人来过好几次了,说是跟老师约好了,都是找你的吗?”

    陶蓝的背影淹没在黑暗中后,我收回目光,笑了笑:“每天来往那么多人,亏你还记得他。”

    “那不一样,那小伙子长得眉清目秀,见过一次,就记住了。”门卫大叔也挺八卦,“他是不是你……”b